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

首先声明这不是一部故事性很强的电影。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部不太“好看”但却非常耐看的电影。

《两生花》我前前后后看了三遍。它有的是对细节的精致雕琢,有的是对情绪含蓄地铺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当之无愧的好电影。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

一种情绪在弥漫,没有太强的叙事性,但对光影、色调、水气、甚至尘埃,对这些细节的捕捉,和背景音乐引领,构成了暗淡、柔软、忧郁、又略带暖意的调子和质感。

的确,看完整部电影并没被故事抓住的感觉,但却为一种情绪所笼罩,让人难以入睡。

这是一部掩埋在细沙中的电影,让人眼前一亮,又让人难以捉摸。影片从头到尾都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气息,就像是独自坐在夕阳下品尝一杯香浓的咖啡,有些孤独,有些惆怅。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2)

1、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大师手笔

如果是同样题材的电影,我相信日本人会拍成一杯白开水,采用明亮色调在沉静和清新之中彰显疼痛,如岩井俊二典型的风格;

而韩国人的处理方式则是将着眼点归于情节层面,酝酿酝酿再酝酿,铺垫铺垫再铺垫,最终将悲情进行到底,让人哭到死绝。

法国人秉承了一贯的将浪漫进行到底的传统,浪漫主义在法国人来说甚至不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在这个国家发展的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之中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生活态度。情节简单而发展缓慢的电影。

若是由好莱坞这样的电影生工厂来拍摄,相信票房成绩大抵上会很好。但由于法国人关注的种种诸如灯光、镜头的切换、人物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等等,而变得像一杯淡淡的绿茶,尽管入口绵软,回味却是悠长。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3)

大师审视情绪但不沉溺情绪,这是我喜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原因。

但他真是制造情绪的高手,看《蓝白红三部曲》,看《十诫》,都画面浓烈、声色翻涌,却干净凌厉,总有抹不去的悲凉。《两生花》让人着迷的,不是两个不同时空中的同一个人的对于孤独与幻影的流连,而是情绪之外基耶斯洛夫斯基所呈现的若有似无的迷思。

如果要给基耶斯洛夫斯基定一个标签,那么神秘和宿命必将入选,而《两生花》则把这种充满宿命感的神秘唯美推向了极致。同时,作为斯氏电影中两部以音乐为主题的作品之一,《两生花》的音乐也集中体现了这种神秘而唯美的倾向。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4)

作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老搭档,包括摄影师斯瓦沃米尔·伊齐亚克和作曲家普赖斯纳都参与了这部电影。前者为影片带来犹如浸淫在一片金色之中的画面效果,后者用华丽的音乐成功地将两位女主人公串在了一起。对影片的宿命般的宗教救赎涵义把握得极为精湛。

空灵圣洁的女声和幽远清越的笛声贯穿了整部戏,似乎荡涤着听者的灵魂,有着洗尽铅华般的神奇魅力。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5)

《两生花》的外文原称是「薇洛妮卡的双重生活」,但中国观众更似乎喜欢用「两生花」。

从各个层面上来说,《两生花》都是一部自我反思的伟大影片。玻璃的反射在影片中比比皆是,对这个关于在当代波兰与法国过着平行生活的两个年轻女孩的故事来说,显得十分适合。

它与基耶斯洛夫斯基之前的很多作品一样,这也是部对“窥”和“讲故事”这两个行为进行思考的影片。这部法国波兰合拍片邀请观众反思那些令我们每个人与周围各种力量捆绑在一起的线索。

制片人莱昂纳多一针见血地将本片描述为“一部形而上的惊悚片”。

而本片剧本也正出自他与克日什托夫的共同手笔。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6)

影片开场第一段戏为解密《两生花》提供了一把视觉上的锁匙。

1968年的波兰,黑暗的街道上下颠倒地出现在画面中,这是两岁的波兰薇洛妮卡的视角:

她母亲的波兰语旁白声响起,让她在将近圣诞前夜的冬季夜空寻找星星。下个镜头中,小女孩手臂向上指着,母亲双手抱着她,以便让她看见更多东西。

镜头切到1968年的法国,画面被一个小孩的眼睛占据:她面前的放大镜被移开,我们发现“看”这一行为本身再度成为画面中的关键。她母亲的法语旁白声响起,让女儿审视一片树叶,我们还听见小鸟的鸣叫。

