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

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1)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2)关注我们!

名医

档案

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3)

杨小梅

现任云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4)主任,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5)主任医师,从事小儿眼科、斜弱视、青少年近视、儿童眼保健工作36年,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

我国近视眼发病有什么特点吗?

杨小梅:现阶段我国近视眼发病的三个特点:

“小”——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幼儿园就发生近视;

“深”——度数深的人群比例增高;

“高”——患病率居高不下。

除了人数多,近视低龄化、重度化也亟须引起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为70%,居世界第一;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6)小学生近视率接近40%,而美国的中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7)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很多人会认为,近视并没什么大不了,配副眼镜、做个手术就解决了。但过早发生近视,未来出现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就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8)大大增加,而高度近视又会增加致盲风险。近视眼问题影响千家万户,成为国家问题。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9)的通知,云南省教育厅等八部门也印发了《云南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视眼防控没有神医,没有神器,必须是国家战略,全民行动。

什么原因导致我国的青少年近视问题如此严重?

杨小梅:事实上,近视是种现代文明病。不仅在中国,全球的近视发生率都在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过去人们常认为,戴眼镜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可如今,“低头族”随处可见,近视人群日益增多,特别是很多儿童及青少年,早早地加入到“近视大军”中。由于科技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现代人不可避免地要读书看报写字,还要使用各类电子产品,特别是长时间使用手机。人们对手机依赖的加剧,加之不注意保护视力、过度用眼等,都是导致近视发生率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尤为严峻。

近视不仅给生活造成不便,还会降低国民素质,成为公共社会问题。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了解,无论是征兵还是招飞行员、航空航天员、消防员等,对视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近视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人才就会越来越少。近年来,在征兵中因视力不达标被淘汰者大有人在。据悉,由于近视率太高,中国民航招飞只得降格要求。新版民航招飞体检规范中,不仅放宽了对视力的要求,部分做过近视手术的人也被允许报考。种种问题,均已经显示出中国作为“近视大国”的现实隐忧。

为什么会出现近视情况低龄发展的现象呢?

杨小梅: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已发展出了对抗近视的远视储备。婴儿在出生时,其实都是远视眼。这种生理性远视是一种“远视储备”。一般刚出生的孩子是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10)300度的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变,在未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身体会成长,眼球也会成长,眼轴随之变长,远视度数逐渐趋于正常,10来岁就100度左右,再长就变成正视眼,长得太快了就变成近视了。这个过程称之为人眼的正视化。但现在很多孩子过早出现了近视,也就是将“远视储备”过早地消耗掉了。

跟长个儿是一样的,孩子什么时候近视发展的比较快,就是长个儿的时候。所以至少要有一个很好的读写方法,尽量不要让他得近视,因为小孩学习的时候,也是眼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对眼睛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在眼科门诊看病的儿童患者中,弱视斜视较多,近视较少,且农村儿童的近视发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儿童。过去近视高发多是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的,但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已经近视了。

过早近视的孩子发生高度近视的风险会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11)大大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杨小梅:是这样的,随着近视度数的不断加深,眼轴会被过度拉长,导致各种眼病高发。调查发现,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发生视网膜脱落、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这些眼病均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严重的会导致失明。而这些问题,通过戴眼镜或者手术都不能得到解决。必须强调,近视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这是因为眼轴一旦被拉长就无法再恢复。目前所有的方法,如配镜、激光手术等,都只能矫正视力而非治愈,任何治愈近视的说法都是不可信的。有些家长给孩子验配的角膜塑形镜,除了能起到暂时矫正视力的作用,还能延缓部分近视的进展,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可见,预防近视绝非小事。散瞳对眼睛没有任何伤害,只有检查准确才能及时配镜避免近视进展过快。

是不是必须要到专业的机构去验光呢?

