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之女悲催下场(宋徽宗的柔福公主)

公元1127年,即靖康二年,金兵攻陷汴京,徽宗、钦宗父子,及众皇子、公主、妃嫔、宗室等三千余人被金兵掳至北方。其中,十七岁的柔福帝姬是被俘人员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位。

宋徽宗之女悲催下场(宋徽宗的柔福公主)(1)

  • 柔福帝姬,也叫柔福公主,或赵嬛嬛,赵多福等,徽宗第十女,母亲为王贵妃,是徽宗未出阁公主中年龄最长者。掳到柔福后,见她岁数相当,相貌出众,金军将领想将她送与金太宗。

一,北国受辱。

当金兵将柔福带到金太宗面前时,也许金主认为她已非处子之身,抑或柔福过于冷漠,金太宗却对她没有兴趣,将她送进了浣衣院。

  • 所谓浣衣院,就是洗衣等干杂役的地方,有时,金国的皇族也会从浣衣院选女人。柔福进到这里,便与常人无异,成了一名普通的杂役女人。从此便在浣衣院一直呆了好几年,直到被皇族完颜宗贤选走。

可不知什么原因,不几日,完颜宗贤却将柔福送给了一个名叫徐还的汉人,并撮合他们结成了夫妻。此后,关于柔福的记载不详,只在《宋史》中有“柔福薨在绍兴十一年(1142年)”的简单描述,按出生年龄计算,她似乎活了三十一岁。至于《宋史》的编撰者脱脱等人如何得来的信息,史家认为尚存争议。

宋徽宗之女悲催下场(宋徽宗的柔福公主)(2)

可蹊跷的事情发生了。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在南宋的地界却又出现了一个福柔。

二,千里南逃。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官兵剿匪时,被俘获的土匪的一个女眷自称是柔福公主,官兵不敢处置,便把她交到了宫中。

  • 高宗当然知道有个异母妹妹叫柔福,但他兄弟姐妹几十个,又不在一起居住,原本就不熟。况且几年未曾见面,当初印象中还是个小女孩,已记不清她的相貌身材,所以命旧宫女察验。

宫女用之前所经历的旧事来盘问她,这位女子对答如流,且举止大方,全无惊慌之态,完全契合柔福的特征。但有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就是这位女子有一双天足,而柔福自幼裹足,应是“三寸金莲”。

女子哭诉道:“金驱逐如牛羊,乘间逃脱,赤脚奔走至此,岂能尚使一双纤足,仍如旧时模样?”——见《鹤林玉露》

宋徽宗之女悲催下场(宋徽宗的柔福公主)(3)

高宗遂亲自盘问,见她能呼出高宗乳名,遂深信不疑。遂让她入宫,封福国长公主,并为其择永州防御史高世荣为驸马,赐嫁妆一万八千缗,宠渥有加。

于是,柔福在高宗和驸马的呵护下,过起了尊贵而又幸福的日子。

三,真真假假?

“绍兴和议”后,金国把高宗生母韦氏放回,母子团聚,他们相拥而泣。

此时,韦氏听说柔福之事,非常吃惊,她责问高宗:“柔福明明已经死在了金国,怎么可能还会回来呢?”高宗把当时的情况告诉了她,韦氏怒道:“你把一个冒充的女子当成自己的妹妹,不怕天下人嗤笑吗!”

听到母亲这样说,高宗不再辩解,令大理寺拘捕柔福,并严刑拷打。柔福经不住酷刑,只得“如实”招供。

  • 据她供述,她原本汴京人,名静善,因生的貌美,金兵破城后被掠往北方。一路上,她与一位名叫张喜儿的宫女同行,张喜儿说她与柔福公主模样酷似,她便记在心上。后来,她有意向张氏询问一些宫中秘事,不厌其烦地听她讲述。
  •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从金营逃脱,一路辗转,来到了江南。举目无亲之时,不幸落中土匪之手,被迫委身匪首。官兵剿匪时,她为了活命,不得已的情况下,便谎称自己是柔福公主,只想免于一死。

宋徽宗之女悲催下场(宋徽宗的柔福公主)(4)

当大理寺把供状交到高宗手里时,高宗大怒,立刻命人将假公主斩首于东市。被皇帝赐婚的驸马高世荣,当然要免去驸马称号,并被剥夺官职。而同时受到牵连的,还有当时指证公主为真的一众太监、宫女等。

至此,柔福之事,似乎尘埃落定。

四,后世存疑。

《随园随笔》中这样写道:“柔福实为公主,韦太后恶其言在掳隐事,故亟命诛之。”

意思是其实公主是真,只是韦太后怕公主揭穿她在金国的丑事,遂威胁高宗杀掉柔福。

对此,大多数史家都持相同意见。

宋徽宗之女悲催下场(宋徽宗的柔福公主)(5)

首先,一个民间女子,冒充公主,要天天面对与公主是兄妹的皇帝,她纵使花言巧语,也难免露出破绽。

普通人可以从衣着打扮、形态举止上模仿公主,但骨子里的那种高贵气质是永远也达不到的。数年间,在与高宗日久天长的交往中,皇族所灌输下来的各种礼仪、文化和一些生活细节,一个民间女子仅靠道听途说,又怎能逃得过聪明的高宗!

而按之前所说,这个女子应该是位颇有心机的聪明人,她不可能不知道冒充公主需要承担多大的风险,也会想到入宫后要面临的种种拷问,所以冒认一说,令人生疑。

其次,当初此女入宫时,高宗令旧太监、宫女们前来辩认,如果她为假公主,这些旧人与该女子无亲无故,纵使该女子与公主长得再象,没有理由冒掉脑袋的风险,指认公主为真。

事发之后,所有太监、宫女一起改口,不能不让人怀疑是严刑逼供或受威胁所致。

宋徽宗之女悲催下场(宋徽宗的柔福公主)(6)

再次。从现实情况来讲,韦太后被金军掠去十几年,其间委身多人,有为金人生子一说,无论真假,都让回国后的韦氏,对被俘的经历颇为忌讳。

按照宋时的宗制,象韦后这种身份,一旦失身,只能以死谢罪。一同被掠去的微宗皇后郑氏,妃子王氏皆不堪凌辱而死,五国城人人皆知,韦氏应该不会不知道。所以,金国放她回国后,面对已经当了皇帝的亲生儿子,以及自己贵为太后的尊贵身份,又怎能让一个知道内情的人活在身边。

况且,高宗与柔福本无感情可言,为了太后和自己的脸面,杀掉柔福公主应该不用太纠结。

所以有人说,韦氏回国后,无论柔福是真是假,她都难逃一死。

照此推断,被杀的应该是真的柔福。可怜这位千金公主,正值妙龄时,被金人掳为性奴,好不容易才寻机逃脱。一路千里迢迢,跣足垢面,找到了哥哥,本以为能安度余生,却万万想不到,自己却成了替韦后封口的牺牲品。

宋徽宗之女悲催下场(宋徽宗的柔福公主)(7)

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千万不要被那些戏曲和影视剧所误导,以为皇亲国戚是如何如何地尊贵、幸福。一代一代的帝王,为了政治利益和个人的喜好而父杀子、兄杀弟,甚至弑父杀兄之事屡见不鲜。柔福公主,只是高宗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政治需要时可拢络人心,一旦与他虚伪的“孝心”发生冲突,会毫不犹豫地撕下他的伪装,让公主的人头化为韦氏的遮羞布。而高宗此举,只能欲盖弥彰,令后人耻笑。

@非非空 原创首发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宋史》,《四朝闻见录》,百度百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