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

我们看到文博机构所出的古玉器类书籍,往往没有辩伪论述,只有断代,美术工艺等。

盖因文博机构面对的都是真的,因此文博机构的辩伪能力,经不起实战。辩伪的知识主要来自民间玩家,玩家在市场上真金白银的买,必须保证藏品是到代真品。

古玉辩伪是基础,无论收藏玩,还是投资,一切架构于真品之上。对我们收藏爱好者而言,辩伪是一座必须逾越的高山。辩伪就要有标准,目前,博物馆馆藏品是主要参考方向。古玉辩伪,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积累,见多识广,自然养成刁钻的眼力。

未知使人迷茫,我是这么看古玉的。

谈一谈我是如何判断一个未知器物的真伪:

1、 ,首先我看是否有裂,裂乃沁之门,尤其高古的,十玉九裂。但也不能教条,真品有裂,有裂的未必是真品。我曾苦苦冥思,有没有精简一个标准的鉴定标准,发现没有!!!古玉入土,被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出各种各样的变化,总有你没见过的。那么有没有无裂的古玉,我经手几百上千件的真家伙,没有。个个有裂,或大或小。但也不排除,没有裂的真品古玉,概率很低。裂能屏蔽一部分仿品,尤其是卖相好的仿品(舍不得弄裂)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1)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2)

2、 砂痕裹浆。凡是有可见砂痕的基本有包浆,而包浆长什么样?唯有上手。浆光又有很多种,以玻璃光为佳,玻璃光,放大镜看,亮眼,玉面有划痕,砂痕,感觉如同裹了一层亮胶膜。与新品高抛,区别就是底子,古玉玉面是各种砂痕,新玉高抛没有砂痕,砂痕长啥样?唯有上手。有没有没有包浆的古玉,我经手过,磨砂感,局部也有砂痕,犄角旮旯也有亮亮的包浆,所以说,有砂痕能屏蔽很大一部分仿品。有没有仿砂痕的新仿呢?有。真品都有砂痕,有砂痕的未必是真品。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3)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4)

3、 熟旧,高古玉的特征之一,如蒸熟了的咸肥肉,通灵感。除了钙化鸡骨白还有一些深色沁的有可能不透,基本上是透的。市面上有青海料仿古,知道大家懂了“熟”这一点,专门找透料仿古。透(熟旧)是古玉的特色之一,但不是所有透的玉都是古玉。比如有些北方沙地出土的玉器,有可能旧物如新。钙化的玉,打灯不透。良渚多钙化,良渚是仿古的重灾区,良渚的刻画痕,其实很好分辨,私信我了解更多。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5)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6)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7)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8)

4、 细巧,高古玉的制作年代属于奴隶社会。人的意识形态是不计工本地做事,尤其是玉,这种权利象征器,礼器。大多数高古器物都让我感觉到细巧。比如玉猪龙的耳朵微微外翘。玉琮,一头大些一头小些,侧面是微微鼓突,很微妙。看容易忽略,闭上眼睛盘,就容易感受到,上手就能感觉到,赏玩古玉,不上手,理论再忽悠,也是门外汉。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9)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10)

古玉怎么看(我是这么看古玉的)(11)

再说高古时代,玉岂是农奴商贩所为,必须是巫觋自己设计自己干,最少设计是巫觋规划的,敬神通灵的事情岂能儿戏,要有诚意,自己磨。总之,高古玉很细巧。中古粗制滥造得多,不以玉事神,也就没有那么讲究了,因此给谁用的,关乎藏品档次路分。清乾隆时期,社会繁荣,制作考究。高古因为意识形态,以玉事神,权利垄断等因素,精品多,甚至一些玉斧也磨得溜光水滑。高古的东西好,再加上无数帝王将相的跪拜加持,俨然是神物,路分最高。

收藏古玉,没有谁神到没买过仿品,一些似是而非的,有对的地方也有疑问的地方,最容易判断失误,要么错过,要么吃药,怎么办?唯见多识广,上手多了,药吃得多了,自然明辨是非。看了如上,我想你依然如盲人摸象般一头雾水。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玩玉要上手。不上手标准器,如何看明白玻璃光,砂痕……?如何培养出美感?如上几条,裂、砂痕、包浆、老熟、工上自然态,哪个不需要上手体会?那么多鉴定技巧,看完你是否成鉴定高手了呢?古玉鉴定,一定是实战,买买买,买出来的,每得一件,必细细观察对比,写写心得,分析哪里对,哪里有疑问,归纳总结成长快。所以,要想打通关,古玉鉴定,靠上手观摩,对比总结。

见多识广的你,市场溜达溜达,对,不对,门清。这就是前人总结的一句话:有了眼力,好东西会找你。有眼力玩古玩,没眼力古玩玩你。

马未都:我做事不是为不懂的人做的,我是为懂的人做的。分享这些,就是为懂我,相信我的人准备的。古玉爱好者说:我就喜欢古玉,想买个盘盘。你写得眼花缭乱,不想看,不想学。——我建议,喜欢就要深入,做个明白人。

下面我计划视频讲解,更加直观。

希望我点滴地思考总结,对玉友的收藏有如下帮助,1、明晰古玉辩伪。2、通晓收藏价值。3、得玉文化的加持。

——关注我做个明白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