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24节气习俗(二十四节气立秋)

立秋24节气习俗(二十四节气立秋)(1)

立秋24节气习俗(二十四节气立秋)(2)

北京冬奥会是以立春节气的倒计时开始的,斗转星移,半年过去,时光到了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即将过去,也预示草木开始结果孕籽,收获的季节就要到了。

立秋是古人最早确定的八个节气之一。《左传·僖公五年》云:“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根据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中的注解,“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时鲁国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一定要观察云彩、星象和物候,并书写备查。这种定时记录主要是为了预测吉凶祸福,以便为决策施政提供服务。

古代有迎秋的礼俗。《淮南子·时则训》记载:“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西汉皇帝在西郊九里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并发布秋天的政令。

立秋三候是: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进入秋天,风力和昼夜温差开始加大,在早晚人们会感觉到一丝凉意。至于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根据这个解释,就是立秋之后遇到大雨容易起雾。秋蝉开始鸣叫, “叶落蝉鸣品秋韵” 的时段开始了。

旧时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分别称为春社和秋社。“春祭所以祈五谷之生,秋祭所以报五谷之熟。”春社和秋社要举办大型活动,称为“社会”,除了祭祀土地神,还有物产交易、社戏等等。春社和秋社是民众广泛参与的活动,这时候大家都是“社会人”。

鲁迅的小说《社戏》描写童年的故乡:“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这就是春社的活动。秋社的活动也同样丰富多彩。

民间有“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秋季适宜人体进补,熬过炎热的夏天,食欲渐渐恢复,可以多吃一点了。时下生活条件好了,大家不太在意“贴秋膘”了,反倒是一年四季都忙着“减膘”。

参考文献:

宋英杰《 二十四节气志》

李学峰《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霍福《二十四节气与礼乐文化》

陈广忠. 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

来源:云广主播 江涛

编辑:李青芸

责任编辑:管昕 屠虹怡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