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1)

17世纪初的荷兰,已初步摆脱了西班牙帝国束缚。为打破马德里宫廷制定的经济封锁政策,大量城市资产阶级联合创立了东印度公司,准备在全球各地打造只属于自己的国际贸易网络。依然服从帝国控制的葡萄牙海外据点,自然是让他们最好的下手目标。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2)

东印度公司就是荷兰建立独立贸易体系的产物

1606年,东印度公司就准备向遥远的东非海岸派遣远征部队。其目的在于攻占莫桑比克岛,从而截断葡萄牙本土与印度总督区之间的联系。曾为公司远征过东印度群岛、巴西和好望角的名将保罗-范-卡登,被授命指挥这次重要的战略破局。他将尝试用手中的9艘战舰和1500名水兵,切断对手的远海帝国咽喉。再以莫桑比克为前进基地,拔除其他的葡萄牙东方据点。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3)

拥有丰富海外作战经验的 保罗-范-卡登

面对荷兰方面的行动,葡萄牙人几乎完全没有察觉。基于历史原因,其主要的海外兵力都集结在巴西和印度两地,对扼守大西洋到印度洋快速航道的东非反而不够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除法国以外,其实很少有欧洲国家对波斯湾以西的海区进行攻击。所以在往返欧亚两地的船长们看来,非洲东南部海岸都比较安全。作为重要据点的莫桑比克岛,只有不大的定居点和小型要塞,并由60名装备不良的守军防卫。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4)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5)

莫桑比克是里斯本通往印度的重要咽喉

1606年4月30日,保罗的人马完成集结,并从荷兰本土的特塞尔岛出航。舰队中除1艘小型的快艇外,其余8艘都是满载士兵和武器的盖伦帆船。虽然在漫长的航行中,有不少人因疾病丧生或失去战斗力,但其规模依然远超东非小岛上的葡萄牙殖民者。当舰队在1607年3月29日抵达目标所在位置,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敌方船只能够在海上予以拦截。虽然莫桑比克岛上的港内确有3艘武装商船,但以运货为主的她们只装备着很少火炮,更凑不出足够士兵完成备战。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6)

保罗的船队 通常都比葡萄牙对手装备精良

因此,整个船队就迅速从岛屿的外侧驶过,陆续发炮轰击小型要塞内的守军。葡萄牙人也迅速做出反应,依靠陆基火炮的更好稳定性,频频击中入侵者船只。然而,荷兰舰队在损失百名成员后,还是在莫桑比克岛和非洲大陆之间的水域下锚。这样一来,守军就很难通过友好部落获取补给。至于从本土或印度赶来的海军援助,就更是遥遥无期。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7)

莫桑比克岛之战的双方部署

次日,保罗下令荷兰战舰集中突袭港口,准备夺取已困在其中的3艘葡萄牙船只。上面运载的大量东方货物,正是全体成员都渴望分配的额外奖励。守军也意识到堡垒火力不足,根本挡不住对手进入。于是就索性将商品都搬到岸上,将2艘较大的盖伦帆船凿穿,使其变为坐沉港口的木质炮台。但因为火炮数量实在有限,那艘较小的桨帆船还是被荷兰人用小艇拖走。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8)

保存至今的莫桑比克岛要塞

此时,荷兰人已觉得很难从海面迫使守军投降。虽然莫桑比克岛要塞初建于16世纪初,但在战役爆发时已完成了棱堡化改造。低矮的墙体不容易被远程火炮所命中,斜坡墙体也有助于抵消炮弹的冲击力。加上紧密的工程学计算,让守军不必担心存在射击死角。所以,区区60名守军就可以用12门大口径岸炮覆盖极大的区域。荷兰人也根本不敢在靠近岛屿外侧的海面停泊。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9)