很明显都是在春天,说明影片头两段戏并非同时发生:波兰薇洛妮卡的故事先于法国薇洛妮卡的故事——或许波兰薇洛妮卡的故事也是在为后者的故事作铺垫。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7)

2、不一样的薇洛妮卡

火车缓慢地前行,阳光透过玻璃窗温和地弥漫进来,金黄色的幽雅的色调。

她靠在窗边,孤独而又柔美的微笑,修长的手指划过的是弧度的感伤。

轻轻转动的光滑圆润的玻璃球,在阳光的折射下好似也有了温度。一片片窗外的景物同样缓缓地掠过,树木、天空。有种眩晕的错觉。让一切规则的事物变幻,变幻。

挤压在拢仄的空间里,既而突然感觉到内心深处隐隐的感应,时空却已经一换经年。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8)

一个波兰少女,一个法国少女。一般年纪,一样的名字——薇洛妮卡。同样深色的头发和棕绿的眼眸。她们有着一样天籁的嗓音、音乐天赋,和缺失的健康:先天性心脏病。

波兰的薇洛妮卡的声音在清澈的雨中回荡在天际,由于感怀伤逝还是更多地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她唱着自己的歌曲,抬头看天上,雨水混合着泪水一起流得满面。

她是如此地热爱音乐,唱歌的时候像是在云朵之中飞翔。

高高地跃起轻盈地落地,好似一颗尘埃坠落,不发出任何的声音。她在一次登台演出的高歌之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如此轻如此不经意。被关在了黑漆漆的匣子里。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9)

影片在处理这段的时候,所使用的视角很新颖。似乎一直是以死去的波兰女孩的视角来观望着在她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人们围绕她的所有发生

在她倒地之后,整个演出队型甚至观众席全部涌上了舞台,来到她身边。

女孩细瘦的手指无力地垂在地板上,表明了生命迹象已经远去。

之后在安葬的时候,好似女孩能够看到每个参加葬礼的人为她填的那一捧墓土,就这样渐渐遮住阳光,就这样渐渐与生者隔绝,从此长眠地下。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0)

与此同时,法国的薇洛妮卡推开了正在缠绵的男友,无来由地陷入不能自抑的感伤。小小的舞台属于身穿白纱的精致木偶人,且就踮起脚尖演这一场戏。脆弱而美丽的人偶呵,宿命等待她的是消耗和毁坏。但是导演并没有让这场戏过分伤感,最后安排了人偶在光线之中化成为绚烂的蝴蝶。

两个灵魂,一次交点。

像雾一般,两朵薇洛妮卡同时诞生,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家庭,却有着相同的名字,相同的模样和天赋以及那颗同样脆弱的心脏。他们从未遇见彼此,但无一刻不感觉到彼此的存在。

故事要从波兰的薇洛妮卡讲起,在此我暂且称她为波兰花。

波兰花热爱音乐,天赋极高,从她如痴如醉的眼神和专业人士对她的认可中便能看出来,但在家庭关系上,与父亲始终有着一个隔阂感。波兰花的外婆和母亲均死于心脏病,这也为波兰花的死埋下了伏笔。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1)

最终,波兰花像花一般绽放在了美妙音乐的瞬间,她永远的闭上了双眼。与此同时,法国的薇洛妮卡正在床上同恋人翻雨覆云,一阵莫名的心痛使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像灵魂的祷告般法国花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唱歌。

法国花拿着乐器认识了占座的木偶师,被很快被一出木偶戏打动了,戏中少女死去化成蝶重生,像一出警示和预言给了法国花启悟。一句提醒,一通电话,一些信件,法国花渐渐爱上了这个木偶师。为了让木偶师更了解自己,法国花将自己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就在这时,一本相册使两个灵魂终于有了相交点,法国花终于明白,原来她们曾那么近距离的接触过。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2)

3、生与死的交替

电影看似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讲述两个同名同长相女子的故事,但放大一步来看就容易联想到整个国家和世界,充满了政治隐喻。

首先是女主薇洛妮卡,一位来自波兰,一位来自法国,一个死,一个生;一个弱小,一个强大。

故事的大背景放在90年代初,正是东欧剧变时期,波兰正处在这个改革的乱潮之中,最为显见的是广场上两花相遇的一幕。人头颤动的街头,落荒而逃的人群,被人撞了个满怀的波兰花停驻在了广场中间,看着法国花乘坐着车远去的背影。波兰花死了,被法国花印作胶片,成为了永久的记忆。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使法国花幸存,在波兰花灵魂的庇护中,法国花获得了生命延续。

正如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生于波兰,死于法国,片中从头至尾也隐含着洛夫斯基对祖国的眷恋。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3)

再往细了说,薇洛妮卡的双重生命所折射出的,是我们的孤悬的存在。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这样一个我,应该不遗余力地寻找他,还是与他道路以目的失去?如果真的有幸能与他相识,是应该珍惜他,还是毁灭他?如果爱他,能够爱得过自己吗?如果最终能分享他的生活,甚至生命,又能是几分之几?如果最终彻底失去他,又该怎么正视自己往后的生命?

