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

关键词:

港区更新 | 悉尼歌剧院 | 巴兰加鲁

达令港 | 鹦鹉岛 | 灯光节 | 岩石区

BP石油遗址公园 | 文化丝带 | 港湾区

悉尼港,又称杰克逊港,东临太平洋,西面20公里为帕拉马塔河,南北两面是悉尼最繁华的中心地带。

悉尼港与悉尼的关系,并不是「港口贸易左右城市兴衰」的典型模式——悉尼,就是环绕杰克逊港口而建立的。悉尼市区分布在杰克逊港湾的南北两岸,尤其是南岸,集中着悉尼主要的市政和商业中心。

▼ 悉尼港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

因此,悉尼港既是悉尼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区,又是悉尼市民日常休闲的滨水区。

正因为悉尼的城市发展与悉尼港的发展密切绑定,悉尼港的更新,也推动着悉尼城市向前的脚步。

▼ 悉尼港名片似的城市天际线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4)

1. 无名海湾

1770年,詹姆斯·库克船长发现了悉尼港,并取其好友爵士乔治·杰克逊的姓氏,将悉尼港命名为「杰克逊港」。

在航海日志中,詹姆斯这样写道:「午时…在陆地二三英里外的湾内我们找到了一处看似安全的停泊点,我称之为杰克逊港。」这是欧洲人有据可查的首次发现。随后,人们开始对悉尼进行勘探及内陆扩张。

▼ 悉尼港地图(来源:wikipedia)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5)

2. 工业海港

1851年,蓝山以西的巴瑟斯特附近发现黄金,引发了大规模淘金热,使得世界各地人潮涌入悉尼港。

黄金作为资本,用于换取工业生产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工业化的机器设备,开启了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经济的现代化,并逐渐形成以采金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

▼ 繁华的商业港——沃尔什湾(拍摄于沃尔什湾)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6)

3. 城市海滨

与世界其他工业港口类似,悉尼港经历了港口兴起、辉煌、低迷、破败。

1980年代以来,在悉尼政府的推动下,大量19世纪和20世纪的工业建筑和景观被改造再利用。如,麦格理堡垒电车厂变成了最年轻的世界遗产——悉尼歌剧院,港口作业区变成了全球浪漫胜地——达令港。

悉尼港逐步从工业海港转型为城市海滨。

▼ 滨水工业港口的城市更新典范——达令港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7)

4. 未来引擎

进入21世纪,悉尼陆续发布了《大悉尼区域规划:三城之都——链接人群》《可持续发展悉尼2030年战略计划》等重大战略规划,以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为目标,持续推进城市更新。

悉尼港所在的东部海港城将以创新功能为核心推进区域合作,以多样化社区更新提升宜居性,促进自然资源与文旅活动的有机融合。

▼ 未来科创和初创企业家的枢纽——达令交流中心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8)

5. 悉尼港的更新,是旅游驱动的更新

知识经济时代,地区生活质量、城市魅力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聚集的磁石。

哪里宜居,知识分子就会到哪里居住;知识分子到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会在哪里聚集;智慧在哪里聚集,人类财富最终就会在哪里汇聚!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因而成为世界级创新中心吸引人才的标配。

▼ 悉尼「城旅融合」重点区域示意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9)

悉尼选择的城市吸引力提升之道——城旅融合。旅游,能够快速扭转城市形象。

悉尼港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然海港之一,其绵延的岸线正是悉尼多元化的形象展示界面,因此,悉尼港自然成为了提升悉尼城市吸引力的绝佳选址。

悉尼1998年成立了海港信托基金,以创造和分享悉尼港的卓越目的地为目标,助力悉尼港的更新与升级。

「[悉尼港] 是我们国家最棒的自然美景之一。」

—— 时任澳大利亚总理 约翰霍华德

▼ 悉尼港更新中最精华的当属伍尔卢莫卢到达令港段,它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步道之一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0)

以「城旅融合」推进城市更新,关键在于抓住旅游的一般规律——「先知后游」。悉尼港锁定不同客群目标,以旅游思路设计城市更新项目,进而以旅游推动自身更新,并进一步推动整个悉尼的转型。

当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时,悉尼以全新的文化之城、艺术之城形象,替代了人们心中工业城市的既有印象。

每年有超过1,000万游客来到悉尼港,其中包括250万(2004 年)国际游客,使悉尼成为世界顶级旅游目的地之一。

▼ 游客如织的悉尼歌剧院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1)

01 近悦远来

塑造世界知名度,成就全球目的地

MEASURE THE WORLD

要吸引全球创新人群,实现「远来」,应当树立全球知名度。而在现代旅游发展中,具备第一性和唯一性的IP资源更能够突破距离限制,实现更广阔范围的强力旅游牵引。

因此,悉尼港的更新,在不同时期,重磅推出了多种世界级旅游产品,使得悉尼港能够持续吸引全球目光,成为全球游客不远万里奔赴的目的地。

▼ 「全球目的地」区位示意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2)

