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甲状腺癌的分期及预后(什么是甲状腺癌)

前文《什么是甲状腺结节》中已介绍了,实性甲状腺结节、尤其是无内分泌功能的“冷结节”是甲状腺癌的前期,本文就来详细介绍甲状腺癌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甲状腺癌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4)。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30-45 岁年轻的女性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

第三讲甲状腺癌的分期及预后(什么是甲状腺癌)(1)

类型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根据肿瘤起源及分化差异,甲状腺癌可分为:

(一)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DTC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临床上又分为:

1、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

2、甲状腺滤泡癌(FTC)

DTC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可长期生存。

(二)甲状腺未分化癌(ATC)

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

(三)甲状腺髓样癌(MTC)

MTC的预后居于DTC与ATC两者之间。

甲状腺癌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甲状腺癌 TNM 分期(第8版 2017年,详见下图)。

第三讲甲状腺癌的分期及预后(什么是甲状腺癌)(2)

病因

甲状腺癌的确切病因还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癌基因、生长因子、碘摄入情况、电离辐射、性别、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一)基本病因

1、癌基因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发展,受不同的癌基因及多种生长因子所影响,与原癌基因序列的过度表达、突变或缺失有关。甲状腺癌发病相关基因异常包括:BRAF突变、RAS突变、以及PET/PTC和TRK重排等。

2、多肽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促甲状腺激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等)不仅作用于正常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生长及分化,也有可能与癌基因共同参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如促甲状腺激素(TSH),它对甲状腺癌的发生也起着促进作用,在甲状腺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中,均可查见TSH受体的存在。

3、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是目前甲状腺癌已明确的致病因素,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射线暴露、接触史有关。

4、缺碘或高碘

研究显示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相关,但多数是在宏观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而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分子水平的相关性目前仍不清楚。

5、性别

甲状腺癌发病性别差异较大,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6、遗传因素

有些甲状腺癌患者具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如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加德纳综合征、多发性错构瘤等遗传性疾病,会增加甲状腺癌的患病风险。

7、甲状腺疾病

一些甲状腺疾病患者,如腺瘤样甲状腺肿、功能亢进行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桥本甲状腺炎等可合并有甲状腺癌,其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

(二)高危因素

长期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抽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过大和不良情绪,可使身体整体状况下降,导致癌症的发生风险增高。

第三讲甲状腺癌的分期及预后(什么是甲状腺癌)(3)

症状与体征

(一)早期症状

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早期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肿块。

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压迫或侵犯临近器官或组织,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静脉怒张、声音嘶哑、面容潮红、心动过速等表现。

(二)晚期症状

晚期的甲状腺癌患者有局部肿块的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或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脏器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时常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尤其在ATC,转移发生较早;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肺部时,可出现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若转移至骨,则出现骨痛、骨质破坏等症状。

(三)伴随症状

当甲状腺癌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出现激动、心慌、失眠等新陈代谢加快相关的症状;或甲状腺机能减退而表现为代谢减慢,出现畏寒、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甲状腺髓样癌(如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分泌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三)体征表现

甲状腺癌的体征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或结节,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边界不清,质硬并逐渐增大,早期可随着吞咽而上下移动,但后期多数不能移动。ATC常表现为进行性颈部肿块增大,肿块质硬且迅速发展,部分进展期肿瘤累及表面皮肤呈暗红色。

第三讲甲状腺癌的分期及预后(什么是甲状腺癌)(4)

相关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甲状腺癌实验室常规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以及是否适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钙磷镁测定等其他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2、甲状腺功能检查

包括血液中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测定。其中TSH检测,是明确甲状腺功能的重要初筛试验,也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重要的指征之一。

3、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TSH受体抗体(TRAb)。其中TgAb检测是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的重要辅助实验。此外还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协助诊断甲状腺髓样癌。

4、肿瘤标志物检测

包括甲状腺球蛋白(Tg)、降钙素和癌胚抗原。Tg是甲状腺产生的特异性蛋白,是判别患者是否存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重要指标,可用于监测患者术后的复发和转移。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为进一步确定甲状腺癌病理类型提供证据。

5、分子标记物检测

经细针穿刺活检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对穿刺标本进行某些甲状腺癌的分子标记物检测,如:BRAF突变、Ras突变、RET/PTC重排等状况,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临床预后预测,便于制订个体化的诊治方案。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甲状腺最常用且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对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合理评估、精确分期和及时治疗具有特有的优势。但超声检查对于微小隐匿病灶显示,仍有局限性。

对于甲状腺结节恶性征象中特异性较高的为:微小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1;其他恶性征象包括:实性低回声结节、晕圈缺如、甲状腺外侵犯、伴有颈部淋巴结异常超声征象等。

第三讲甲状腺癌的分期及预后(什么是甲状腺癌)(5)

2、颈部X线检查

颈部X线摄片可观察有无胸骨后扩展、气管受压或钙化等情况。

3、CT检查

CT检查可对于大多数病例提出良、恶性诊断依据,而且可明确显示病变范围,尤其对扩展的病变范围以及与临近重要器官及大血管的关系,对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预测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损伤有重要意义,必要时可行强化CT。胸部强化CT还可早期发现有无肺转移。

4、放射性核素诊断

甲状腺核素扫描,尤其是甲状腺功能成像,对于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于怀疑为异位甲状腺体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必要时行全身骨扫描,可发现是否已经存在骨转移。

5、PET-CT诊断

PET-CT检查能更早的发现颈淋巴结转移。此外,PET-CT对甲状腺癌治疗后的评估,确定复发或残留病灶及部分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同样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PET-CT价格昂贵,目前尚未普及,在颈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标准尚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明确。

