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浪打浪万山红(又见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浪打浪万山红(又见洪湖水浪打浪)(1)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啊,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一曲洪湖水,诉说着洪湖人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风貌,满载洪湖几代人记忆里的洪湖情怀。时光流逝,如今已经过去了六十多年,最初的感动依旧,歌词中描写的记忆与画面也依旧。

流动的时光,行进的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人民的快乐越过高山,跨过大海传递给每一个同胞,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祖国馈赠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洪湖也在祖国的巨变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透过洪湖这面镜子,穿越70年的光与影,细数幸福生活来临的点点滴滴,近观生活小变化,远望祖国大发展。

见过红日从洪湖湖面上冉冉升起,呈现云蒸霞蔚、波光渔帆的景观,你不会想看到垃圾塞湖,湖水脏污,死鱼漂浮;看过洪湖水浪打浪,盛开的鲜荷,简朴的渔船,跳跃的鱼虾,你不会想闻到恶臭阵阵,荷香不再;品尝过鲜鱼嫩藕野鸭,你不会想让污染浸染食物。然而这些都曾经是洪湖生态的写照。洪湖有过她最辉煌的时候,用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曾经靠着天成的洪湖,“清早船儿去撒网, 晚上回来鱼满舱”成为主要的生产活动。物产丰富的洪湖,盛产菱藕,又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水稻产量很高。而且洪湖地区野鸭云集, 用野鸭羽毛制成的羽毛扇至今都是全国知名的传统纯手工艺品。六月荷香满城,七月莲子重垂,波光粼粼之间,洪湖给予人们的是富足的生活。但是洪湖也有过她灰暗的记忆:过度开发导致鱼虾绝迹,野鸭四散,候鸟不再停留;水体污染更是加剧水生生物灭绝,水质迅速变差,臭气熏天;违法捕捞采砂,湿地面积迅速减少,河中芦苇荡也不再自由舞蹈。洪湖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靠水吃水,面对洪湖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大部分居民却也是无能为力,但是随着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洪湖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长江大保护战略,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在洪湖市内大力推进河湖生态治理与修复,洪湖市检察院也不遗余力地充分发挥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职能,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排污、非法捕鱼等行为,让洪湖再现昔日芳华。

洪湖作为“百湖之市”“鱼米之乡”,在国家发展的70年间也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紧跟国家发展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领域锐意进取,以自己的点滴发展助力祖国富强。洪湖就像是一扇门,打开这扇门,你看到的洪湖林立的高楼是洪湖人民创造的美好家园;井然有序的交通、宽阔的街道是洪湖人民文明建设的成果;校园里的琅琅书声、文化馆内穿梭不停的身影,是洪湖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追求;由“竿连竿”成功转化为“浪打浪”的洪湖湿地更是洪湖全方位欣欣向荣的完美证明。这些属于洪湖的小进步、小幸福,不正是反映着我们伟大祖国成立70年以来的大发展、大繁荣,展现着全国人民的大幸福吗?

《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在洪湖这片土地上世代相传,它永远承载着洪湖人民心中对家乡的美好记忆。曾经洪湖湿地的低谷期引发众多担忧,但如今,在祖国发展的70年间,我们共同守卫洪湖湿地未来,发展我们的家园,建设我们的祖国。又见,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又见,祖国繁荣富强,人们生活幸福美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