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血压体现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所有人的血压可以从低血压到正常血压再到高血压,有三个阶段,无论低血压或高血压可导致不同的疾病,如心脏病或脑功能下降。定期监测和管理血压后,可以控制血压,防止血压异常引起的其他健康问题。以下叙述的部分注意事项,也是许多老年人在测量血压时经常会犯错的地方,可以看看您的爸爸妈妈是否有犯过类似的过错,请及时帮他们纠正过错。

01 准备测量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

1、购买家用电子血压计。 如果要在家中测量血压,请购买袖带式自动血压计。 它比医生使用的手动血压计更容易使用。 全自动血压计可通过按下按钮进行充气,而无需任何其他操作。 如果您想在家中监测血压,这可能是最简单的选择。 请选择经临床验证准确度的血压计。

通过测量上臂周围的宽度,确保袖带适合您的手臂。 袖带过小会导致错误的升高的读数,袖带太大会导致错误的低血压读数。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2)

2、做如下预备可以供应最精确的读数:

· 避免在醒后当即停止测试。

· 丈量前30分钟内避免进食或喝任何东西。

· 丈量前30分钟应避免咖啡因和烟草。

· 丈量前30分钟应避免运动,包括很轻的走路。

· 请在如厕后丈量,避免憋尿时丈量。

· 在停止丈量之前,请必需阅览运用说明书。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3)

3、确保本人处于正确的姿态。在测量之前和测量时期,务必端正姿态和正确放置手臂。安静地坐着并处于直立的姿态,可以协助您取得最精确的读数。

· 测量血压之前,请坐下并抓紧至多30分钟。

· 在实践测量时期,请尽量不要挪动或说话。

· 坐直并支撑背部,例如坐在餐厅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板上,不要穿插双腿。

· 将暴露的手臂支撑在桌子上。您的上手臂应该放在心脏的高度,为此您能够需求枕头或垫子来支撑它。袖带应直接位于肘部上方。

02 测量并记录结果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4)

1、每天在同一时间进行测量。每天在完全相同的时间测量血压,可以确保前后数值的可对比性。

您可能想要在最放松的早晨和晚上进行测量。您的医生可能还会建议您进行测量的最佳时间。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5)

2、给袖带充气。 完成必要的准备并安静地坐了一会后,您可以按开始键进行测量。 您应尽可能保持镇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压力增加的风险。

如果袖带在任何时候都变得不舒服或太紧而感到头晕,请关闭血压计或按紧急释放按钮。 袖带充气时请保持静止。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6)

3、保持冷静。给袖带充气后,开始自动测量。重要的是您要保持安静和镇定。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获取不准确读数的风险。

· 如果可以避免,请勿在测量期间移动或交谈。

· 等待测量停止并且袖带放气或血压计显示您的测量结果。

· 不要忘记呼吸,也不要深呼吸,像平常一样呼吸。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7)

4、拆下袖带。 一些血压计在测量后会自动使袖带放气,而其他血压计可能会要求您按下按钮。 测量后,袖带中的空气已排干。 请动动你的手臂。

卸下袖带时,您可能会感到头晕,并且通常会很快褪色。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8)

5、记录结果。测量后,尽快准确记录测量结果非常重要。将所有相关数据记录在笔记本电脑,计算机上,或者查看您的血压计是否会自动记录结果。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您确定血压变化趋势,并帮助您的医生正确诊断问题。

请记下您的血压读数以及测量的时间和日期。例如,“ 2016年1月5日,120/80,上午10:00。”

斜线前面的数字代表您的收缩压,它测量心脏跳动时动脉的压力。斜线后面的数字代表您的舒张压,该舒张压测量心跳之间的动脉压。

正常读数是收缩压值在110到120之间,正常舒张压读数低于80。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9)

6、进行其他阅读。为了获得最准确的血压读数,在第一次测量后再获取一个或两个额外的读数,也记录这些测量的结果。

在两次测量之间等待一到两分钟,以获取更多读数。

对于其他测量,请确保遵循与其余步骤相同的步骤。静坐并保持冷静。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0)

7、咨询您的医生。如果您在两次读数中发现血压升高或降低,请尽快就医。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发展成可能损害您的心脏和大脑的疾病的风险。

写下高血压或低血压可能引起的任何症状并将其报告给医生。血压升高的头痛可能表示潜在的问题。站立或改变姿势时头晕可为医生提供诊断线索。

振海康的建议:如果您的收缩压高于180或舒张压高于110,请立即就诊。

台式血压计的说明书(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