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

盛夏酷暑,清心听琴

8月3日

过云楼书院举办师生雅集

//////////

活 动 过 程

郭怀瑾先生讲古琴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1)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2)

■ ■■■■

弟子表演曲目

吴若溪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3)

《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 思,下言久离别”,多写男女相思之情。“现出自《东皋琴谱》,由东皋心越禅师日本弟子整理编辑而成”,词曲主要写春归庭院,有花、绿叶,小雨,花影移,诗人刚睡醒,看到此景,引起哀而不怨的相思情!

《凤求凰》是汉代的汉族古琴曲。传说是汉朝司马相如为求得卓文君而作的曲子。时有文君卓氏新寡,而善听音乐。相如知而作是曲,附琴歌以挑之。此曲最早见于明朝汪芝编纂的《西麓堂琴统》;现今流传最广的谱本为《梅庵琴谱》所载 。

麦子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4)

《关山月》为汉乐府之曲,原为横吹之曲,后移植而成琴曲,其曲为伤别之意,亦感慨戍边将士,争战疆场而鲜有人还之怆。琴曲《关山月》由音乐史学家杨阴浏将李白同名诗关山月填入曲中,并由王燕卿加轮指谱成琴曲,收入梅庵派琴谱,成为近现代广泛流行之琴曲。其章句节奏,吟猱顿挫,曲折之际,虚实之间,音韵和平,乃入门之正路,初学易於熟习。每於月白风淸之际,一弹再鼓,动无穷之幽趣焉。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

格文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5)

《云水禅心》空山鸟语,相伴白云,潺潺流水,清明见底的湖面,山林月影斑驳,这是云水禅心歌词里美丽的意境和自然清幽的画面,仿如置身山林空谷中,随乐曲触摸自然的灵魂,心境心外,能否做到禅定后的洒脱。

《酒狂》相传为三国时期魏国阮籍所作。当时朝政昏庸黑暗,士大夫阮籍深感与时不合。他为避免祸患,便隐居山林,弹琴吟诗,乐酒忘忧,引以为乐。此曲曲谱由古琴演奏家姚丙炎以《神奇秘谱》为蓝本,并参照《西麓堂琴统》整理。乐曲通过描绘混沌、朦胧的情态、以发泄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

张瑶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6)

《秋风词》是古琴曲中的著名小曲之一。谱本出自民国初年《梅庵琴谱》。山东梅庵派创派王雁卿,后由弟子徐卓、邵森编订秋风,1931年初版。曲体小型。有词。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怀人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景物的描写,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得凄怨幽远,哀怨如诉。从文辞中可以感受相思之苦至无奈,从吟唱中可以感受相思之情至无穷。

晓柒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7)

《普庵咒》是由许多单音参差组合,构成一个自然的旋律,犹如天地人相互交融,令人自然进入清净空的境界。本咒出自《禅门日诵》,为必读咒语之一,乃南宋临济宗僧普庵大师所说。师二十七岁落发,禅定之余,阅读《华严经》论,一日大悟,亲契华严境界。尔后慕名而求访者甚众。

此咒可普安十方、驱除虫蚁、蚊蚋不生、消灾解厄、镇煞安胎、驱邪除秽、逢凶化吉。此曲又名《释谈章》,最早见于明末的《三教同声琴谱》。乐曲使用了较多的撮音,帮助音乐造成了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气氛。其音韵畅达,节奏自然,清夜弹之,似闻暮鼓晨钟,贝经梵语;如游丛林,如宿禅院,令人身心俱静。

到场嘉宾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8)

嘉宾袁道长讲古琴与道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9)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10)

■ ■■■■

小琴友袁嘉晏演奏《秋风词》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11)

郭怀瑾先生即兴弹奏《良宵引》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12)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13)

《良宵引》是中国古琴名曲,属于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是古琴初学者经常采用的入门琴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明《松弦馆琴谱》,此书是虞山派的代表琴著,为《四库全书》所收唯一的明代琴谱,在古琴界颇有影响。

所谓“引”,是一种文体名,大略如序而稍为短简。在音乐中,它是乐曲体裁之一,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曲风,有序奏之意。从题意看,这是一首描写月夜轻风,良宵雅兴的琴曲。乐曲结构精致,旋律婉转,曲风恬静,引人入胜,是小曲之中的精品。

郭怀瑾师生与嘉宾合影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14)

周末观景听琴(盛夏酷暑清心听琴)(15)

感谢这次到场支持过云楼书院第一次师生雅集的朋友们,

我们还会举办更多师生雅集和精彩活动,

请大家继续关注,

也欢迎更多朋友们参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