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深入理解)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我们常常用到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和检查,而且它也是质量检查监督的重点,但随着设计理论和规范的升级、更新,我们对这一常用的技术标准,也需要有一个从受力、耐久、耐火方面的深入理解。

一、规范定义

1、结构构件中钢筋外边缘至构件表面范围用于保护钢筋的混凝土,简称保护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从混凝土表面到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

二、规范要求

新规范关于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从原来旧规范的受力纵筋的外边缘,改进为现在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2、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考虑钢筋握裹力的要求,还需要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分布筋和构造筋;

4、构件分类改为平面构件(板、墙、壳)和杆状构件(梁、柱、杆)两种;

5、过厚的保护层(大于50mm)内需有防裂、防剥落的构造措施,增加钢筋网片(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6、以C3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标准,如不大于C25时,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mm;

7、规范数值详下表:

最新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深入理解)(1)

三、保护层厚度的调整

1、保护层最小厚度是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要求,如果环境条件较好可以进行适当减少:

1)、构件外侧有一定有效的保护层,如抹灰层、装饰层等

2)、有质量保证的预制构件厂生产

3)、钢筋表面涂刷防锈剂等

2、为保证有一定可靠度,可减少的保护层厚度也有最低要求:

1)、减少值最多为10mm

2)、工厂化生产最多减少5mm

3)、对于防水、防腐这些外加层本身的耐久性就少于结构主体,不能给予考虑

4)、平面构件最少为10mm,杆状构件最少为15mm

四、防水混凝土

在实际设计与施工中,我们常用的地下室还会涉及到防水混凝土的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在迎水面钢筋不应小于50mm。《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五、防火功能

在结构设计中经常考虑受力极限、正常使用极限,但对于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极限却很少考虑,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厂房和仓库(按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划分为甲、乙、丙、丁、戊类)、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的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最小值有不同要求,从0.5h到3h不等,如常用的现浇整体式100mm的钢筋混凝土梁板的2h耐火极限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最小值为10-15mm,具体不同构件的要求详附录。

最新关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深入理解)(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