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阅读理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做好阅读理解题)

昨天分析了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中心是属于道理类的。

我一直说,所有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三大类,

  1. 情感类
  2. 道理类
  3. 品质类

很多文章它并不是单一的抒发感情、诉说道理或赞美品质,但总有一个主旨是最突出的。

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阅读理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做好阅读理解题)(1)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很明显是属于道理类的,还是比较励志的。

而今天马老师分析的课文《秋天的怀念》,就属于感情类的了,是关于亲情的。所以,当你读一篇文章时,你一定要做到文章中心的对号入座,读懂了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你才能更好地答题。

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阅读理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做好阅读理解题)(2)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作者为了把这个故事讲得精彩,用了不少表现手法,如铺垫、伏笔、照应等,所以,如果表现手法这个知识点你还没有吃透,这是一篇非常好的典型例文,好好精读这篇文章,表现手法对于你来说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而《秋天的怀念》,感情含蓄,叙述语调平静内敛,甚至没有任何直接抒情的句子,文章感人的力量全部来自那些细节描写。那这样的文章,出题人出题角度又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从文章内容角度出发,考察你是否读懂了文章,题型是概括内容题和理解内容题。

常见问题:

  1. 如何理解此处母亲“悄悄”“偷偷” 的一系列行为?
  2. 母亲为什么提出去看花?
  3. 怎么理解母亲挡在窗前的行为?
  4. 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喜出望外,坐立不安,“我”责备她“烦不烦”,它却笑了?
  5. 母亲“一生艰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6. ⽂中加线的三个句⼦反复写母亲“悄悄地”“出去”“进来”, 联系上下⽂, 分析⼀下母亲这样做的原因 分别是什么?

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来源于原文,即能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二,从文章的中心角度出发,考查你是否读懂了文章,题型是中心题练题。

  1. 本⽂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歌颂了什么?
  2.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从文章的手法角度出发,考查你是否知道文章好在哪里,题型是句段作用题、环境描写题、人物描写题、词语赏析题等。

常见问题:

  1. 本段交代了母亲的病情,有什么作用?
  2. 对菊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 从全文来看,作者的母亲是一位这样的母亲?
  4. 请赏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以上答案,需要你吃透专业术语,掌握五大概念的本质和作用,构建知识体系,才能做好灵活答题。

我举一个课文中的例子: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问你:联系语境,品析“悄悄”“偷偷”词语的表达效果。

很多同学连“表达效果”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懂,更别说是正确的答题思路了。正确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呢?

第一步,看到这句话,能马上定位到你的知识框架里。这是描写手法里的动作描写,且没有用到修辞,那是不是就可以省略套路里常说的“分析有无运用修辞手法”了?因为你心中有框架,你知道具体的答题步骤,而不是硬生生地乱套。

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阅读理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做好阅读理解题)(3)

第二步,从文章的三大部分角度分析解题思路:

内容上,“悄悄”“偷偷”写出了母亲的谨慎、细心。任何一句话,我从内容上就能读出的基本信息。

中心上,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从这句话,我能读懂要表达的情感。

手法上,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悄悄”“偷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谨慎和细心。从手法上,我能懂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给读者什么样的感受。

第三步,整理答案,用这样的答题格式:

“悄悄”“偷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谨慎和细心,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关爱。

你看是不是一个完美的答案了?很难吗?

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阅读理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做好阅读理解题)(4)

内容➕中心➕手法三角度答题

方法对了,剩下对就是多练习,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呢!

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阅读理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做好阅读理解题)(5)

怎样才能做到最好的阅读理解(手把手教你如何快速做好阅读理解题)(6)

需要练习资料的家人们点击下面链接找我领取吧!⬇️⬇️⬇️

置顶文章:语文阅读理解电子版资料领取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