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tiktok电商(走向没落的YikYak)

编者按:缺乏市场需求是大多数初创企业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原因所在,但除此之外,我们可能注意到一些具备强劲市场需求的企业最终也绕不开失败的结局,原因何在?Serene Chen 在本文中列列举了三家曾经非常有前景,但最终没落的初创企业( Yik Yak、Fab.com 以及 Vine) 并探讨了他们失败的原因。

大多数的初创企业之所以会走向失败,原因就在于缺少市场需求(具体来说因为这一原因失败的初创企业占到了 42% 的比例)。那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哪些原因可能会导致初创企业走向失败呢?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三家曾经非常有前景但却以失败告终的初创企业,你会发现行业热度以及高参与度的用户群基础这两点并不能保证一家初创企业万无一失的走向成功。

怎么做tiktok电商(走向没落的YikYak)(1)

匿名社交应用 Yik Yak (2013–2017)

致命缺陷:改变了产品的核心标识

在 Yik Yak 最受欢迎的 2014 年,其估值一度达到了 4 亿美元,在 App Store 上的排名也比 Facebook、Twitter 和 Pinterest 更靠前。但是,到了 2016 年 9 月,Yik Yak 产品下载量已经从原来的180 万下降到了 125000。2017 年 4 月,创始人 Tyler Droll 和 Brooks Buffington 宣布该应用关闭。

尽管这些业绩数字表现不佳,但匿名 Facebook 页面和 Whisper 等匿名论坛信息似乎表明,Yik Yak 仍有其需求市场存在。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由于采用匿名化方式,网络欺凌现象严重,一些威胁到安全领域的言论大行其道,这就使得 Yik Yak 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压力,督促其实行实名制。2014 年 10 月中旬,该应用被 Google Play 列表移除,虽然用户仍可以通过搜索方式找到该应用,但无法再通过 Google Play 热门榜单发现这一应用。与此同时,一些大学也宣布禁止学生在校园中使用该应用。

Yik Yak 为了遏制欺凌行为,不得不放弃部分青少年用户群,而这一群体在其全部用户群中占到了不小的比例。在 Yik Yak 要求用户舍弃匿名方式时,自然可以预见会有大批的用户放弃该应用。即便创始人很快意识到了这一错误,并重新引进了匿名发布方式,但该应用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用户规模,因为匿名再次返回该应用的用户所看到的也只是一座“鬼城”而已。(也有人说 Yik Yak 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用户不可能在这样一款匿名 app 上建立起持久的联系或者是建立起“存在感”。Yik Yak 未能延续下去,因此也就未能证明这一说法的错误性,但 Yik Yak 的德国同类产品 Jodel 目前情况还不错。)

怎么做tiktok电商(走向没落的YikYak)(2)

闪购网站 Fab.com (2010–2015)

致命缺陷:过早流露的野心破坏了自己的竞争性优势

Fab.com 最开始是一个闪购网站,销售来自独立设计师的一些独特的第三方产品,例如一盏由马提尼酒杯组成的售价 1775 美元的吊灯。Fab.com 通过独特的策展方式以及病毒式传播策略,为自己积累了24 万名会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大约 5000 名新用户注册,Fab.com 也于同年正式推出。到那一年年底,Fab.com 会员数量达到了 130 万人,每天收入高达 10 万美元。在该网站发展的高峰时期,用户数量超过了 1000 万人,Fab.com 也因此被吹捧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初创企业”。

Fab.com 的前员工表示,“我们就是有这种魔力,能够让人们打开电子邮件,并与我们的内容互动”。显而易见,这是一项有着强烈需求的“好生意”。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Fab.com 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去真正地了解让他们取得既往成功的产品市场匹配最佳契合点信息,而是在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开始积极追求增长。

2012 年,也就是在 Fab.com 推出两年之后,Fab 收购了他们在欧洲的同类初创企业(2 月收购Cascanda、6 月收购 Llustre、11 月收购 True Sparrow Systems),并通过这一波收购狂潮进入欧洲市场。这种盲目过早的扩张致使公司投入了 6000 万美元至 1 亿美元左右的资金成本,并且他们在美国的原有业务也并没有达到稳定的程度,因此也就不具备进行有效海外扩张的条件和资本。结果自然也可想而知,Fab.com 的销售量自然无法弥补这笔巨大的开支。

