一次性瓶子做的灯笼(利是封可变灯笼)

一次性瓶子做的灯笼(利是封可变灯笼)(1)

现场一名小朋友用利是封做了两个漂亮的灯笼。信息时报记者 朱元斌 摄

信息时报讯(记者 何蕊)每年春节,你会收到多少个利是封?这些利是封又是如何处理呢?今年,不如把使用过的利是封收集起来,做成灯笼吧!昨日,广青启智总队心心之家分队在沙面志愿者驿站开展了一场名为“红红火火过大年,开开心心做灯笼”的公益活动,利用使用过的利是封制作灯笼,支持环保再利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

6个利是封可做1个灯笼

昨日上午10点,在广青启智总队心心之家分队队长马雪萍的组织下,五名志愿者围坐在榕树下,利用利是封制作灯笼。“利是封的图案漂亮,硬度适中,很适合做灯笼。而且可以鼓励孩子们,不要把过年拿的利是封随意扔掉,花点心思就可以循环再利用。”马雪萍说。

“先将利是封折成一个正方形,图案向内,然后将每个折角钉在一起,6个利是封就可以做1个灯笼了。”17岁的李炜如,细心地向游客说明灯笼的制作方法。李炜如在今年1月加入启智服务队,春运期间还在火车站参与了春运志愿服务。

利用驿站宣传城市文化

游客当中,来自重庆的王文宇和他的妈妈、外婆也加入到制作灯笼的队伍中。“每年只会留下压岁钱,红包都会扔掉,没想到还能做成这么漂亮的灯笼。”12岁的王文宇兴致勃勃地跟着志愿者学做灯笼,王妈妈和外婆则在一旁讨论着如何搭配装饰品,让灯笼变得更漂亮。而来自天津的赵子浩虽然只有4岁,但动手能力非常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一口气制作了两个灯笼,还学会了用粤语说“猴赛雷!猴靓!”

不少游客对驿站和志愿者也充满了兴趣。来自重庆的王女士一边拍照,一边询问志愿者驿站的服务内容和运营方式。“我也是做政府工作的,觉得这种形式特别好。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充分利用了公共资源,开展公益活动,形成社区互助,还是一个宣传城市文化的窗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