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提升人才竞争力(聚焦未来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郭亚丽)日前,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清华附中分论坛——“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生成性评价”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办,来自北京和其他省市的校长教师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交流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教育改革实践经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素质教育提升人才竞争力?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素质教育提升人才竞争力(聚焦未来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提升人才竞争力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郭亚丽)日前,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清华附中分论坛——“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生成性评价”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办,来自北京和其他省市的校长教师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交流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教育改革实践经验。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以《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生成性评价——让评价成为撬动基础教育改革的支点》为题,介绍了综合改革的趋势、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路、清华附中的实践经验以及对综合评价未来的思考。王殿军认为,综合素质评价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 “质性与量化”“统一与个性”“真实性与科学性”“全面评价与负担”这些问题使得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起来并非易事。据了解,清华附中依托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探索研发了具有动态量化功能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该系统从多维度收集数据,为优秀人才培养发展的长期追踪奠定基础;助力学生的学业、升学与生涯规划;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开展更深层次的教育应用,激发更大的教育活力;为中国教育的实证研究积累大量的数据。

“课堂教学的变革体现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这四个方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周建华结合人大附中多年来的办学经验,从真实的教学设计案例出发,阐述了如何在情境当中来考察学生的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周建华认为,学生需要感受到学习的价值意义,改变习得知识的方式,教师要完成“控制者-引导者-隐身者”的角色转变。

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介绍说,金陵中学努力打破课堂界限、校园界限,整合融通了多种课程资源,围绕品德、身体、心理三方面的教育,利用科技创新,与校外机构以及国外著名高校合作开发课程,目前形成了一套多层级的课程体系。同时,他表示,金陵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实施的留痕艺术。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载体,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北京第八十中学校长田树林以营养结构类比课程结构的基本要素,介绍了如何在科学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精确课堂教学目标方面,田校长介绍了八十中“三维度四水平”的教学目标体系,这个体系让教师、教材、学生融为一体。田树林认为,“只有教师用心灵教书才能保证教学真实有效。”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刁雅俊介绍说,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利用外语教学优势,结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开放式教育,致力于培养“外语突出、多元融合”的国际型预备人才,以及在进入新课改后,学校如何针对目前问题,构建课程建设三层级,形成“一体两翼六领域”的课程结构。哈尔滨市第四十八中学校校长张丽萍认为,在学生“生活娱乐化、生长网络化、生态冷漠化”的现状下,教育工作者务必保护孩子最宝贵的自尊心。

2018(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本次论坛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北京一零一中学承办,本场活动为2018(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六个分论坛之一。(第五届)中小学校长论坛论坛聚焦于课堂这一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旨在倡导校长要走进课堂、走近教师,和教师共同商讨改进教学的办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