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水牛和奶牛(我请水牛吃萝卜)

我会骑狗,这事儿很快在小朋友中传开。不少小朋友依葫芦画瓢,开始学骑狗。可惜,绝大多数小朋友都没能成功,要不就是家里的狗不听话,不让骑,要不就是狗太瘦小,没法承载一个人。

大家只好来看我骑黄狗,一个个羡慕得流口水。

可是,这种自豪感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我发现胡姓小朋友会骑牛,他每天早上骑着牛出门,中午又骑着牛回家,连牛吃草的时候,他都骑在牛背上。有时候,还在牛背上吹口哨,曹大叔说,这叫牧童。

黄牛水牛和奶牛(我请水牛吃萝卜)(1)

牧童骑牛

牧童

幺叔说,不是水牛不友善,是你不了解它。想骑牛,你就得先摸清牛的习性,获得牛的好感。牛和狗一样,通人性,能感知人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你想牛之所想,急牛之所急,做牛之所做,就一定能和牛交上朋友。

那会儿时值寒冬腊月,青色草料紧缺,要靠干谷草和干包谷叶过冬。

幺叔说,牛吃这些草料容易口渴,如果你在它吃完干草料后,送去好吃的青色草料,那它一定会很高兴的。

我家正好种有大片的圆根萝卜,这几乎是冬天农村喂牛上好的青色饲料。我跑到地里拔回几个萝卜,在冬水田里洗得干干净净(那个冷啊,刺骨哟),提到牛圈门口,削成一片一片的,再一片一片地放到牛嘴边。

水牛吃得津津有味,嘴巴发出咀嚼的清脆声。时不时的,它还会叫两下。幺叔说,这是它在给人打招呼,表达谢意。

黄牛水牛和奶牛(我请水牛吃萝卜)(2)

我家圆根萝卜与此类似

萝卜喂完了,吃得水牛都打饱嗝了,幺叔叫我把裤子脱掉,撒尿给牛吃,牛最喜欢吃有盐味的东西。我照做了。

没想到尿液淋在水牛的嘴筒子上,它是那样的欢喜,巴掌大的舌头伸出嘴外,舔吃着嘴筒子上的尿液,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

这时,幺叔向牛圈中央撒了一些干包谷壳,还有一些干杂草,水牛很懂人意,挪了一下后腿,直接在干包谷壳上躺下了。

幺叔走过去,抚摸着牛背,给它挠痒。我也跟了过去,替水牛抓痒。

水牛的体温很高,就像一个庞大的热水袋,摸着暖和。

水牛的皮肤非常粗糙,多抓几下,块状、粉状的白色碎屑不断脱落。抓过的地方,会呈现白色。

偶尔,还会抓到牛虼蚤,这种虼蚤偏大,用指甲使劲一压,体内就会冒出鲜血来。显然,是虼蚤刚刚吸食的牛血,尚未消化。

牛虼蚤异常狡诈,通常不会寄生在水牛皮肤裸露的地方,而藏匿在有褶皱的地方,像腿根部、耳根部,这些地方水牛没法通过与墙壁、木桩等摩擦来挠痒,自然不能消灭虼蚤。

每当我逮住这些地方的虼蚤,再给水牛挠几下,水牛就会很舒服,很享受,会转过头来,吧嗒着嘴巴看着我。有时候,还会甩一下尾巴,表示高兴、舒服。

趁水牛高兴,幺叔把我扶上牛背,终于实现骑牛愿望了。

骑了一会儿,幺叔让我下来,说要牵牛出去喂水,上路了再骑。

黄牛水牛和奶牛(我请水牛吃萝卜)(3)

看一看,骑牛的画面多温馨

幺叔说,水牛起身的时候不要骑,因为它身体摆动的弧度比较大,骑在上面的人不好把握重心。再有,水牛发脾气的时候千万别骑,它会发拱子,前后颠簸身体,人根本没法稳坐在上面。

幺叔把水牛牵到一个有堡坎的地方,水牛站在堡坎下面,我站在堡坎上面,脚一伸,就跨到水牛背上去了。

和骑黄狗不同的是,刚骑到水牛身上有些胆怯,生怕掉下去。

骑黄狗时,离地面低,还可以抓着黄狗的耳朵,但是骑水牛不行了,既够不着它的耳朵,又够不着它的犄角,唯一可抓的,就是牛的缰绳。

不过,由于牛走路缓慢、平稳,这就容易稳住重心。如果牛背出现颠簸,我就把身体前倾,趴在牛背上,这样就不容易掉下来。

由于水牛个子高大,而我人小个子矮,怎么从牛背上下来成了难题。

幺叔特别强调,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当心,谨防牛蹄子踩着身体。邻村有个女孩子骑牛,从牛背上摔下来,一根手指遭牛蹄子踩碎了,还送到医院做手术。

幺叔的经验是,“一转,二梭,三撑、四着地”。即,身体先向右转90度,接着往下梭(下滑)身体,在身体开始下滑的时候,用手轻轻撑一下,这样就可以让着地的人体远离水牛。既不会吓着水牛,又不会遭水牛踩着。当然,还有其他办法,但这个是最简单最安全的。

幺叔说,牛是有灵性的动物,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我们必须善待它,因为我们得靠它耕田犁土,靠它劳动种出庄稼,收获粮食。

黄牛水牛和奶牛(我请水牛吃萝卜)(4)

黄狗

是的,在骑游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牛的憨厚、稳重、友好,它已经像黄狗一样,是我的好朋友了!

我骑着水牛路过黑狗家门口,黑狗看见了,瞪大了眼睛,天啦,明娃儿,你居然会骑牛了。那羡慕的表情,让我忍不住怀疑人生的真实性。

最郁闷的当属黄狗了,以前我都是围着它骑来骑去,现在改骑水牛了,它似乎有些失落,时而跟在水牛后面,时而抢在水牛前面,不断表达它的存在感。

有时候,它会朝水牛大叫几声,像是在抗议。

抗议就抗议吧,先去“冷宫”待一段时间,等我骑牛骑够了,再来重拾骑狗的快乐!

(文章未完待续,请欣赏下一篇,内容更精彩)

(作者:大丫山 四川龙门阵特约撰稿人,本文属于原创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