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诱发癌症症状(女子舌头肿胀险致癌)

家住广东省汕尾市的李阿姨,

近半年来舌部肿痛、

吞咽困难、咬字不清,

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舌癌”

令她惊慌不已。

然而,近日到广州就诊时,

医生发现,

让她不舒服的罪魁祸首

竟然是一根扎在舌头里的鱼刺。

吃海鲜时被扎

却找不到鱼刺踪迹

5个多月前,家住广东汕尾海边的李阿姨与家人共进海鲜晚餐,李阿姨突然感觉舌头被一根鱼刺扎了一下。次日,仍然感觉到舌部隐隐作痛的李阿姨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过喉镜等检查,医生并没有发现鱼刺或其他异物,便对李阿姨进行了简单的消炎治疗。后来,李阿姨舌部的不适感有所缓解,她也就慢慢忘记了这件事。

然而最近十来天,李阿姨感觉到舌头明显地肿胀起来,不仅无法吞咽,慢慢连吐字都不清晰。她到当地医院就诊后,医生初步诊断为舌癌,建议李阿姨尽快到广州进行治疗。

“听到自己得癌,吓得我当天就买票到广州了!”李阿姨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求医。

在详细了解李阿姨病史,并为她仔细查体后,接诊的口腔颌面外科王友元副教授做出了初步判断:患者舌体肿物范围较大,颈部淋巴稍有增大,近期体重骤减,因此舌肿物性质尚不明确。考虑到恶性肿瘤与炎症的治疗方式大相径庭,王友元认为需明确诊断后才能拟定治疗方案,无论肿瘤或者炎症都应尽快治疗解除李阿姨的病痛。

在医生的建议下,李阿姨筛查新冠肺炎后办理了入院,先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再逐步完善检查。同时,王友元团队也加紧为她安排手术,取舌肿物标本以明确诊断。

长期炎症刺激

伤口长出肿物

入院后,通过CT检查,王友元发现李阿姨右舌有一长约2厘米的细长高密度影,结合李阿姨之前被鱼刺扎过却在喉镜下没有发现异物的病史,王友元推测这一高密度影可能就是扎进舌头的鱼刺。“这根鱼刺‘一待就是小半年’,这导致了患者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但是考虑到长期炎症刺激,也有癌变的可能。”

舌头诱发癌症症状(女子舌头肿胀险致癌)(1)

结合CT结果,王友元随即为李阿姨安排了治疗方案:手术前取舌肿物冰冻病理活检,半小时冰冻病理结果出来后,根据肿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若为炎症,则选择保守切除以及刮治术;若为肿瘤,则选择大范围舌癌根治以及皮瓣修复。

入院第二天,完成各项检查的李阿姨被送入手术室。无影灯下,王友元小心切开肿物,此时肉眼所见的脓液等让经验丰富的王友元心中对肿物性质已有七八分把握,随后取肿物表面及深面组织送病理科进行冰冻病理活检。半小时后,冰冻病理结果不出所料,果然是炎性肉芽肿物,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

“看到不是舌癌的结果,我当时心里松了一口气,替李阿姨感到高兴。但是,异物引起的炎症刺激舌根长达半年,已造成舌黏膜不典型增生,进展下去将导致癌变。”王友元立即带领助手清除炎性肿物,并且在舌根探查那根可能是鱼刺的高密度异物。

很快,医生就在舌根深面组织处发现了那根还带着一小块肉芽组织、长达2公分的鱼刺,并且将肿物以及周围炎症组织清除得一干二净。

舌头诱发癌症症状(女子舌头肿胀险致癌)(2)

目前,李阿姨恢复情况良好,舌部肿胀、吞咽疼痛等症状已经基本缓解。

提醒:不慎“遇刺”要谨慎处理

王友元表示,鱼刺卡在咽喉通过喉镜检查比较容易发现。但如果像李阿姨这样“利刺藏于舌根深处”,情况相对少见。

“最开始鱼刺可能只是扎进了舌表面,但是随着舌头的频繁运动,鱼刺就在肌肉的不断挤压、推动下不断深入,造成感染和组织坏死,产生脓液,并且导致舌肿胀以及剧烈疼痛。”他表示,这类情况诊断就会比较困难,出现肿物后尤其要注意和恶性肿瘤鉴别,因为异物刺激导致长期炎症,也可能会引起正常组织癌变。

王友元提醒,在用餐时如果有疑似鱼刺扎到舌头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疫情通报

5月28日,浙江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

以下为通报详情

向上滑动阅览

5月28日0-24时,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5月28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0例,累计出院50例。

5月28日0-24时,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无当日转为确诊病例,无当日解除隔离者。截至5月28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6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

5月28日0-24时,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截至5月28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1218例,累计出院1217例,累计死亡1例,治愈出院率99.9%。

截至5月28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68例,累计出院1267例,累计死亡1例。无疑似病例。全省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8696人,尚有266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来源:萧山检察、广州日报、浙江省卫健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