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里面的音乐家弹琴(绿皮书中的原型钢琴家)

《绿皮书》讲述了白人司机Tony和黑人钢琴家Shirley在南下巡演过程中,慢慢变成好朋友的故事。好故事加上美妙的音乐,令这部电影好评不断,其中的黑人钢琴家Shirley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绿皮书里面的音乐家弹琴(绿皮书中的原型钢琴家)(1)

1

这位黑人钢琴家,简直就是“黑人版的谢耳朵”,自我要求极高,自律、傲娇、苛刻,有时还很洁癖,但他在钢琴的世界里,是个绝对天才的人物。

《绿皮书》里的原型Donald waldridege shirley(1927-2013),出生在牙买加,是美国古典音乐家和爵士乐钢琴家,是第一个破例录取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黑人校友。他和电影中的一样博学,拥有音乐、心理学、礼仪艺术三个博士学位,还能流利地讲八种语言,更牛的是,Don家庭里一共兄弟四人都得到了博士学位,一家妥妥的学霸基因。

绿皮书里面的音乐家弹琴(绿皮书中的原型钢琴家)(2)

他出生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父亲是一名神父,母亲是一名老师。据回忆,他的父亲可能是当时佛罗里达州黑人中唯一拥有私人海滩的人。

条件如此好的Shirley理所当然接受了传统的古典音乐教育,他两岁半开始弹钢琴,三岁首次公开表演,九岁还收到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与米特托洛夫斯基学习音乐理论的邀请。

绿皮书里面的音乐家弹琴(绿皮书中的原型钢琴家)(3)

但是1950年左右的环境仍然带有种族主义,大众认为一个黑人家庭的小孩怎么可以演奏西方传统的古典音乐?爵士乐才是黑人的标志!

为什么爵士是黑人的标志?

在19世界末20世纪出的美国南部港口城市新奥尔良黑人劳工中,诞生了爵士风格的音乐。起初来自于布鲁斯和拉格泰姆(这两个风格以后有机会再单独介绍了啦,先记),特别讲求“即兴”,就是脑袋一拍,随手一来就出来一段音乐旋律。音乐是个“混血”的产物,它保留了很多非洲特色,节奏特别的明显(也很难),最早出现在奥尔良的工人居住区内,演奏者多为工人,手工生产者,木匠等等。(真的是多才多艺啊)。演奏的乐器包括小号,长号,低音提琴,钢琴等,但就是因为这样,被当时很多“正统”音乐家们排斥。

2

在当时种族矛盾频发的美国,他的才华闪闪发光,让上层人士都欣赏佩服。1945年,18岁的Shirley开始与波士顿流行乐队演奏,后来逐渐和NBC等交响乐团合作。

绿皮书里面的音乐家弹琴(绿皮书中的原型钢琴家)(4)

他还是米兰传奇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乐团的独奏家,在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的音乐节目中,他是仅有的三位钢琴演奏家之一。

就像电影中Shirly描述的,唱片公司让他不要弹奏古典而是转流行,在巡演中弹的也是一些《晨曲》,《罗马之恋》之类的小调和流行曲目一样,现实中的Shirly在那个黑人只能玩爵士乐的年代也只能逐渐对现实妥协,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古典音乐,而是将流行音乐,教堂音乐,灵歌和古典音乐杂糅到爵士音乐当中。

这是他在1949年音乐剧《南太平洋》中的音乐《快乐的谈话》,其中还有低音大提琴手Robert Field的协奏,这段影像,是现存唯一已知的Donald waldridege shirley现场音乐会镜头。

绿皮书里面的音乐家弹琴(绿皮书中的原型钢琴家)(5)

他曾经想成为一名心理学家,在一段时间放弃了弹钢琴。但后来,他发现音乐对自己和世界的改变更多,所以重拾了初心,还运用心理学技巧创作了实验性的音乐。

绿皮书里面的音乐家弹琴(绿皮书中的原型钢琴家)(6)

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管风琴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三弦四重奏,单幕歌剧。单曲《Water Boy》曾在Billboard Hot 100榜单上排名第40位,并且停留了14周。

绿皮书里面的音乐家弹琴(绿皮书中的原型钢琴家)(7)

电影中Shirly博士曾说:“暴力永远不能取胜,保持尊严,才会赢得真正的胜利。”现实中的他,对于自己和音乐的态度也如此——“作为黑人,有尊严地感受音乐,这是我一直努力去做的。”

在音乐选择自由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更是琴童小伙伴的福气,毕竟做自己喜欢的音乐是每个音乐人都渴望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