杨小梅:很多被认为可能近视的孩子,到医院就诊时,通常需要先进行散瞳验光。但很多家长担心散瞳不安全或有副作用,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之所以要散瞳,是因为儿童眼部的睫状肌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不散瞳会使睫状肌麻痹,真实的屈光度数就可能被掩盖。通过散瞳,不仅能确诊孩子到底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还能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而且,一般来说,散瞳对眼睛没有任何伤害,仅有一小部分人群,因散瞳可能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闭角型青光眼,但这部分人多为老年人,在儿童群体是极少见的。

儿童近视需要配眼镜,处方是否准确至关重要,在医院进行医学验光要考虑很多的东西,不只是打一个度数,插入一个片就完了,不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医生或验光师要考虑你的用眼习惯,调节力的大小,综合给出一个结果,只有检查准确才能避免近视度数过快增长。随着儿童的成长发育,近视屈光度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儿童及青少年通常都是轴性近视,随着眼轴变长,近视度数逐渐增加,一般眼轴长度每增加1毫米,近视度数就会增加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12)300度。多数人成年后,由于眼轴长度不再增长,近视度数才可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任何方法都不能使已经加长的眼轴再变短,所以,护眼也不能降低近视的度数,只能起到一定控制进展的作用。

怎样才能保护好儿童及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遏制住近视这种高发的态势呢?

杨小梅:对于预防措施,过去普遍认为,除了遗传因素,近视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看东西造成的,但最新研究发现,日照不足也容易发生近视。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儿童每周多在户外玩耍1小时,患近视的风险将降低2%。还有很多研究也证明,户外活动是近视眼的独立保护因素,因为阳光里面有一些物质,可能与眼球发育及抑制近视发生有关,所以晚上户外活动,是达不到控制近视的效果的。因此,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13)建议儿童及青少年多进行有效户外活动。这需要幼儿园及学校积极配合,保证儿童及青少年在白天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最好保证平均每天两小时左右。

听说近视分“真”、“假”,真近视和假近视有什么区别呢?

杨小梅:如果确认是近视,还要区分“真”“假”。部分儿童的近视是由于睫状肌过度调节引起,这种过度调节通过放松肌肉后有可能恢复,这就是假性近视。而真性近视无法通过任何方式消除,需要及时干预。例如佩戴度数合适的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或者使用角膜塑形镜。判断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要具体看散瞳验光以后得出的度数。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为孩子的近视度数浅,或者认为戴眼镜影响美观,角膜塑形镜太麻烦等,就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要知道,长期疲劳用眼会导致近视进展更快。

近视了是不是真的就不能被治愈了?

杨小梅:很多孩子近视后,家长才认识到护眼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各种“治疗”方法让孩子不戴眼镜。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能够治愈真性近视的方法,随着儿童的成长发育,近视屈光度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真性近视是患者眼睛结构发生了改变,说白了就是眼球太长了,就像人的个子长大了不能再缩回去一样。但是通过用眼卫生可以延缓近视的加深,这个是可以做到的。现在社会上任何宣称能够治疗近视的方法都是骗人的,任何按摩、滴眼液或治疗仪都不能改变眼睛结构,反而使得小孩子近视没有得到及时的科学干预造成近视过快增长。相信这样的虚假宣传不仅损害了钱包,更加损害了孩子的眼睛。

是长期戴眼镜好?还是在需要时戴眼镜比较好呢?

杨小梅:首先普及一下基础理论,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近视400度是我们以看5米距离为标准的这就是说你看5米左右需要400度如果你看0.33米,这就是我们正常看电脑的距离,理论上你只需要100度,如果你看0.33米用400度的眼镜,你的眼睛其实用了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14)300度的调节力,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疲劳,这就是看电脑多了,眼睛酸胀,就是这个道理。有这个基础之后,你就明白:如果近视450度的,是你调节力帮你调节了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15)300度。还有150度实在调节不了,所以需要近视近视眼镜来补充。如果你经常看远,近视150度,你不戴眼镜,你的眼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调节能力下降,你的近视度数容易加深,同样的,如果你看近用150度,其实你眼睛也在一直使用调节,久而久之,眼睛调节力也会下降,度数也会加深。

所以我的儿童近视防控问题科普(健康生活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16)建议是:不管近视多少度,看远以3到5米距离为准,必须佩戴眼镜,如看近处,度数低于200度,可以不用戴眼镜,如果度数超过200度,看近看远均需要戴眼镜。

《健康生活》栏目由云南省健康教育所支持制作

来源:云广主播 梓云

编辑:李青芸 郑惠

责任编辑:管昕 屠虹怡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云南新闻广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