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怎样从沉迷游戏中醒悟过来(沉迷游戏挂科无数)

心竺公考老师:小M哥,大学期间沉迷网游、挂科无数,大三上学期受到学业警告处分,专业倒数前三名整个大三、大四的时间都奔波在重修补考的路上,就这样一枚标准学渣,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备考公务员考试,最后成功上岸今天有幸邀请到小M哥,为我们分享一下他的公考经验,大家鼓掌欢迎,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中生怎样从沉迷游戏中醒悟过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怎样从沉迷游戏中醒悟过来(沉迷游戏挂科无数)

高中生怎样从沉迷游戏中醒悟过来

心竺公考老师:小M哥,大学期间沉迷网游、挂科无数,大三上学期受到学业警告处分,专业倒数前三名。整个大三、大四的时间都奔波在重修补考的路上,就这样一枚标准学渣,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备考公务员考试,最后成功上岸。今天有幸邀请到小M哥,为我们分享一下他的公考经验,大家鼓掌欢迎!

大家好,我是小M哥,今天应心竺公考老师的邀请,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公务员考试那些事,讲述一下我的备考经历,分享些备考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公考备考带来帮助,祝大家“成公上岸”。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目前是北方公考大省某县级市党政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已入职多年,先后在乡镇基层、组工部门、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工作,目前从事纪检监察工作。

我先后参加过三次公考,两次进面。大四下学期第一次参加省考,那时候对公务员考试毫无了解,纯粹是去打酱油的,炮灰做的够彻底;第二次是在毕业后12月份的国考,因为受了毕业后找工作的打击,这次公考我从10月下旬开始准备,满打满算用了不到40天的时间,以笔试第二的成绩进入面试,没想到面试直接被秒杀,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简直爽歪歪。最后综合成绩第二名,光荣落榜;在第二次国考面试失利后,悲伤逆流成河了一个星期,再次振奋精神准备接下来的省考,大概有30多天的时间吧,又一次顺利进入面试,并成功上岸。

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这学渣是如何利用1个月的时间备考的吧。

首先我强调一下我对行测、申论的理解,行测注重的是情商(压力测试)的考察,申论注重的是政府工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察!这两种素质才是公务员应当具备的,这才是出题人考察的真正目的。

行测:先来探讨一下行测的意义是什么?行测的考察内容我们都知道,在120分钟内作答120-140个客观选择题,分为言语理解、图形推理、数学运算、逻辑判断、常识、资料分析几个模块,题型涉及的范围挺广的。有人说,行测是对知识储备和解题能力的考察,可是党政机关的工作并不需要你有这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做题能力,单凭专科或者本科以上的学历,已经能够证明考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而我在党政机关接触的很多工作,小学毕业即能胜任。

我们在备考的时候往往只注重题目本身,却没有对答题时间引起重视。平均45秒左右解答一道题目,大脑在120分钟的时间里保持高速运转,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压力是巨大的,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大脑可能直接停摆了。所以,行测的这种考察环境才是出题人考察考生的真正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压力测试!

明白了行测的考察的目的,那么我来分享一下我1个月的备考计划。

行测备考讲究短时间、高强度的集中训练。我们从0基础说起:首先买本行测书,拿出1-2个周左右的时间,尽快熟悉行测各题型和解题技巧,然后直接把书扔掉,开始搞题海战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刷题!刷题!刷题!只刷真题!要坚信并且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目标!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迅速提高我们大脑的思维速度、耐力、抗压力能力等。在刷题的同时,熟练运用解题技巧,合理分析自身实力,根据自己对各模块的擅长程度来规划答题时间分配。每做完一套真题,反过头来对照答案进行总结,不要管题目的对错,只研究错题的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下面我分模块介绍一下我对行测各模块的备考方法。

言语理解:这个模块是我的强项,在笔试中45个言语理解题,我正确率在94%以上。做这部分题的时候我除了解题技巧的运用,更多的是靠语感。什么是语感?举个例子,在高三时期,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冲到班级前三,但我高三下学期的英语课都是站着听课。为啥?因为我成绩突飞猛进,老师重点照顾,每节课都点名我回答问题,而我99%答不上来,只能罚站。英语单词我记不住,语法学不会,做题的时候就是代入答案反复读题,哪个答案读着顺口就选哪个,至于为什么选,我不知道。这得益于我每天早上半个小时的朗读,只要1个月的时间,语感就培养起来了。

上面说了语感,下面再介绍几个我比较认可的语言理解解题技巧。

一、 从弱原则

在行测出题人中,为了达到行测压力性测试的目的,很多题目的答案都是需要你拐弯抹角的去寻找,出题人一般不会把答案直接告诉你。而从弱原则是指我们在做阅读理解时选项当中有一些话是相对说得比较绝对的,有一些话是相对说得比较婉转的。那么我们应该偏向选择那些说的婉转的,而排除那些说得过于绝对的话。

据对话的语言它的特点就是含有了一些确定化的词,这样的词主要有:必然、一定、肯定、全同、等同、相等、根本、最等。当我们在选项中看到了这些词我们就一定要注意,看看原文当中是否真得有如此绝对的描述。

而相对来说一些词就把一句话弱化了,比如: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等等。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一旦一个词用引号标注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词的词义就泛化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句话的绝对性。(这些词可以给给你无限的延伸空间,如果你延伸对了,那么恭喜你。如果你走上歧路,那就玩完。这种给人无限瞎想式的出题模式大大提高题目难度,让你左右为难的时候,人家目的就达到了)

