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农业模式案例(红安县尤家湾村发展种养业推动春耕生产)

中国发展网讯 9日,红安县七里坪镇尤家湾村二组村民王守明正在河那边冲里组织2台小型旋耕机整地:“我家今年的12亩地计划全部种上红苕和朝天椒”王守明信心十足地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种养结合农业模式案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种养结合农业模式案例(红安县尤家湾村发展种养业推动春耕生产)

种养结合农业模式案例

中国发展网讯 9日,红安县七里坪镇尤家湾村二组村民王守明正在河那边冲里组织2台小型旋耕机整地:“我家今年的12亩地计划全部种上红苕和朝天椒。”王守明信心十足地说。

村支部书记王其勇介绍,村里今年在应对疫情的同时,决定大兴农业种养业。3月底,村里注册了一个尤家湾村盛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流转土地300亩,主要种植红苕,并与市场主体签订了10亩朝天椒种植合同。

尤家湾村在推进精准扶贫的进程中,建成了集光伏发电、生态光伏大棚和观光农业一体的生产基地,为当地农民提供脱贫就业岗位100多个,至今还让老百姓受益。

该村村民况海波,在外打拼多年后回到家乡创办锦业家庭农场,流转土地300余亩,发展小龙虾特色养殖,不仅减少了村里的抛荒土地,还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况海波以前一直在外打工,每次回到家乡,看到大量水田抛荒,觉得十分可惜,便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况海波说:“我原来一直对养殖非常感兴趣,本来在外面做事,回来之后看到屋的土地抛荒比较严重,尤家湾村大湾冲咨询了有关专家比较适宜养殖小龙虾。我养了将近两三百亩小龙虾,目前产量能够达到300斤/亩左右。”

由于村里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土质适合小龙虾繁殖,市场行情也不错,况海波通过观察和学习,更加坚定了养殖小龙虾的信心。

经过一步一步摸索,况海波的龙虾基地已经开始稳步发展,产出的小龙虾主要销往武汉等地。他说:“我们现在养的虾子是清水虾,底板非常干净,口感也比较好,肉质比较饱满,市场上很受欢迎,武汉和我们周边都喜欢这种虾子。”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况海波还主动吸纳本村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带动贫困户增加劳务收入。七里坪镇尤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其勇说:“带动了我们村20多户贫困户,每户年创收两千多块钱以上,有两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每年有三万多块钱收入。尤家湾村决定让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稻虾养殖,共同致富。”

该村七组村民李成兵,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全家4口人,2个孩子都在读中学,他本人于2015年中风,村里当年建了一个近1000平方的养殖场,无偿地给他养牛,经过几年的打拼,他现在已养牛33头,连续几年还种植红苕20余亩,2019年全家纯收入突破6万元,彻底脱贫了。

村支部书记王其勇是个勇于担当的村支部书记,近三年来,村级公路提档升级近3公里,利用国土整治项目建生产路并硬化近5公里,整修当家塘8口,完成厕所革命190余户,兴修一个小型滚水坝一座,建3个公共厕所,兴建稻场4个,文化广场1个,标准化村部1个,全村公路两旁全部绿化,栽上了楠树。(廖亮 毛红平 赵炳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