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美的100首诗(白居易写菊花的一首诗)

文/顾无

【引觞漫谈】

一个诗人的晚年,往往也是他的创作高峰期,有些诗人一生不怎么写诗,但是晚年退休了,兴趣所至写了一首,结果水平质量都特别高,足以流传千古。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心境,人到了晚年心境都会发生变化,就连辛弃疾,陆游这样的民族英雄,到了自己的晚年,也就“知天命”了,虽然心中还时时有着报国的遗憾,但是也多多少少预知了,自己心中的理想,恐怕这辈子是实现不了了。

白居易最美的100首诗(白居易写菊花的一首诗)(1)

因为想通了,所以有些年轻时候的执念在老年也就放下了,心中没有了执念,自然就有更多的闲情逸趣来观察自己身边的万事万物,去回忆自己当年的峥嵘岁月稠,心境空灵,感知也就更加的敏锐,情感也就更加的真挚,写出来的作品与想法自然也就更加的打动人。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客观上的,文人在古代大部分时间的社会地位都比较高,即使实现不了自己的政治愿望,大抵也都是可以无忧无虑安度晚年的。相比于年轻时,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了后顾之忧。家族和国家不再给你新的使命和任务,走到人生的尽头,人才真正拥有了自己,认识了自己。

白居易最美的100首诗(白居易写菊花的一首诗)(2)

【临其诗境】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白居易的诗。

白居易的晚年其实过得并不舒服,至交元稹先自己而去,“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而寄生人间的自己也是百病缠身,眼神有问题,走路也不方便,为此刘禹锡还专门写诗劝他振作起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就是为此而作,现在读来都是慢慢的豁达与感动。

然而,白居易字乐天,人生的大多数时间,他也确实是一个乐天派。下面这一首诗,就充分展现了晚年白居易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诗的创作背景是重阳佳节的一次集体出游,白居易与客人一起登高饮酒,赏菊而赋,时间大概在去世前的11年,也就是公元835年。

白居易最美的100首诗(白居易写菊花的一首诗)(3)

【经典原文】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白居易最美的100首诗(白居易写菊花的一首诗)(4)

【条分缕析】

诗的题目简单直接,说明了此诗的对象为一丛白色的菊花,而背景则是在重阳节的酒席之上。

白居易的起笔并没有直接写白菊,而是先写到了最大众,最主流的黄菊。这满园的菊花啊,在秋意中盎然起舞,绽放着无限的生命活力。一簇簇黄色的菊花随风摇曳,如同郁金香一般,黄的浓郁而纯粹。

后面一句,才点到了主题,在这满园的黄色菊花之中,有一株异样的菊花格外的显眼。中间有孤零零的一丛,颜色异乎众人,如秋霜一般的白色。

白居易最美的100首诗(白居易写菊花的一首诗)(5)

黄色的菊花给人一种秋天特有的温暖感,带有一丝丝的萧瑟与破败的意味,是很合适秋天的颜色,然而这一株白色在其中,则直接打乱了整个花园的格局。

白色代表的事物很多,代表冬天,代表生命的尽头,也代表一种极致,非黑即白的态度,我们想到初生婴儿的纯洁,也想到梅花的傲雪凌霜。

后面两句中,白居易为我们解释了他看到这一丛白菊花的第一感受。

白居易最美的100首诗(白居易写菊花的一首诗)(6)

他的联想并没有离自己很远,而是想到了身边的事物,想到了自己。这满园黄菊中的一抹白色,不就是今天这年轻人聚会中不合时宜却自得其乐的自己吗?所以他说,就像是今天的歌酒席,我这个白头翁进入了少年的“场”中。

透过这句话,白居易是想表达什么呢?好像并没有自怨自艾的感觉,反而是一种充满青春活力的自嘲。我们可以想象到满面红光的白居易,看看菊花,再想想自己,然后大笑一声,出口成诗,年龄上的差距并不构成实质的距离,与这一群少年在一起,此刻白发苍苍的白居易,亦是少年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