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

在一档鉴宝节目中,一位来自山东的老汉带着自己心爱的宝物,来到了舞台上。

老汉对自己的宝物信心满满。然而,专家的鉴定结果却不能让老汉满意。

自认价值100万的宝物,却被鉴定为仿品,只值500元。这谁能受得了?

“你们可知我是谁?”老汉气得当场表明身份。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1)

这老汉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来历吗?他手里的宝物又是什么,到底是真是假呢?

鉴宝

前几年,鉴宝节目大火,这让很多人看到了暴富的机会,纷纷投身于寻宝之中。

各地古玩店兴起,古玩市场也是人头攒动。

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的运气,可以用很少的钱,淘到价值不菲的宝物。

各种“宝物”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在这些“宝物”中,想要找到真正值钱的宝贝,不但需要运气,还需要眼力。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2)

如果自己眼力不行,但相信运气,淘到了宝贝。虽然有信心,可还是要确定真假啊。这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鉴宝的专家。

但这些专家真的就能鉴别出宝物的真假吗?他们的鉴定真的具有权威性吗?会不会出现错误呢?

2014年,一位来自山东省邹城市的老汉,就带着自己心爱的宝贝前来参加鉴宝节目。

老汉姓薛,是一位民间藏宝爱好者。

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薛老汉就拿来了自己的宝贝。只见几位评委淡定地坐在台上。

在场的专家们看到老汉手里的宝贝,都有些激动。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3)

原来老汉带来的宝贝,是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将军罐。

将军罐,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那是什么,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罐子而已。

但其历史价值深远,是中国陶瓷艺术的珍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陶瓷文化。

其得名,主要是因其造型,形似一顶将军盔帽。初见于明代嘉靖年间,到了清朝康熙时期最为流行。

将军罐的用途,广泛流传的有两种。

一种,将士作战勇敢,立下战功,由皇帝赏赐,视为战功的标志,被无数将士视为军人的最高荣誉。

另一种,其实就是古代将军用来装东西所用,主要装是一些金银财宝。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4)

而事实上,将军罐最早期出现的时候,它的用途只有一个,就如同它的外观一样,只是一个骨灰罐。

最初出现的时候,就是明朝嘉靖时期,佛教寺庙,为了收敛圆寂、火化后的骨灰,而专门定做的一批骨灰罐。

虽然其用途说法不一,但不代表其没有价值。

时至今日,尚有很多的将军罐在流行。但这大多数都是后期仿制,不管是做工还是色彩等等都远远不如早期的文物。

只是因为喜爱,被大家所接受、使用,并没有多少经济价值。

可如果真的出现一件康熙年间以前的珍品,其拍卖价格就高达数百万元。

仿品

就在专家围着将军罐,忙着鉴定的时候,薛老汉也介绍起了这件宝贝的来历。

原来,薛老汉一直对收藏各种宝贝十分感兴趣。30多年来,经常出入各种古玩市场,自认练出了一对“火眼金睛”。

这件将军罐的得来,其实也是偶然。一次薛老汉去乡下,路过一家农户,看到这家人院子里摆放着这个将军罐。

这家人根本对古董、文物价值没有概念,只把它当成普通罐子装东西用。

薛老汉一看,心中感觉这是个真的古董将军罐,于是花了1500元钱,买了下来。

为了确定自己的判断,薛老汉也先后找了一些民间高手,给掌掌眼。都说这是个宝贝,价值起码在100万元以上。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5)

好家伙,现场观众一听,这也太幸运了,1500元钱买的,转眼价值翻了近千倍。

这就是淘宝物的魅力,也是很多人一夜暴富的梦想。

然而,很快现场专家的鉴定结果出来了,薛老汉脸上洋溢的笑容消失了。

仿品。

心中的希望,美好的憧憬,那一捆捆崭新的人民币,就因为这两个字,统统消失了。

专家给出的理由有三点。

第一点,发色。

现场这件将军罐,翠毛蓝的发色并没有展示出来。

第二点,哑光感。

有明显的高锰酸钾使用痕迹。

第三点,底座黑点。

真品底座的黑点是烧制出来的,而现场这件,明显是针扎出来的。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6)

基于此三点,现场专家给出了结论,薛老汉的这件将军罐是仿品,给出的市场价格为500元。

这可和薛老汉心中的预期相差太远了,不要说暴富了,还亏了1000元。

这薛老汉怎能甘心,于是开始反击。

他表示,这件将军罐线条细腻流畅,画工了得。至于说那个黑点,因为这个将军罐是糯米烧制的,所以烧制出点黑点,被专家误判成用针扎出来的。

总之,薛老汉对专家的鉴定结果嗤之以鼻。明显不认可这个结果,甚至话里话外质疑专家的水平。

在节目中,大庭广众之下质疑专家的能力,这无疑可能毁掉专家的前途,专家们当然不会置之不理。

不出意外,一番唇枪舌战出现了。甚至就要吵起来了。

主持人一看现场气氛不对,赶紧出言打断了薛老汉。

哪成想,这时候薛老汉,突然甩出来一句话。

“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嗯?专家和观众们都愣住了。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7)

难道这位不是一个普通的鉴宝者,难道这背后还有什么其他的故事?

