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这本书成了现代人们查考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习俗的重要参考。那么端午节还有其他的别称吗?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1)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据说有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五月节、女儿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端礼节、粽子节等等。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2)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3)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入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六幺令·天中节是北宋大诗人苏轼写的一首词。而天中节实乃端午节的别称。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4)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5)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6)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沈榜宛《杂记》载:“燕京自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已出嫁之女,亦归宁簪以榴花,曰女儿节”。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7)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菖蒲节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而挂菖蒲是为了防疫病毒,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8)

龙舟节: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南方十分流行,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船。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2000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节由来庆祝形式(端午节的各种别称)(9)

端礼节: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解粽节:古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得胜的游戏,故端午节又有“解粽节”之称。这一节日习俗现代已经失传。

总之,端午节作为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名最多的一个。每一个名称都代表了人们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独特理解。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