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足的区别(两个不足百分之一说明了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周戎,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两个不足的区别?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两个不足的区别(两个不足百分之一说明了什么)

两个不足的区别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周戎

根据世界权威机构的最新统计,2020年6月22日,全球确诊病例9026554例,而中国确诊病例为83378例,只占全球确诊病例的0.92%;目前全球死亡病例为469399例,中国死亡病例为4634例,占比0.98%。更令人惊诧的是,中国现有病例只有331例,占全球现有病例3,763,915的万分之一以下。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有效地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这是对人类公共卫生健康事业无可替代的贡献,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成功践行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中国从抗疫形势最危急的国家变为抗疫行动最成功的国家,这两个不足百分之一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是最具有韧劲的国家,说明中国是最有活力的国家,从两个99%到两个不到1%已经在证明,在疫情面前,谁是强者,谁是胜者。

人们可以简要回顾一下最近几个月的抗疫行动史。2020年2月15日,全球确诊病例67000例,而中国当时的确诊病例高达66492例,占比高达99.2%,15日当日全球的死亡病例为1526例,中国死亡病例为1523例,占99.8%。当时中国的数字几乎就是全球的数字。当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有许多国家的政客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他们对中国的一系列防控措施说三道四、冷嘲热讽。当中国疫情出现阶段性转折时,又有一些不良的外国政客污名化中国,甩锅中国,个别国家不良政客的令人作呕和咂舌的表演,却未能使自己国家逃脱病毒袭击的厄运。这正引证了这样的谚语,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两个不足百分之一彰显了中国的多个优势。

疫情暴发之初,中国政府以巨大政治勇气对武汉实施“封城”、给春运踩“急刹车”;严格实行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部署扩大定点医院、建方舱医院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而后又依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实施差异化防控,精准复工复产。主席提出的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心愿和目标。无论抗疫形势多么严峻,水未停、电未断,生活物资供应正常,民心得到凝聚,信心得到增强。中国政府空前的动员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为世界瞠目。

“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主席向国际社会发出强力呼吁和倡议,传递了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疫情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中国推动各方合作抗疫、稳定经济的责任和担当。中国及时向200多个国家(地区)和10多个国际组织通报疫情信息,与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密切合作,向190多个国家提供抗疫救援医疗物资,向数十个国家派遣医疗专家组。中国的经验与世界分享,中国的医疗资源支持了整个世界,这又彰显了中国的道德优势和担当精神。泰国呼吸病专家玛暖这样表达对中国的认可。她说,中国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打造了有效的防控体系。事实证明,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是有效的抗疫措施。其他多数国家也相继采取了居家隔离、减少社交活动等措施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提倡佩戴口罩、迅速建设方舱医院等做法都是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积累的有益经验,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同国际社会分享了抗疫经验。中国民众团结协作、医护人员勇敢奉献,是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重要因素。中国民众的集体自律的表现令人敬佩。中国成功控制疫情、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让我们看到了全球遏制疫情的希望。”

两个不足百分之一还显现了中国具有日益增长的科技实力。

像这样涉及14亿多人口的抗疫,仅仅靠动员力、组织力还远远不够。中国既有运20、高铁、民航的高效运输能力,还有5G、人工智能、北斗、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为抗疫斗争胜利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中国大规模应用定位服务(LBS)、大数据分析和机器人技术等,跟踪并识别高风险病例,限制人员流动,最大程度减少人际接触。中国的数字平台和技术促进了信息的实时透明,对于缓解民众中出现的恐慌情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的定位疫情通报持续保证了民众的知情权。中国企业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服务平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技术,不仅满足了民众在隔离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可以帮助缓解了长期居家的苦闷。中国有相当多的企业普遍应用数字技术恢复运营。无论是通过直播与消费者互动、利用物联网和机器人技术实现智能制造,还是通过应用远程弹性办公方案帮助员工复工,均使得生产和运营逐步恢复常态。正是由于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由此次疫情而产生的新业态、新经济模式,才使得中国正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而且也会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与增长提供的不断夯实的基础。当然,疫情能否尽快得到控制,不是取决于效果最好的国家,而是取决于控制最差的国家。中国也期待所有国家能高效战胜疫情,共同期盼美好的明天。(责任编辑:时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