挑战

薛老汉当即表明身份,原来他不仅仅是一位普通的鉴宝者。

据他所说,他是山东邹城市公认的第一眼力,甚至还有一个外号“邹城第一眼”,这个名号无疑代表着当地藏宝界对他的认可。

薛老汉的意思,无非就是表示,他也是鉴宝方面的专家,在当地也是十分有名气的,甚至也参加过很多的鉴宝活动。当然,是以专家身份参加的。

随后薛老汉表明了,前来参加鉴宝节目的真实意图,他是来挑战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薛老汉觉得现在鉴宝节目中,很多的专家,理论知识滔滔不绝,但实际鉴宝经验却并不足。

这样的人出来给人鉴宝,哪有权威性可言,他们的误判几率太大,给很多藏宝人造成了损失。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8)

这让薛老汉决定参加节目,试探一下在场专家的眼力。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几位专家的眼力甚至不如一些古玩店店主。

薛老汉的话,让在场专家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纷纷出言反驳,质疑薛老汉。

见此,薛老汉表示,说得再多再好,也代表不了实际的鉴宝能力,这些年来他见过太多所谓的专家,一个个夸夸其谈,没有真本事。

既然各位专家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薛老汉表示,自己玩了30多年古玩,练就了一个本领,3米鉴真假。

不言而喻,薛老汉的意思,就是说他可以在3米之外,不接近宝物的情况下,判断出宝物的真假。

提出可以现场测试一下。

薛老汉的建议,无非就是要在现场当面打脸几位专家。

这个提议一出,现场观众当即来了兴趣,薛老汉是真有本事,还是哗众取宠呢?

主持人见大家兴趣浓厚,就安排节目组找了八件文物,当场测试一下,薛老汉是否真的这么厉害。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9)

结果,打脸的一幕出现了。

薛老汉站在3米之外,看着眼前的八件文物,一一说出其真假,以及所处的年代。

这可太厉害了,没有触碰,没有仔细观察,3米外就看出真伪,这难道真是一位民间奇人?现场观众情绪高涨,报以热烈掌声。

这一幕,让现场专家坐不住了。

专家表示,文物的真假,并不是只说明其是真,还是假。

如果只是这样意义并不大,就是随便找个人来,让他判断一件的文物的真假,他也有一半的几率说中。要么真、要么假,单纯说真假没有意义,无非就是个概率的事情。

鉴定文物,除了判断真假,还要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文物本身材质、做工、所处年代背景等等,只有知道这些,才能判断文物的价值。

专家的话,无非是质疑薛老汉,在这里是博概率,“猜”出了文物的真假。

这一番话,让薛老汉也不再淡定。

他表示,现在滥竽充数的伪专家太多了,有些人为了名利,不顾职业道德。

双方你来我往,指桑骂槐。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10)

主持人只能再次中断双方的讲话,将薛老汉请了下去。

在后台,薛老汉依然情绪激动。

他表示,他会去北京,找知名权威专家,再次进行鉴定。

临走之际,薛老汉仍气的大呼“这也配叫专家。”

这也难怪薛老汉愤愤不平,这些年来,所谓的专家确实出现的太多了,出现的鉴宝“事故”并不少见,他们的专业性受到了质疑,而一些鉴宝节目因此“翻车”也屡见不鲜。

教训

据统计,鉴宝界15年来,至少发生了29起误判、诈骗等丑闻。我们简单介绍几起其中的典型案例。

首先说第一起被广泛流传的重大失误,北魏陶俑事件。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11)

1993年10月,一位国家文物管理局专家,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意外发现了一批北魏陶俑。

这位专家经过鉴定,发现确系真品。为了以防万一,还特地邀请多名权威专家进行鉴定,众位专家鉴定后,一致认为是真品。

此消息一出,这批北魏陶俑立刻受到追捧,价值持续攀升。

很快,市场出现的几百件北魏陶俑被抢购一空。

正当收藏者们沾沾自喜之时,古玩市场上北魏陶俑,却源源不断地出现了,呈现愈演愈烈的势头,可这是不可能的啊。

最终警方介入,很快查明,原来这批所谓的北魏陶俑,都是河南洛阳一个叫南石山的地方,几家手工作坊做出来的。

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真正体现出高手在民间的真意。

2003年,更是发生一起离谱的鉴定事件,金缕玉衣事件。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12)

当时鉴宝界几位顶级专家,隔着玻璃,对一件金缕玉衣进行鉴定。

结果只是通过几人的肉眼观察,就断定这件金缕玉衣价值24个亿。.且不论这件金缕玉衣是否真的这么有价值,难道仅凭几人,围着看上几眼,张嘴就报出24亿的天价。

是否有些草率呢?

事后有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爆料称,当时在场的5名专家,每人出场费用高达500万元,这高昂出场费背后的故事不得不引人遐想。

2009年,《华豫之门》鉴宝节目。

一位老农带着祖传的宝贝《嵩阳汉柏图》,满心希望地前来参加节目,结果鉴定结果却是赝品。正当失望之时,在场专家刘岩表示愿意以17万元的价格收购,以减轻老农的生活负担,老农一度十分感激专家的帮助。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13)

哪成想,后来意外看电视,发现当年自己的宝贝,居然在拍卖行拍出了8700万元的高价,而卖家居然是当时帮助自己的专家刘岩。

很明显,老农受骗了,当然不甘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自己的宝贝。却没想到,从法律角度来说,没有证据表明刘岩的诈骗行为,老农只能自咽苦果。

事后查明,这位刘岩专家,却是冒用他人身份,根本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可却没能受到惩罚,反倒跑到香港生活,继续从事鉴宝活动。

还有王刚“误砸”价值2亿文物事件,其实也是为了节目效果,特意安排的。

老瓷罐鉴定(100万瓷罐鉴定只值500块)(14)

这一起起事件,无不告诉我们,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侥幸心理要不得,遇事冷静,得之我幸,莫强求。

文物收藏,本是个人爱好,因为喜欢而收藏,如果掺杂了太多的利益、金钱进去,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