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真实感人生活(80.90后留守儿童共同的记忆)

这是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电影,背影是河南的农村。朴质的画面,地道的方言,我们留守儿童熟悉的情境再现,不由得让我们为曾经,为那些留守的儿童,泪流满襟!

留守儿童基本上是靠爷爷奶奶照顾或者姥姥姥爷,他们的童年最亲近的人就是他们。而爸妈是他们日夜想念却陌生的存在。影片开篇就是一个九岁的男孩子,穿过薄雾奔跑着,企图追上爸妈出去打工的大巴车。撕心裂肺的边哭边喊:“爸爸,妈妈———— ” 我想只有留守儿童才明白那种感受。眼开着爸妈远走,多想一起呀,可以却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哭。

影片中的开开是个懂事勤快的孩子。只有9岁,便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这一老一小,生活虽然艰辛,但也充满温馨感动!开开会帮爷爷做饭,会为爷爷念书,无数个晚上,9岁的开开为爷爷念着《岳飞全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等等。开开毕竟只有9岁,读起来有需要多音字和错别字,有笑料的同时,也被爷孙俩温馨的画面感动着。这些画面必然会成为开开终生最难忘且开心的回忆,它是有温度的,温暖着他的整个一生。多少个留守儿童,他们心里的亲是隔辈亲。爷爷妈妈,姥姥姥爷是他们心灵意义上的爸妈!

如果一直这样该多好?可惜任谁都难挡岁月流失的变化。开开的爷爷还是死了。在那个清晨,开开被小胆儿(开开养的狗)咬着裤脚拖到爷爷床前时,这个9岁的男孩子,哭了,他惊恐无助失魂落魄的眼神,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个昨夜还在陪她说话的爷爷竟然这样去了。

9岁的孩子第一次面对死别,他越发珍惜身边的人(小胆儿)了。现在他的身边只有小胆儿,小胆儿对他而言是朋友,是陪伴。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9岁的男孩子开始了一人一狗的生活。放学了,回到空落落的家,满院的落叶无人扫,再叫爷爷已经没人应声了。他就会爬在院里的台阶上写作业。对他而言,只要回到和爷爷共同生活过的家,身边还有小胆儿陪伴,就是好的。他饿了就啃冷馒头,渴了就喝几口凉水,顺便还不忘拿这些喂食小胆儿。他忘记了他爸爸的嘱咐:不管饭做的是孬还是好,都有一天吃三顿热饭。可以这个9岁的男孩还不足以有能力做好饭。镜头到这里,确实催人泪下,多少留守儿童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呀!

开开的爸爸,终于打点好了,接开开进城上学。和爸妈一起生活,本是他期待许久的事情。但这一次对开开而言,又是一场离别。一场和小胆儿的离别。那个时时刻刻陪在他身边的狗朋友。狗是不能乘火车的,开开的父亲,强制性的把小胆儿扔下了。开开在车上哭着喊着:“让我下去,我不能丢下它”。。

而小胆儿在车后飞奔的追着车。小胆儿多像曾经的开开追爸妈的车呀。……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也给了无限的回忆!

留守儿童的真实感人生活(80.90后留守儿童共同的记忆)(1)

留守儿童的真实感人生活(80.90后留守儿童共同的记忆)(2)

留守儿童的真实感人生活(80.90后留守儿童共同的记忆)(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