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和尚10余年6次东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

我国的唐朝,是一个经济、文化、艺术高度发达繁荣的朝代,在这期间,周边的一些国家纷纷前来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其中,日本派来了大量的人才来学习。而唐朝的高僧鉴真(688-763年)东渡日本,也传播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公元742年,已经在唐朝完成了学业的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拜访鉴真。因为当时的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他们二人在唐朝国内遍访高僧,最后决定邀请鉴真前往日本传播佛教。

鉴真和尚10余年6次东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1)

鉴真为传播佛教而欣然应允,并立即造船备粮,准备次年开春动身前往日本。然而,东渡日本的曲折经历是鉴真没想到的,千辛万苦地历经了六次在十年后才成功。

既然江浙一带不能出海,鉴真决定从福州买船出海,他率人刚走到温州,便被截住,原来鉴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灵佑担心师父安危,苦求扬州官府阻拦,淮南采访使遂派人将鉴真一行截回扬州。第四次东渡不了了之。

748年,荣睿、普照再次来到大明寺恳请鉴真东渡。于是,鉴真率众第五次从崇福寺出发,再次东行。结果在东海上,又遇到狂风巨浪,“风高波峻,水黑如墨”,渡船只能随波逐流,不久船上淡水也没了,就这样众人忍着干渴饥饿在海上连续漂流14天后,才在振州(今海南岛三亚)上了陆地。

在五次的东渡过程中,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一直陪鉴真同行,共历艰险。后来,在北返的过程中,荣睿不幸病逝于端州(今广东肇庆)。经韶州时,普照辞去,临别之时,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

鉴真也由于辛劳过度,又感受暑热,后被庸医所误,导致双目失明。过了大庾岭,鉴真大弟子祥彦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鉴真十分悲痛。第五次东渡以悲壮告终。

鉴真和尚10余年6次东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2)

天宝十二年(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晁衡等人来到扬州,再次恳请鉴真同他们一同东渡回日本。65岁的鉴真毅然同意,并率领二十多人,乘日本遣唐使回国的船,第六次东渡。11月16日,船队出海,此时,普照也从余姚赶来。

在东渡的过程中,依然遇到危险,和鉴真一起回国的日本人晁衡的座船在触礁后和鉴真他们失散。12月20日,抵达日本萨摩。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鉴真到达日本后,受到孝谦天皇和圣武太上皇的隆重礼遇,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在日本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

鉴真和尚10余年6次东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3)

日本唐招提寺

鉴真带去很多佛经和医书到日本。他主持重要佛教仪式,系统讲授佛经,成为日本佛学界的一代宗师。鉴真还凭嗅觉坚定药物,帮助日本医师治疗疑难病症,介绍了很多中国的医药知识。

鉴真还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这座以唐代结构佛殿为蓝本建造的寺庙是世界的一颗明珠,保存至今。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入灭之前,其弟子为鉴真膜影,立夹漆像,至今仍供奉在寺中,被定为“国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