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是隋朝的石匠吗(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千古绝唱)

关于赵州桥的建造者,真实与传说纠缠了1400年。在民间,人们普遍认为赵州桥的建造者是被神化的著名工匠鲁班。这当然是一种讹传,但对于真正的建造者来说,这种讹传更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

关于真正的赵州桥的建造者的名字,最早最重要的历史记录是唐中书令张嘉贞在《唐文粹》一书中的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全部的信息仅此一句,人们遍寻史料却再也找不到关于李春生平一点一滴的记载。仅凭这只言片语,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拼凑出李春的完整形象,但这句记载就是一把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给了我们一个有迹可循的可靠线索,藉此认识那个匠心独运的隋代工匠李春。

李春是隋朝的石匠吗(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千古绝唱)(1)

▉ 隋匠李春铜像

对于这段文献,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如此解读:“正可表明这桥的造法及式样,乃是一个天才的独创,并不是普通匠人沿袭一个时代固有的规矩的作品。这真正作者问题,自当格外严重些。当时距隋亡近百年,既说隋匠李春,当属可靠。”

历史上“匠”指有专业技术的工人,如木匠、铁匠、石匠、瓦匠等,但也指在某些技术方面造诣很深的人,李春的身份当为后者。古代有“将作大匠”职官,秦始置,西汉以后沿置,掌官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隋朝称此类人员为将作寺将作监大匠,著名建筑家宇文恺即任此职。其下属有丞、功曹、主簿、录事等职,若有营作任务,由立将、副将等专门负责。

关于李春的生平和事迹,再无其他的文字记载,我们只能凭借“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这句话推断,李春在当时应该是担任一定职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是设计、建造赵州桥的匠师。

李春建造赵州桥,只是在兢兢业业地尽一名匠师的职责。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匠心独运,成就了世界桥梁建造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留下了千年不坠的古桥之谜,同时也让鬼斧神工成了赵州桥的代名词。而他自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建筑大师。

今天,当我们走近宏伟雄奇的赵州桥,我们仿佛走到了1400多年前。这个叫李春的匠师,正沿着激流汹涌的洨河河岸仔细勘察,描绘着赵州桥的设计蓝图,他兼具着科学家的严谨和艺术家的激情,把沉重坚硬的巨石聚拢在一起,谱成了一曲跨越时空的千古绝唱。

来源:网信赵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