(三)病理检查

1、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 (FNA)。是目前最准确、性价比最高的评估甲状腺结节的方法,在临床上已广为应用。尤其对于超声怀疑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应列为常规术前检查手段。FNA的诊断效果取决于穿刺取材方法及阅片识别细胞的经验。B超介导可明显提高穿刺及诊断准确率,国外报道术前B超引导下FNA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

2、活体组织病例检查

可切除的甲状腺肿块,一般不作术前活检,可施行手术切除,必要时可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巨大甲状腺肿物,需术前明确诊断者,如无明显呼吸困难,可行针吸活检。应注意将穿刺点置于拟手术切口处,便于日后手术时将污染区一并切除。

(四)喉镜检查

术前、术中喉镜检查可以评估声带活动情况,明确喉返神经损伤情况,为医生提供手术指导。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对所有甲状腺的肿块,无论年龄大小、单发还是多发,包括质地如何,均应提高警惕。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若甲状腺肿块质硬、固定,颈淋巴结肿大,或有压迫症状者,或存在多年的甲状腺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者,均应怀疑为甲状腺癌。结合B超、核素扫描、针吸细胞学检查等,确定肿物性质。有的患者甲状腺肿块不明显,因发现转移灶而就医时,应该想到甲状腺癌的可能。髓样癌患者应排除Ⅱ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的可能。对合并家族史和出现腹泻、颜面潮红、低血钙时应注意排查。

(二)鉴别诊断

甲状腺癌应注意与下列甲状腺疾病进行鉴别:

1、甲状腺腺瘤

有时表现为与甲状腺癌相似的甲状腺结节,多为单边结节,但甲状腺腺瘤边界清楚、表面光滑、生长缓慢,并且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2、结节性甲状腺肿

表现为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大小不一,症状有时与甲状腺癌相似,但本病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病变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通过病理检查与甲状腺癌鉴别。

3、亚急性甲状腺炎

可出现不对称的结节样肿物,肿物有压痛,体检不易与甲状腺癌区分。但一般认为此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史,且亚急性甲状腺炎本经数周可自愈。

4、桥本甲状腺炎

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双侧甲状腺肿大,有时与甲状腺癌混淆,但本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较敏感,且患者伴有自身抗体浓度升高。

5、纤维性甲状腺炎

本病表现为甲状腺增大,质硬如木,有压迫感,与甲状腺癌难以鉴别,手术探查后可根据细胞形态和病理检查进行区分。

第三讲甲状腺癌的分期及预后(什么是甲状腺癌)(6)

治疗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疾病的分型、分期以及患者自身情况个性化制定。

1、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辅以术后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

2、甲状腺髓样癌(MTC)以外科治疗为主,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

3、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治疗,少数患者有手术机会,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预后很差、生存时间短。

并发症

1、分化型甲状腺癌生长相对缓慢,极少引起并发症,如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

2、甲状腺髓样癌由于分泌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患者顽固性腹泻,从而引起电解质紊乱。

3、未分化癌生长较迅速,可由于压迫或侵犯其他组织引起阻塞性肺炎等并发症。

此外,甲状腺癌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感染、局部积液(血清肿)等并发症。

预后情况

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在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

1、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癌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

2、甲状腺髓样癌可有颈淋巴结侵犯和血行转移,预后不如乳头状癌。

3、末分化癌,临床上较少见,但其致死率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 个月。

预防与管理

(一)预防

甲状腺癌的确切病因并不确定,因此目前本病无确切预防方案,但可通过定期体检和筛查及早发现甲状腺癌的发生,提高治愈和生存率。此外,应避免放射线暴露,合理控制摄入碘量,健康饮食,适当锻炼,以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二)日常管理

甲状腺癌患者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压力过大,同时均衡饮食;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颈部超声等,以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1、心情愉悦: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压力过大,规范作息时间,不要熬夜等。

2、均衡饮食:患者术后以流质饮食为主,温度不可过热或过凉,以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日常应多食用高营养、高纤维食物,以蔬菜、水果、蛋奶类食物为主,切记油腻、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并严格戒烟戒酒。

3、适度运动:适度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注意肩颈部位的功能锻炼。

4、术后管理:全甲状腺切除患者,有低钙症状者补充钙剂,能进食后应遵医嘱按时口服维生素D及钙制剂;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急性期可能引起进食饮水呛咳,严重时可使用鼻饲进食,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气管造口患者应注意气管切开口的卫生等护理。

5、复诊随访:每次复诊,视情况进行B超、全身放射性碘扫描、胸片及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等检查。髓样癌还应监测降钙素。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坚持终身随访,随访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癌症的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征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如发现甲状腺或身体其他部位有结节或肿块,要立即就医。

就医指南

甲状腺癌患者早期没有临床症状,当发现颈部肿块、结节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患者颈部肿块进行性增大,或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静脉怒张、声音嘶哑、面容潮红、心动过速等表现时,应考虑甲状腺癌可能,立即就诊。就诊科室:内分泌科、乳甲外科、普外科。

第三讲甲状腺癌的分期及预后(什么是甲状腺癌)(7)

总结:甲状腺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 30-45 岁年轻的女性,早期可无症状,或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块或结节。根据其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预后明显不同,但是,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良好,可长期生存。

特别说明:本文主要内容整理自《内科学》、《国家卫健委:甲状腺癌诊疗规范/指南(2018版)》等,仅作医学科普学习,不做临床医疗使用,如果患有相关病症,请尽快到医院诊治。

如果您觉得文章内容不错,敬请点赞、收藏和评论,欢迎关注飞狐医生,感谢您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