1. 要想吸引文化人,得先塑造文化城

通过建设具有标识性的文化建筑,能够提升城市或区域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城市更新中提供文化消费和产业空间,能够吸引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型人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类从业者,促进区域的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

▼ 文化地标——国际会展中心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3)

因此,悉尼港早期的更新,以文化地标和文化空间为抓手,打造世界文化中心。

①. 悉尼歌剧院

1947年,世界刚刚从二战的阴霾中走出,百废待兴。

时任悉尼市长认为建设地标建筑能够提高城市的声望。而悉尼当时没有专门用于音乐、戏剧表演的场所。于是,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选址贝尼朗半岛,拆除麦格理堡垒电车厂,建设悉尼歌剧院。

随着1973年悉尼歌剧院的竣工、随之而来的旅游热潮和1988年的二百周年庆典,使得海港的标志性地位得到了证实。

▼ 悉尼歌剧院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4)

②. 当代艺术博物馆

原为海事服务委员会(MSB),1990年修复和翻新,次年作为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开业。2010年起,这座建筑经历了5,800万澳元的扩建和重建,2012年作为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重新开放。

▼ 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博物馆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5)

2. 不止旧貌换新颜,重点要能来休闲

城市更新不仅是面貌更新,更重要的是功能植入。休闲娱乐建筑既能吸引外来游客,又能丰富本地市民生活,是悉尼港更新的重要方向。

「悉尼港上的世界级地标性度假胜地可能成为推动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催化剂。」

—— 詹姆斯·帕克(James Packer)

悉尼先驱晨报,2012年11月3日

▼ 云朵公寓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6)

①. 巴兰加鲁

东达令港的传统码头,2003年开始重新开发,目标是打造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地标,促进空间品质的提升、增加就业岗位,营造具有活力和可持续的社区。

由于其连接了悉尼的CBD和港口的滨水区域,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悉尼港的澳大利亚门户地位,夯实悉尼的滨水休闲调性。

▼ 巴兰加鲁住宅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7)

▼ 芒恩公园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8)

②. 达令港

1988年,作为澳大利亚建国200周年贺礼,达令港启动全面复兴计划:旧港区将成为集娱乐、商业、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域,向悉尼市民重新开放。

因此,达令港该时期的更新聚焦全民可参与的公共功能,以大型公共文化场馆为主,如澳大利亚国家海事博物馆、悉尼水族馆,世界第一巨幕的悉尼IMAX影院(2016年拆除,新馆于2021年落成)等。

达令港以世界级滨水休闲区的面貌,重新树立大众对港区的新认知,快速提升的知名度。

▼ 达令港滨水布局着众多休闲业态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19)

▼ 熙熙攘攘的达令港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0)

3. 历史不仅要保护,也要成为灵感库

城市更新限制颇多,本就是「戴着枷锁跳舞」。「历史保护建筑」更是其中绕不开的话题。但转换视角——历史建筑及保护区不可动的地形地貌、历史遗存、老树等,都是悉尼历史底蕴、人文精华最深厚的承载,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灵感。

悉尼港以天然历史为幕布,以艺术为重要手段,将历史区变为创新人群的灵感区。

▼ 2014年双年展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1)

①. 鹦鹉岛

这个工业时期的小岛曾经是监狱、工业学校和教养所所在地,留下了众多厂房、船坞、隧道。与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并驾齐驱的悉尼双年展多次选址于此,激活了这座废弃小岛。

鹦鹉岛的工业风吸引众多当代艺术家在此创作,鹦鹉岛也因此成为悉尼重要的艺术岛。海港信托基金于2021年递交提案,计划将鹦鹉岛改造成艺术和文化区。

▼ 2014年双年展作品:另一端The Other Side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2)

②. 悉尼灯光节

不局限于某一区域,而是以各种地标为艺术创作的「画布」,植入灯影雕塑、多媒体互动作品。灯光节期间还有本土和国际音乐家表演、思维交流论坛。在论坛上,创意领袖引领公众对艺术进行交流与辩论,让艺术成为专业人士与公众共同的灵感之源。

▼ 悉尼灯光节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3)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4)

02 远悦近来

强化本地宜居度,提升全球关注度

MEASURE THE WORLD

以旅游为驱动力的城市更新,不仅要面向全球人群,也要面向本地客群。面向本地,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另一方面,更是利用旅游,推广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对全球创新人群的吸引力,把全球创新人群转化为本地创新人群。

《悉尼发展规划A Plan for Growing Sydney》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和生活方式的城市。

因此,悉尼港在更新中,面向本地需求,将旅游融于生活,实现「近来」,同时,对外传递了多元消费场景、生态宜居场景等多幅具有吸引力的画面,达成「远悦」。

▼ 消费人气聚集区及生态宜居区示意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5)

1. 以消费带来人气

消费是聚集人气的法宝。而当下,消费正在从「消费产品」转向「消费场景」,相较于传统消费,「在什么样的空间里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留存有当地生活记忆的成片的历史区域,悉尼港选择充分保留其历史感、工业风,不造形态造业态,以消费聚集人气。

