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霞 应对很有样(电力海霞的别样)

来源:中国网6月17日,在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之际,一场特殊的“海霞精神电力传承”座谈会在国网温州市洞头区供电公司举行,参会的姑娘们来自不同岗位,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的一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海霞 应对很有样?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海霞 应对很有样(电力海霞的别样)

海霞 应对很有样

来源:中国网

6月17日,在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之际,一场特殊的“海霞精神电力传承”座谈会在国网温州市洞头区供电公司举行,参会的姑娘们来自不同岗位,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的一员。

“爱岛尚武,励志奉献。”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精神毅然深深感动着、鼓舞着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的每一个人。

60年来,这支全国唯一成连建制的女子民兵队,在海防前线猎猎飘扬,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渔家姑娘加入民兵连,戍边守岛、艰苦创业。2007年,洞头首支以“海霞”命名的服务队——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成立,并于2009年加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成为电力排。至今,电力排仍是其中唯一以行业为单位进行编排的队伍。

新时代,电力海霞有新使命,她们积极投身到地方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中,开展海霞志愿服务,参与地方治安保卫,传承和弘扬着“海霞精神”,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留下了一份别样“海霞情”。

她们电力“武装”戍海岛

台风来袭,极端恶劣天气造成洞头一处电网设备故障。电力排接到应急抢险指令后,迅速集结前往故障点。抵达后,电力姑娘们迅速启动无人机进行故障巡视,排查故障,随即穿戴好个人绝缘防护装备,登上绝缘斗臂车,进行带电作业抢修。不到4分钟,便完成电力线路抢修,为企业重新恢复供电。

这是民兵连建连60周年庆典中电力排所展示的一个项目。除了电力排应急抢险演练,电力排还有6名队员参加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海防任务训练,全方位展示电力排在应急抢修和抢险过程中飒爽英姿的风采。

陈翊柃是国网温州市洞头区供电公司的一名物资采购员,5年前,她作为枪操方阵的一员参加了连队建连55周年集训,今年,又现场展示了应急抢修技能。“每天早起训练、晚上加班工作累是累了点,但是很有成就感,也很充实,家人也都支持我。”经历过民兵连的训练,那个柔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姑娘已经能扛枪射击、搬运重达120斤的激光炮设备,操作起激光炮更是得心应手、百发百中。

像陈翊柃这样的电力姑娘,电力排中共有54名。和平年代,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已从过去一支普通的海防民兵连转变成一支由应急排、通信保障排、医务救护排和电力排组成的新型民兵支援保障力量,新一代“海霞”也已是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电力“海霞”姑娘们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民兵连需要的时刻,发挥自己的电力工作技能,凭借着电力“武装”技能守护海岛电网运行。

电力排指导员吕萍萍是元觉供电所所长,是基层一线的“铁娘子”,拥有着装表接电的熟练技能;90后安徽姑娘董夏林是技术“担当”,曾在抗击台风“利奇马”中,一夜完成30项操作任务、4张抢修任务单的分析、研判和指挥,如今她正在探索智能“巡视机器人”在电网运维的应用;沙垚是光伏核查“医生”,负责为辖区内低压光伏用户开展“健康体检”;林叶子是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调控员,能够在设备故障时正确切除和隔离故障;叶伊琳是队里的“微笑使者”,对往来办理业务的顾客亲切而耐心……

海霞电力排正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生动写照。

她们的海霞故事暖海岛

走进洞头,道路两旁,“海霞村”“海霞中学”“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 “海霞军事主题公园”等以“海霞”命名的单位和社团随处可见。“海霞”已成为这座海上花园的文化精神内涵。

2008年2月,为了长期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成立“海霞电力扶贫帮困基金”,在洞头县供电局(现为国网温州市洞头区供电公司)内部筹集善款。在电网员工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共筹集到10万多元的存款。海霞的服务故事从这里开始。

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陆续开展起“微笑夕阳,关注空巢老人”“关爱贫困母亲”“阳光助学、与你童行”等系列活动,为孤寡老人解忧、帮扶留守儿童,逢年过节就带上生活用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还常常到一些生活不便的老人家里,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洗被;她们设立洞电阳光小屋供孩子们阅读课外读物、娱乐休闲,每逢寒暑假,她们都会在那里当起老师,结合安全用电知识,给孩子们开设假期课堂。她们心细、有温度,岛上的孤寡老人们把她们当作自己的亲闺女,留守儿童们把她们视作自己的“母亲”。

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的老队员吕萍萍始终记得,2011年9月的一天,她和队员们进村宣传安全用电,偶遇71岁的老人郑大有到小卖店买蜡烛。在她的一再追问下,了解到老人是一名孤寡老人,家里已经停电多日,自己也不知道找谁修,只能靠蜡烛维持光亮。

吕萍萍立马带上工具与服务队3名队员一起前往老人家里。她们把老人家中杂乱的电线重新整理布置,修好故障,为他换上崭新的节能灯,还从海霞电力扶贫帮困基金里拿出部分善款,为老人购买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郑大有连连感叹:“这几十年我都是一个人住,你们这群'海霞'姑娘,让我感觉有亲人了!”老人从此成为服务队关怀的对象。

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许多服务的缘分就这样结下。13年来,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共开展了孤寡老人、贫困户、留守儿童等帮扶活动600余次,资助了近2700人,唱出了海岛最美的服务之歌。

她们的服务身影靓海岛

从村庄到社区,洞头岛上人人都认得“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她们既是“海霞”,又是光明使者。

然而海岛的服务并不那么容易。服务队许多姑娘非本地人,乘船出去服务,总要吐上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每次来回大瞿岛是80分钟的船程,吐着过去,晕着回来,可这让我更深刻了解到,岛上老人生活不易、交通不便,再难我也要坚持。”来自河南的冯书萍一直是大瞿岛最受欢迎的服务队队员。

2015年9月,浙江省沿海地区首个正式挂牌的海上流动营业厅——“海上供电营业厅”正式挂牌成立,由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掌舵”,以方便长期出海的渔民及部分孤岛上的居民办理用电业务,服务渔民数量超过500户。

“志愿执勤总能看到'电力海霞'们的身影,疫情关键时刻,谢谢你们一起守护海岛百姓!”2020年初疫情期间,孙芬萍坚持每天10多个小时在鹿西农贸市场检疫点志愿值勤,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外,还为社区居民在线上办理业务,避免停电。分散在岛上各地的海霞姑娘们也积极行动,为派出所和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提供防疫物资,还上门为企业排除安全隐患、优化用电方案,为困难学生提供复学健康礼包,为打赢防疫攻坚战贡献一份力量。

如今,洞头迈入“海上花园”时代。渔岛变花园,“海霞”们也正展示出新时代的风采。在“红船精神、电力传承”的特色实践中,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在海岛营造“环节最少、办电最快、成本最低、政策最优、服务最好”的电力营商环境,把“刷脸”办电、“智盛电管家”、水电气联动过户等业务送到居民生活中;她们推出“亲情服务五项承诺”等服务举措,无午休、无双休、无节假日为用户办理业务,还在社区开展一站通服务,代办用电业务,让居民“办事不出社区”;她们改“坐商”为“行商”,深入海岛乡村,打造乡村地区“5分钟办电圈”,压缩用户办电时长。

“海霞电力情,情系千万家”,以电力排为基础的海霞电力女子服务队,搭建起了一座让海岛的守护体系从民兵连延伸到行业的桥梁,形成了队伍建设、安全保障、科技创新、供电服务的深度融合。她们以一份别样的海霞情,诠释着、传承着海霞精神,把故事继续书写在海岛的每个角落。(王雪 林小芳 王蓓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