  二、 无偏反混

无偏反混是命题人在确立错误选项时常用的一种原则,理解好这一原则对我们快速排除错误选享有很好的帮助。

无:就是指材料中没有的内容。有些选项,说得很有道理,似乎也和给定文字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其中有一些概念或内容是材料中没有给出的,这样的选项是要排除的。(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做题,必定是要悲剧的。)

偏:是指那些材料中出现过,却故意的把一些细节理解偏了的内容。

反:这样的选项相对比较容易排除,就是材料中说是,而选项中说非的。(傻瓜也能看出来)

混:主要针对材料中出现的概念,故意的把一些概念杂糅在一起或是混淆两个概念的选项也要排除。

三、 抓关键词

在材料中,有一些词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他们往往会引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像重中之重、重要的是、根本原因、因此、所以、但是等。这些词的后面大都是作者的主要观点。(一般表示转折的词语,后面跟的往往都是作者的意图或者本意了。)

  四、 抓关键句

同样,在文章和段落中,还有一些句子也是要引起我们关注的。比如首尾句、启承句、感叹句、引用句和发表议论的句子。这些句子大都表达了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

五、 不定性原则

我们要把握,一些选项是要仔细推敲的。“作者认为什么什么是正确的”形似这样的选项多数都是错误的选项,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轻易的给作者的观点定性。

六、 推论慎选

还有一些选项,也是我们应该尽量避开的,像是“因此,我们不得不……”、“所以,我们一定要……”、“我们应该……”这些选项一般看起来很有道理,也有让我们不得不去选择他们的蛊惑性,但我们一定要分清,这些推论,是谁的推论。如果是作者在材料中就已经表明了的,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它就算命题人的推论,是要排除的错误选项。(一般命题人不会那么善良的去帮你总结题意,而他们出此类题的陷阱就是说的好像是真理一样,让你有认同感,然后就叼你上钩)

七、 确定语境

有的时候,材料讨论的范围是比较明确的,而有时,一些选项故意的夸大了材料所讨论内容的范围。比如材料中只是说中国的一些现象,而选项给出的是世界环境都怎样怎样,这样的选项就值得商榷了。一般我们可以确定,超出语境范围的选项不选。(严守纪律,不可随意瞎想延伸啊)

八、 责任原则

最后一条,简单得说,就是命题人他对正确答案一定是高度负责的,反过来说,命题人对错误答案是不负责任的,换句话说,正确答案是更经得起推敲的。所有有些时候我们用带入法,把选项带到材料当中,推敲一些,一些看似迷惑性很强的选项也就可以排除了。

总之行测的出题原则就是逼迫你,在极其紧张的环境中考验你大脑的灵活反应能力。所以,按照辅导书上的套路做固然没错,但我们在打常规战的同时,不如解放思想,灵活战术,搞点小游记,多多的运用排除法,代入法等花招,做到能1不2,能2不3。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果断放弃,朝着后面更光明的题目狂奔!最大化利用时间!

 

图形推理、数字推断、数学运算几个模块是我的弱项,在笔试中我是直接放弃的,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擅长的言语理解和分值较重的资料分析模块。这就是行测考试的取舍之道。但现在距离公考笔试的时间还早,我还是建议大家多多归纳总结这几个模块的解题技巧,题型和解题技巧就那么几个,尽可能全的掌握并做到熟练运用,起码现阶段不要轻言放弃。

逻辑推理同上,既不是我擅长的,也不会拖我后腿。

常识题我认为复习的性价比非常低,这个仅作为我们日常休闲娱乐的读物即可,不用专门花时间去研究。考试的时候,常识题读完题目和答案直接选答案,会就是会,不会的想破头也不一定对。

资料分析分值重,是得分的大头,这个必须在备考阶段下大工夫研究,具体的一些解题技巧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申论:“得申论者得天下”,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申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成绩,但申论不同于学生时代的语文,如果把申论当做语文考试,那一般是完蛋的。

申论申论,申而论之。申论考察的是考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申论考察的模式,只能将问题以文字材料的形式呈现给考生,那么申论实际上考察的就是考生阅读、分析、提炼、概况材料的能力,这么说来,申论又和语文考试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差别就是,要建立申论思维。

申论要想提高成绩,首先要学会如何从材料里分析、提炼答案,吃透申论材料,挖掘总结出“申论三要素”(问题现状、问题原因、问题解决对策)。这是申论小题和大作文作答的基础。

其次,申论小题一般是概况能力的考察,需要你概况的得分点就在申论材料里,从材料里找出来,总结成自己的语言写出来就是答案;申论大作文一般写议论文,依据申论三要素,将你从材料提炼的问题现状、原因、解决对策分段列出来,如果再写的稍有文采,那就是一篇好的申论大作文。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申论大作文的写作套路(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写作内容依据申论材料,如果你还没学会如何阅读、分析、提炼申论材料,那么建议你先去补一下这方面的课。

第一段:问题的现状,和问题造成的不良影响,引出解决该问题的迫切感,就是你这篇议论文的论点。

第二段: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一般需要从材料里找出3-4条原因。

第三段:承上启下作用,从分析原因过渡到提出解决对策。(可有可无,有一定文采的可以加上这么一段,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完整)

第四段至第六或第七段:根据你第二段分析的问题原因,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提对策可以借鉴申论万能八条,但不能盲目套用,要有可执行性。每个对策段落的第一句话是大对策,段落内容就以具体做法填充。比如,第一条对策是加强宣传、增强意识,那么段落内容可以是通过网络、电视台、公交车广告等媒体宣传;进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进中小学宣讲;帖横幅、小广告等具体做法填充。

最后一段:升华主题,即点明解决该问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意义,与当前社会发展主流接轨。

下面附送一张超牛逼的申论思维导图,学会了这个,申论完全没问题。

最后,我在心竺公考等大家,有问题来心竺公考找我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