电影丢给我们太多太多的疑问要去寻找。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4)

这也让我联想到斯蒂夫的《井中男孩》:

在井水映像下秘密存在的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我”,以倒影和负像复现我们的一切,深井中的“我”与我们对眸相视,忧伤着我们的忧伤,分享我们的秘密...

彼此有同样的情感体验,同样的心理状态,是所谓的默契,所谓的心有灵犀。其深意,则是从他人身上发现一个“我”。或者发现在他人身上有我们珍视和仰慕的品质,一旦亲近,这些品质可补足我们,让我们的人格就此完满。是所谓爱,但也终是回转、指向我们自身。

最深的爱,岂非也是孤独?“情到浓时情转薄”,岂非也是最终回归到静默中的自我审视?又或许最深的爱,是审视中把自我也忘了,在静默中体验到本心与造化同一,个体与他人同一,本我与爱人同一。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5)

片头波兰花对姨妈说:“我感到我不孤单了,这世上的哪里仿佛还活着另一个我!”这个感觉为何让维罗妮卡这样欣喜?

波兰花在雨中忘我地歌唱。她不顾自己有心脏病,登台演唱,终于不支而猝死。

电影中有薇洛妮卡生活背景的附带描绘:

“时局的政治动荡(游行、警民冲突);生活里的猥亵(露阴癖)。但从事歌唱艺术把维罗妮卡从这一切混乱中提携出来,外部世界的这一切仿佛与她是无关的。她像王尔德的夜莺一样舍命而歌,仿佛这是救赎生命唯一可以依从的道路。”

的确,她唱的是但丁《神曲》中的「迈向天堂之歌」,那是一个人从人生迷途,由地狱、经炼狱、向天堂不断升拔的旅程。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6)

波兰花在舞台上猝然暴毙,远在法国的薇洛妮卡突然被袭来的匮乏感和悲伤所攫住,其时她正与男友爱爱。

性爱片段在电影中有三次被提及:

第一次是片头波兰花在冒雨高歌,体验到忘我情境之后想与男友融为一体,她因此显得情热而主动。最后一次是片尾法国花见到波兰花的相片后心中震动,不能自持,在迷离和涣散中与木偶戏作家亚历山大爱爱。中间的这一次则是影片从波兰花的死亡转向法国花生活这样一个关键的切换上。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7)

就像《东邪西毒》里,欧阳锋说:

“一个人受到挫折,或多或少会找个借口掩饰自己。其实慕容燕、慕容嫣,只不过是同一个人的两个身份,在这两个身份后面,躲藏着一个受了伤的人。 ”

《两生花》让我想起了慕容燕和慕容嫣。我不知道是否该称他为女人,因为不仅仅是她自己已经分不清,连欧阳峰最后也不知他究竟是慕容燕还是慕容嫣。

也似《天下无双》里,王菲说:

“我也终于明白,镜花水月是什么意思,其实情之所至,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是男谁是女,又有什么关系,两个人在一起开心不就行了,今天她是小霸王,可能明天又会轮到我了。”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8)

4、木偶戏引发的蝴蝶效应

片中的一出木偶戏可谓是全片的精华点,将两个孤独相依偎的灵魂合理的,顺其自然的联系到了一起。

舞台上,母亲埋在了死去的舞蹈演员,即化蝶而飞;

舞台下,波兰花在音乐声中结束了生命,但她的灵魂来到法国,与法国花融入一体。

她们不是双胞胎,却有着超强的心灵感应,手指间的伤疤,做梦梦见的那副画,以及死亡的预感。她们不曾亲密,不曾离开。

影片的最后,法国花打开车窗,将手放在一棵树上。不明缘由,我竟想到《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对着树洞吐露着心事,又似《仙剑三》中的雪见和夕瑶,如此的相似仿佛两对姐妹花也是用这样的方式交流。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19)

为什么让木偶师成为这两个女人之间的联系?