荷兰士兵在欧洲并不以善战著称

4月1日,保罗派出陆战队抵达岛上,在靠近岛屿内侧的位置建立阵地。由于葡萄牙要塞外围还有用砖石砌成的壕沟,简单的坑道作业根本难以实施。进攻者便将一些舰炮搬运过来,对一侧的护墙进行了18天密集轰炸。然而,用于海战的长程火炮威力有限,很难直接轰开那些采用欧式标准的近代化城墙。所以在命中2000多发大小炮弹后,葡萄牙人的莫桑比克要塞依旧巍然不动。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10)

17世纪的葡萄牙海外驻军形象

于是,荷兰人向要塞的指挥官斯蒂芬提出休战,并借机策动柔性攻势。保罗首先警告守军,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海上援助。接着又表示愿意直接出钱,将要塞和整个岛屿一并买下,否则将被整个定居点彻底摧毁。但葡萄牙人始终拒绝荣誉投降,并惹得对手发起恼羞成怒的谩骂。当进攻者自诩为摆脱西班牙奴役的自由人,也彻底激怒了被说成是帝国奴隶的守军。斯蒂芬甚至向保罗提出集体决斗要求,愿意用25名士兵迎战对方选出的50人代表。荷兰人当然不会答应,便终止休战并继续火炮轰击。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11)

17世纪 驻防莫桑比克的葡萄牙火枪手

4月29日夜间,不愿继续死守的葡萄牙人策划了一次反突袭。当初由斯蒂芬精选出来的25名决斗者,趁着下雨摸上了对方阵地。在火绳枪不便使用的情况下,双方以佩剑和长矛展开近身混战。向来不以善战著称的荷兰人,被这些突袭者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敢死队很快因人数不足而选择后撤,但大量追赶他们的围攻者还是落入下风。当全部的葡萄牙人安全回到要塞,已成功击杀30名敌军,还另外打伤了80人。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12)

许多沿海的黑人部落 也完全站在葡萄牙一边

到这年的5月7日,保罗已没有耐心继续包围要塞。在围城期间,他曾经数次派人到大陆上向非洲部落购买口粮。但当地土著要么已皈依天主教,或者就是害怕葡萄牙人事后报复,根本没人愿意进行交易。荷兰人便只有孤注一掷,将所有人撤回船上继续作战。临走前,他们也不忘放火焚毁岛上的定居点,报复那些躲入要塞助战的土著居民。然而,由于不敢轻易靠近岛屿,所有战舰的炮击都没有获得理想结果。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13)

荷兰舰队在最后突袭中还损失了1艘船

最后在5月16日,保罗下令舰队利用涨潮冲入锚地位置,准备一鼓作气的攻克堡垒。但在守军火力的精准阻击下,荷兰人始终无法从容的派出陆战部队。更有船长因不熟悉当地水文,致使整艘盖伦帆船搁浅。为了不给对手留下任何战利品,保罗在全体船员疏散后便下令将之焚毁。其余人也驾着遍体鳞伤的帆船,迅速离开守军的射击范围。至此,任何对莫桑比克岛的进攻计划都已宣告破产。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14)

荷兰舰队最后只能转进海峡北部的科摩罗群岛

此后,荷兰舰队依然在岛屿附近停留了一段时间。等到破损的船体在29日完成修复,才心有不甘的驶往科摩罗群岛寻求补给。至于姗姗来迟的葡萄牙战船,则要再过三周才能从西非海岸抵达。但缺乏根基的荷兰人,无疑比岛上守军更拖延不起。只能硬着头皮到印度和南洋群岛寻觅劫掠机会。

亚米斯特岛战役(莫桑比克岛战役)(15)

缺乏可靠盟友 是荷兰早期扩张中的最大麻烦

1607年的这次莫桑比克岛之战,无疑是荷兰早期海外扩张过程中的困难缩影。虽然作为后进挑战者,他们很容易在某个局部集中优势兵力,却很难奈何那些有本土势力至此的葡萄牙据点。


东印度公司就在后来的对抗中转变思路,专门与敌视葡萄牙人的本土君主联合,或寻找对手无力顾及的区域进行渗透发展。局部进程看似快速,实则将耗费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等彻底胜利的曙光照耀到地平线上,更加不易对付的英国人也开始光临东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