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古诗20首注解(每日诗词推荐江城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古诗20首注解(每日诗词推荐江城子)(1)

译文:

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你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你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四处奔波,我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梦境中又回到了家乡,只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默默相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无言的泪水落下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

作者简介:

苏东坡古诗20首注解(每日诗词推荐江城子)(2)

苏轼画像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是全才似的艺术巨匠。

作品鉴赏:

这首词,是苏轼因梦见早逝的爱妻王弗,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苏轼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侍翁姑恭谨,对丈夫温柔贤惠,恩爱情深。可惜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苏轼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熙宁八年(1075),苏轼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王氏,于是便写下这首词作。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题记也明确写明了做梦的日子,故可以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不是假托。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三句,单刀直入,概括性极强,感人至深。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斯人已去,而过去美好的情景却难以忘怀。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悬念,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想到爱侣已逝,感慨万千,然远隔千里,无处可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这年苏轼才四十岁,就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之久了,却要“纵使相逢”,要爱侣起死回生,这是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也是悲痛的,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又更加深了一层。  对“记梦”来说,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飘泊在外,凭借梦幻的翅膀忽然回到了思念的故乡。故乡,与爱侣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小室的窗前,亲切而又熟悉,爱妻容貌情态,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了,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之态,而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早已不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境也令人感到无限的凄凉!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到现实上来。“明月夜,短松冈”,多么凄清幽独的环境啊!作者料想长眠于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里,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也该会是柔肠寸断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