基耶斯洛夫斯基觉得他需要一些既细腻又神秘的东西,他记得自己曾在日本电视上看过一个名叫布鲁斯·施瓦茨的美国木偶师表演:

“他是个能创造奇迹的人,他用双手拨弄那些木偶,三秒钟后,你会忘记他的手,因为木偶已经有了它自己的生命。”

相比他以往的作品,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本片中更多地将叙述集中于一个女子身上,通过一系列主观镜头和特写镜头的组合,引领观众对这个女子产生代入感。

本片中的两位女主角显然是《十诫之九》中奥拉的演进版本。

法国花出场时,她预感到有个和自己十分亲近的人死了,于是我们可以将她和《影迷》中的妻子或是《十诫之九》中的汉卡这样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她们都能对发生在千里之外的麻烦产生离奇的感应。

她比《无休无止》中的乌舒拉更厉害,在《两生花》中的两位女主角的生命中,似乎有一条细腻的绳索,将两人与未知世界联系在了一起。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20)

这样的对应存在于很多层面之上,有清晰的,也有含蓄的:

两位女主角对情人都很热情,对父亲都很关爱,都有用戒指摩擦自己下睫毛的习惯。

她们都是左撇子,戴红手套,都会注意到身边步履蹒跚的老奶奶。

两人身边都出现了一些物件:润唇膏、能反光的玻璃球、一段绳结...

波兰花拧着音乐夹上的一段绳子直到它断开,法国维洛尼卡收到的包裹里有根鞋带,她把鞋带放在自己的心电图报告边上,绷紧的直线暗示着死亡,和在波兰花棺材上方摇晃着的绳子前后呼应。两人都有着脆弱的心脏、漂亮的歌喉和对范登布登迈耶尔作品的偏好。法国花梦见波兰花的父亲画的那片风景。

她们是同一个人物的东欧版本和西欧版本,一个从波兰农村来到克拉科夫,一个从克莱蒙费朗来到巴黎。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21)

甚至,亚历山大的作品里也需要把同一个人物刻成两个木偶。

在他家,薇洛妮卡发现他正按照自己的样子在做木偶。

“为什么是两个?”她问他。

“因为表演时我反复地碰触它,只准备一个的话有可能会弄坏。”他回答。

他的木偶戏也是和这种对应关系相关的:芭蕾舞演员想要跳舞,似乎突然死去,化身为蝴蝶再次出现。法国花能够飞起来,是否正是因为波兰花跌倒了?

一个波兰女孩的死亡,是否是为让她的法国对应者停止歌唱而发出的警告?在亚历山大第一次给薇洛妮卡打电话后,影片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画面:

她似乎看见波兰维洛尼卡在舞台上歌唱,然后在红色的背景中忽然跌倒。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22)

影片的核心问题似乎来得十分猛烈:

如果说人世正是上帝表演木偶戏的舞台,如果说其中也包含了“反复碰触,可能弄坏”的情况,这世上是否可能存在着一个为我们幸存下去而准备着的替身?抑或我们中的某些人才是这样的替身,为的是让别人能更聪明地活下去?

这也正是我们观后所思考的。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23)

接着法国花侧起了她的脑袋:她在阁楼里午睡,被透过窗户射进屋子的金色光芒弄醒。她起身寻找光线的源头。

她注意到对面大楼里玩镜子的小男孩,和她一样,我们于是也以为是小男孩在用镜子反光玩。但在,就在她关上窗户,回身之后,金色的光线继续出现在她房里,光芒与配乐声一样美丽,并且让人无法解释

影片的配乐一开始来自剧情范围之内,我们可以从故事中、人物身上找到它的源头:伴随片头字幕出现的歌声是大雨滂沱中的波兰花唱出来的。但随后的音乐声变得越来越玄,它贯穿全片,如同一条魔术般的声音线索,将两个女孩联系在一起,召唤着某种无法看见的神秘力量来产生作用。

每看必哭的爱情电影(三刷法国片两生花)(24)

至于电影那些让人惊叹的精思巧构的细节,自不用我多说它了。我是个粗疏的人,电影在技巧和整体结构上的精妙之处,不如大家细致看的清楚。

看罢,薇洛妮卡的歌声萦绕耳畔,那歌声真美的让人颤栗!那是但丁《神曲》中的「迈向天堂之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