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黑马原创 原创黑马的嘶鸣

文/张宝泉

一匹黑马原创 原创黑马的嘶鸣(1)

黑马是不是“千里马”?我不敢断言。在现实生活中黑马颇多,体育界有、文学艺术界有、政界也有,常言道,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闻一下它们的嘶声,让伯乐相相就知道了,谁是真正的黑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古以来,很多“千里马”都把伯乐当救星,伯乐果真能普渡众生,救天下良马于槽枥之间吗?对此不能不做些考证。古代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秦人孙阳擅相马,他精于鉴别马匹的优劣,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久而久之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称他为伯乐。

有一次,他见到一匹拉着沉重盐车的马向他“长啸悲鸣”,他便脱下衣服盖在那马身上,边抚摸边掉下泪,而马得到安慰后长鸣一声,驾起盐车奔驰向前。又有一次,一匹马被主人牵到集市上三次去卖,皆无人问津。这天遇到伯乐回头看了看马,而马立即被市人看中,价增十倍。看来,这就是所谓“伯乐一顾而马价增”的缘故吧?。

伯乐还相过一匹其貌不扬的马。据说此马又黑又瘦,有种让人不可思议的性格“高傲自大”。曾经被人锁进一席之地的磨房,整天围着磨盘转,看不到外边的天和地。它日日嘶鸣,时时踢套,停止不前。可是主人不理解它的志向,反斥它好高骛远,不安分守己,于是它的背上就多了几道鞭痕。

一日,伯乐乡野寻才路过此地,闻到了这匹黑马的嘶鸣,立刻相中了黑马的长啸。他把马放出磨房,挣脱羁绊,奔驰于广阔的原野,见了世面。黑马有了救星,有人欣赏,于是它奋蹄扬威地“长啸嘶鸣”三声,回荡整个乡村旷野。这样的一匹不起眼的黑马被伯乐相中,众人颇不理解伯乐的这种做法,埋怨伯乐不该相视平庸之马为“千里马”。

伯乐对众人说,识马不能看其外表,那些膘满肉肥之马并不可能跨越千里之野。而这匹黑马虽然瘦,但它有着其它马没有的耐力、阻力、压力、坎坷和曲折甚至灾难。它若有一个好的空间生活,很快就能成为一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里的宝马。特别是黑马的三声嘶鸣惊天动地,那些害群之马听了胆寒心惊,任何一匹马比不了它的嘶鸣。第一声嘶鸣是长叹,就如一部深沉小说;第二声的嘶鸣是高兴,就像一篇赞美大自然的抒情散文;第三声的嘶鸣是呼唤,就是一页耐人寻味的杂文。君不闻,这样的良马,怎能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呢?众人听之赞不绝口,世有伯乐,才有千里马也。

一匹黑马原创 原创黑马的嘶鸣(2)

黑马的确没有辜负伯乐的提携,在施展才能的空间里成为一匹骏马,拥有了众多同伴。凭借丰富的内在潜力,善于嘶鸣的文学张力,敢于拼搏奋进的精神,很快居于马群之首,常亮相于官场。

至此,纵然是“千里马”,若没有伯乐的发现,也只能躬耕垄亩,或关在磨房里,无异于常马,无用武之地。这是人们传说中的伯乐,没有伯乐,哪有千里马?其实,没有千里马的存在,当然也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

古往今来,只要有人成长的地方,都留下许多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但也有不少成大事者,立大业者,不是靠伯乐推荐相出来的。而是靠自强不息的精神,驰骋于广阔天地,也能踏出一条金光闪闪的道路来。

至于那种身陷磨房,只为一点草料就失却千里之志的马,连一声嘶鸣都不敢发出来,怎敢扬威驰骋于广阔原野呢?即使伯乐来了,从你身边走过,恐怕也难得一顾之荣。

编辑:夕阳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