除此之外,Fab.com 为了改善 16.5 天的平均到货时间,停止了闪购交易,开始在他们购买的位于新泽西的一处仓库中来保证库存。在增长欲望的驱使下,他们将产品组合从原来的每天 1000 款增加到了每天 11000 款。随着最小库存单位(SKU)的大幅增加,Fab 产品的独创性大幅下降。以前 Fab 的客户来到这一网站是为了寻找个性而又独特的产品,但是现在他们可以在竞争网站上找到相同的产品,并且发货速度比 Fab 更快。

到 2012 年底,成堆的库存积压不动。虽然 Fab 销售额达到了 1.12 亿美元,但仍然没有完成 1.4 亿美元的目标。这样一来,公司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现金,要想继续保持正常运营,Fab 需要融资 3 亿美元,但他们只拿到了 1.5 亿美元的融资。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Fab 开始通过大比例裁员并缩小商品范围来降低现金消耗速度,但即便这样做也已经无济于事,为时已晚。Fab 当时的 CEO Jason Goldberg 现在回忆起来,会将那段时间形容为“让我感到最遗憾的时期”。

我想没有多少人知道以 9 亿美元的估值拿到 1.5 亿美元的融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并且你知道自己正在驶入一场凶多吉少的风暴。这种感觉真的太差劲了。

我太心急,一心想削减成本,缩小商品范围,而不是退后一步,与董事会制定计划来为股东保值。 — Jason Goldberg

销售额下滑,持续亏损,宣告了 Fab 的终结。2015 年初,Fab 被 PCH International 收购,传闻交易价格为 1500 万美元。到现在为止,Fab 依然是以电子商务商店的形式存在。

怎么做tiktok电商(走向没落的YikYak)(3)

Vine (2013–2017)

致命缺陷:缺乏清晰的发展方向,受到日益激烈的竞争挤压

将 Vine 看作是一家初创企业似乎不太合理,因为在其正式推出之前,它就已经被 Twitter 以 3000 万美元的价格所收购。2013 年初,Vine 进入市场,当时视频内容刚刚开始流行起来,社交视频更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形式。Vine 平台的 6 秒循环风格成为了许多音乐家和喜剧演员创作灵感的源泉所在。在其发展的高峰时期,Vine 吸引月度用户人数达到了 2 亿多。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2013 年 6 月,Instagram 新增 15 秒时长视频分享功能。2013 年 10 月,Snapchat 添加了“故事”(用户可以把“快照”功能添加到"故事分享"上,用一连串的照片拼成图集来描述事情的经过)功能。除此之外,Facebook 也开始推送视频内容,并创建了实时流媒体功能。这样一来,对于内容创作者和广告商来说,Vine 的竞争性优势越来越模糊,因为它未能围绕应用程序构建起强大的广告、赞助或分析平台。

但是,究其根本,Vine 之所以无法适应不断增强的竞争环境,其原因似乎在于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的主管人员队伍震荡以及管理不稳定等问题。

“那些一直以来困扰Vine的问题,应该都是植根于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对于未来愿景的协调统一和领导力。” - Ankur Thakkar(于 2014 年至 2016 年 5 月任 Vine 社论主编)

2016 年 10 月 27 日,Vine 和 Twitter 联合宣布了中止 Vine 移动应用的计划。

事后说

让产品与市场达到最佳契合点,实现产品-市场匹配绝非易事。几年前,这些初创企业可能正在为自己拿到另一轮最新融资或者是实现了又一新的里程碑而欢呼雀跃,没人能够想到它们之后会走向没落与衰亡。

Yik Yak、Fab.com 和 Vine 之所以能够积累广大的用户群,是因为它们拥有着一些用户在其他地方无法使用的、独特的功能。

  • Yik Yak 通过为用户参与对话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充分利用了用户想要在一个高度相关的社区中达到知情的愿望。

  • Fab.com 通过独特的策展、限时闪购促销活动并激励购物者与朋友分享该网站来解锁新产品或部分网站,找到了让自己脱颖而出的完美公式。

  • Vine 很幸运能够成为社交网络中以短视频为中心的首批创新者之一。

但是,由于他们从来没有明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实现之前的产品-市场契合度,所以他们最终未能继续维持或者是强化他们自己的竞争性优势。

好消息是现在的人们比以往相比,更愿意去坦然面对或者讨论自己的失败。我非常感谢这些企业的创始人能够开诚布公地同我们分享这些痛苦的教训,我相信正是这些信息的透明度才能推动更多的创新,我们所做的也不应是仅仅庆祝胜利那么简单。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s/story/crash-and-burn-how-yik-yak-fab-com-and-vine-failed-to-keep-the-momentum-going-a0f694b17053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