▼ 聚集人气的周末市集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6)

岩石区

19世纪初期,岩石区为悉尼最时尚的地区。然而步入20世纪,特别是1930年代悉尼大桥兴建之后,岩石区陷于贫穷、拥挤的恶劣居住环境。

但该地段同时也是战后一处颇具生活氛围的居住区,历史建筑众多,因此,岩石区被确立为重要历史地段,开展了系统的建筑和环境保护、修复,并加强了该地段的旅游消费功能。

▼ 岩石中心保留车库立面,以购物业态塑造活力氛围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7)

▼ 周末市集,成为岩石区乃至悉尼的代表活动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8)

2. 靠生态提升宜居

港区给人的普遍认知是脏乱、工业污染,与宜居可以说是背道而驰。

如何扭转人们对港区的印象?生命说明生态,是最有效的方式——一个地方是否生态,不是人说了算,而是鸟说了算!

悉尼港更新中,注重生态环境营造,通过土壤改良、植被覆盖等手段,让港区的绿色画面成为港区从「工业海港」向「城市海滨」转型的「最佳宣传照」。

▼ 通过增加植物种类和采用雨水循环方法来改善场地的生态系统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29)

BP石油遗址公园

1830年代起,该区域先后被用作悉尼农作物的储存和运输港口、军工业港口、油库,1997年,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决定将这一带再利用为公园。该公园设计不仅保留油库的场地特征、重塑工业景观,更采用可持续设计手法优化生态环境。

BP石油遗址公园不仅在本土获得了2006年澳大利亚景观设计师协会国家项目奖,更赢得2005年AILA总体优秀奖和优秀设计奖,成为全球知名的更新项目。

▼ 保留海港工业遗迹特征,并增加新景观元素形成对比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0)

▼ 采用低成本、低损耗和易维护的镀锌钢材扶手,倡导生态可持续发展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1)

03 以文引人

树立文化自豪感,引领城市新未来

MEASURE THE WORLD

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文化的资源性、差异性特征日益凸显,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支撑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无形力量,更加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以旅游驱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是以旅游促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悉尼港的更新中也不乏文化项目的更新。这些项目在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感召力,以软实力吸引创新人才。

▼ 悉尼港文化项目更新区域示意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2)

1. 更新特色节点,凸显海洋属性

将海洋形象外显化,塑造夺人眼球的海洋风情形象名片,是世界著名港口码头,奏响海洋主旋律的第一步。悉尼港通过海洋风情节点提升,将「海洋感」「写在脸上」,以优美的形象、画面激起人们的向往。

▼ 悉尼港海洋风情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3)

①. 达令港

2000年奥运会,澳洲政府和社会总共投资逾15亿澳元,达令港再次更新。

此次更新,重点兴建了奥运会比赛场馆,进一步完善了公共配套设施。现在这些场馆被用作会展中心和娱乐中心,进一步确立了达令港世界级滨水休闲区的地位。

▼ 达令港水岸与建筑天际线共同构成悉尼的城市意象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4)

②. 港湾区

2015年10月发布转型计划,将以鱼市场更新为核心,打造集专业知识密集型就业、社会包容性强、住房选择多样、交通便捷、设计优美、传承文脉的区域。

▼ 悉尼鱼市将搬迁到黑荆湾的新建筑中,世界级活力区域将在此出现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5)

2. 串联历史资源,讲好文化故事

与众多海港城市一样,由于经历了港口兴起、辉煌、低迷、破败的全过程,悉尼港并不缺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是如何将其化作城市吸引力?——文旅融合,讲好故事!

世界各国都在用文化线路讲述自己的文化故事。文化线路是指围绕特定文化主题、针对特定文化受众、以特定文化旅游目的为主导、对相应类型文旅资源,进行跨空间线路整合而成的文化旅游线路。

悉尼港的更新中,同样推出了多条文化线路,串联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城市的身份认同,以文化自豪留住创新人群。

▼ 悉尼港文化丝带线路示意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6)

文化丝带

2016年被确定的可持续悉尼2030战略的关键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串联悉尼的文化场所和环境,编织出一个自然、美丽和文化的「悉尼的故事」,以支持城市的身份认同。

▼ 由发电站改造而成的动力博物馆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7)

▼ 沃尔什湾艺术区著名雕塑《对话》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8)

▼ 极具辨识度的环形码头一侧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39)

▼ 皇家植物园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40)

悉尼成功以旅游增加全球知名度、强化本地宜居度、提升文化自豪感,不仅实现了港城新生,还在持续推动着城市发展。

以旅游驱动城市发展,悉尼绝非个例。未来,文旅-城-人-产,更将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正如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所说,所有的线下,都要成为一个目的地。商业好玩儿,才能逛着逛着就买了,设计好玩儿,才能看着看着就购了,城市好玩儿,才能来着来着就留下了!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41)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来源:丈量城市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今朝

澳洲悉尼海滩之城(悉尼港旅游驱动的港城新生)(4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