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提督的权力在清朝到底有多大(清朝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

九门提督的权力在清朝到底有多大(清朝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1)

九门提督

偶然看李连杰的《方世玉》,里边有个情节:正当雷老虎与方世玉两家人聚会时,忽报“九门提督大人到!”慌的州官大人和所有人赶忙去迎接,九门提督大人冷冰冰的傲然走进来。连州官大人(五品)都慌忙迎接,九门提督到底是多大的官?不就是个门官吗?为什么叫九门提督?管的是哪九门?

九门提督的权力在清朝到底有多大(清朝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2)

各位看官,可不要小看九门提督,首先,它是个武官,拥有军队,有实权、有战斗力;其次,它是提督,提督,可是地方最高军事长官,从一品,属一品大员、封疆大吏,何况是皇城的提督,虽仍属一品,但绝对炙手可热;第三,九门提督,全称“提督九门步兵巡捕五营统领”,可是负责皇城内城九门的武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亲军,负责京城守卫、稽查、门禁、巡夜、禁令、保甲、缉捕、审案、监禁犯人、发信号炮等,权力极大,当然责任也大;第四,能担任九门提督的,都必须是皇帝最亲近、最信得过的自己人,一般由亲信或亲王担任,如慈禧时期先是荣禄(正白旗人,曾任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后换成肃亲王善耆(就是川岛芳子的父亲)。

九门提督的权力在清朝到底有多大(清朝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3)

明清北京城有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现故宫)四层,三道城墙,门很多,有“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即外城七座门、内城九座门、皇城四座门。皇城四门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东华门)、西安门(西华门);外城七门分别是:东便门、西便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永定门;内城九门:东边有东直门、朝阳门;南边有祟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边有西直门、阜成门;北边有德胜门、安定门。内城是京畿重地,直接关涉皇帝皇后及皇亲国戚的安危,所以设九门提督卫护。

内城人口众多,包括皇宫内大量人员都要吃喝拉撒娱乐等,消费庞大,所有东西随便进入就乱套了,所以明清时期,朝廷有严格规定,运载不同物资的车辆必须按规定入内城。

九门提督的权力在清朝到底有多大(清朝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4)

东面

朝阳门,走粮车,所以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因为南方出产的粮食往北京调运,必须走通惠河水运到北京东边的通州,再装车进城,走的就是朝阳门,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的地名“海运仓”、“禄米仓”、“新太仓”等,就是那时的仓库。

东直门,走砖瓦木材车。过去的砖窑基本都设在东直门外,南方运来的木材、砖瓦等建筑材料都走这个门。实际上,因为随同木材砖瓦进城的还有很多工匠、干各种杂活的人,所以,东直门其实是百姓门。现在的东直门外小街,就是当年的东直门大街,这里,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需的都有。

九门提督的权力在清朝到底有多大(清朝九门提督是多大的官)(5)

南面:中间是正阳门,左边崇文门,右边宣武门。

正阳门(大前门),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之意,过龙车,是皇帝专用门。一般皇帝每年两次出正阳门,一次是冬至日到天坛祭天,一次孟春正月,春耕之前,一般是惊蛰这天,率百官到先农坛行藉田礼(皇帝与大臣亲耕的典礼,有劝农勤耕的意思)。

崇文门,走酒车。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自然要走南路,先进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登记上税。清朝时京城卖酒的招牌上写“南路烧酒”的,意思就是“官方质检过、上过税了”。

宣武门,走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经刑部审核确定判死刑的,在菜市口砍头问斩,所以门洞顶上刻着“后悔迟”三个大字。因为看热闹的人多,所以这里也是京城的闹市区,从南方来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再进入内城,基本都要经过这里。

西面

阜城门,走煤车,门洞顶上刻了朵梅花,梅、煤同音。因为当时京西的门头沟一带是产煤之地,煤要进城,这儿最近。

西直门,走水车,城门洞上边刻着水的波纹。明清皇帝,不喝城里的水,嫌苦,专门喝玉泉山的山泉水,有股子甜味,矿物质丰富,乾隆曾夸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

北面

德胜门,走兵车。北方属玄武,玄武主刀兵,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所以取名德胜门。德胜门东边城墙上放着一尊大炮,这炮却不是打仗用的,是报时用的。每天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同时放炮,百姓听炮对时。

安定门,公认说法是走兵车,出兵走德胜门,得胜了当然安定了,所以收兵回安定门。但是要是打了败仗呢?所以还有另一种说法:清朝八旗精兵全驻扎在这里,当然安定了。大家注意没有?城内这么多人畜,吃喝拉撒,五谷轮回,那时没有化粪池的设计,人和牲口的便溺(尿)都弄哪去了呢?实际上是都从此门运出去了,所以安定门过粪车,安定门附近有地坛,而当时地坛附近是主要的粪场,粪去人安,安定门是一种雅化的叫法。

正像一提到金字塔、圣母院、比萨斜塔人们马上知道是埃及、法国、意大利一样,只要提到天安门、故宫、长城,人们马上知道这是中国北京!北京,又是中国的符号,建筑,就是文化的符号,是文化底蕴,展现的是祖先们在堪舆、建筑设计上的匠心和智慧!这些遗址基本都在,去北京旅游,没有这些人文知识,看不懂这里的内涵,那您是白去了!

谢谢关注!谢谢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