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

进入今天的正题之前,我想先带大家做个假想——

假设某天你走在大街上,突然迎面走来一个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家伙,你会作何反应?是讶异还是惊恐?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

如果经过攀谈,发现对方是你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兄弟或姐妹,你又会怎么做呢?

狂喜尖叫,然后向朋友圈广而告之?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

其实,上面这些电影桥段般的场景,已经在现实中上演了。导演蒂姆·瓦德尔还将这个故事,拍摄成了一部精彩纷呈的纪录片——《孪生陌生人》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3)

在1980年的一天,19岁的美国学生鲍比去大学报到。

性格内向的他,对于要见新同学感到惴惴不安,但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所有同学见到他时,竟然就像老友重逢,不仅热情地击掌问候,还有男生一把将他抱起,有女生飞奔过来献吻。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4)

这一连串“热情款待”,让鲍比一脸懵逼:难道大学里都是这样欢迎新生的?

当然不是,因为上来打招呼的同学直接称呼他为“艾迪”,显然是把他错认成了别人。

然而,发现真相的鲍比依然很疑惑——能让这么多人同时认错,这个“艾迪”得和自己长得有多像?!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5)

事实上,正在读大二的艾迪,不仅和鲍比长得像,俩人就连发型和动作神态都迷之相似。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6)

这还不算完,还有更不可思议的——

鲍比和艾迪两人,都是从小被领养的孩子,都生于1961年7月12日,甚至来自同一家领养机构。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7)

没错,他们是失散多年的双胞胎。

但故事到这儿还没完——

不久之后,“双胞胎失散19年后相认”的新闻被媒体刊登在了《纽约日报》头版。一位名叫大卫的19岁男孩发现,自己的长相、生日、出生地、领养机构,也和报纸上的双胞胎统统一致!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8)

所以说…….他们其实是失散19年的三胞胎兄弟!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9)

一时之间,三兄弟重聚的新闻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开始频繁登上电视节目,向观众展示三胞胎“特技”——

虽然成长环境不同,但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喜好都迷之一致,例如都喜欢万宝路牌香烟、大龄熟女、中国菜和摔跤运动等等。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0)

作为焦点人物,他们还尽情感受了一把明星待遇,不仅走哪都有镁光灯追随,还趁机玩遍纽约的夜店趴体,在性与毒品中放纵自己。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1)

他们甚至受到麦当娜的邀请,出演了她的电影《神秘约会》。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2)

《神秘约会》

后来,三兄弟合伙经营了一家“三胞胎餐馆”,不仅借着名气做成“网红餐厅”,还大赚一笔,迎来了事业新高峰。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3)

看到这里,“三胞胎的故事”似乎该迎来一个圆满结局了,然而接下来的剧情却急转直下。

在孩子们享受着从天而降的馅饼时,他们的养父母对事件的起源提出了质疑——领养机构为什么要拆散三兄弟?为什么在领养时不告知家长,孩子是三胞胎的事实?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4)

要知道,如果没有被强行拆开,三个男孩可以在兄弟的陪伴下健康成长,而不是像现实中那样,在幼年时患上分离焦虑,并各自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残行为。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5)

可以说,像这样的“强拆”,是一种对人权的剥夺。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6)

现实中大卫的姑妈

于是,三对养父母找到了当时的领养机构,一家名为路易斯·怀斯、由纽约各界精英监管的权威机构。

但面对质问,机构负责人却搪塞道——由于三胞胎不易被领养,因此他们才选择隐瞒信息,并分配到不同家庭。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7)

这个说辞看似合乎情理,但仔细想想却不乏疑点,因为三个领养家庭,不同得“很刻意”。

三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育儿情况,都有明显差别——

其中,鲍比的领养家庭十分富裕,养父是医生,养母是律师,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很高,但也由于工作繁忙,几乎没时间陪伴鲍比;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8)

艾迪被一个中产家庭领养,养父是教师,接受过大学教育,育儿方式非常严苛;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19)

而大卫则被一个移民家庭领养,养父母靠经营小商店为生,家庭受教育程度最低,但父亲对他的照料无微不至,始终以他为傲。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0)

这种刻意的差别,根本不像是随机分配,而像是人为安排。

而就在家长们疑惑不解时,作家劳伦斯·赖特,意外揭开了整件事情的真相。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1)

原来,这名作家在为写作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项秘密实验——研究者为了研究“先天基因与后天培养的悖论”,将刚出生的双胞胎婴儿送至不同家庭抚养,然后定期家访、记录成长差异。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2)

而这项实验的合作机构,恰巧是路易斯·怀斯。

由此可见,三胞胎兄弟就是该实验的参与者。

而且在他们的童年回忆中,确实有一对年轻男女定期来家访,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甚至还会要求他们完成各种智商、身体测试。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3)

对于这种家访,养父母被告知是一项关于领养儿童的成长研究,因此没再提出质疑。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4)

现实中鲍比的养父母

就这样,三个男孩沦为科学实验的“小白鼠”,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主演了现实版《楚门的世界》。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5)

更可怕的是,随着作家发表揭秘文章,又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发现了彼此,她们的情况也跟三兄弟类似。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6)

这不禁让人提出疑问,到底有多少孩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秘密实验的受害者?

不幸的是,这个问题在近几十年都不会得到解答。

因为实验成果从未公开,资料被封存在耶鲁大学档案馆内直至2066年;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7)

而这项研究的总负责人——精神病学权威彼得·纽鲍尔也已经去世了。

至于仍在世的其他知情者,要么当时只负责过助理事务,要么对实验一知半解。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8)

因此在未来几十年里,那些被实验拆散的双胞胎们,都将会继续被蒙在鼓里。

或许就像文章开头假想的,他们会在某天相遇在街角;也或许,他们此生都不会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相见。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29)

看到这里,大部分故事和内幕都已被揭开。

回顾全片,你会发现《孪生陌生人》虽然是部纪录片,但情节却堪称一波三折、高潮迭起。

这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本身足够离奇;

另一方面,则因为导演擅于利用剪辑来制造一环扣一环的悬念,逐步将观众引导至真相面前。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30)

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没有科学结论的前提下,影片就草草为“先天VS后天”的议题下了结论——由于艾迪后来患上躁郁症自杀,所以片尾将他的死因归结为“与中产家庭相处不和谐”及“父亲近乎苛刻的育儿方式”。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31)

这种“后天大于先天”的结论,首先就与影片前半段展现的信息相冲突——即便成长环境不同,基因也使得三兄弟蜜汁相似;

其次,忽略实验的其他因素,将所有责任推到养父母身上,无疑是给老年丧子的艾迪父亲增添了二次伤害。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32)

不过本片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引发了对科学实验的伦理讨论。

在上世纪60年代,心理学刚成为主流,人们急于向精神领域发起探索,因此出现了许多像斯坦福监狱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等涉嫌违反人道的研究。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33)

就出发点而言,片中的实验确实有可能,是为了促进人类认知发展而存在的。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34)

现实中彼得·纽鲍尔的研究助理

但同时,它也毫无疑问是不人道的。

研究者打着科学探索的旗号,开启上帝视角,把他人的人生当做实验品。

这种行为不光违反道德,甚至可以用邪恶来形容。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35)

这项实验不仅剥夺了参与者享受亲情的权利,更对他们的人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有人因此患上精神疾病,甚至因此而自残、自杀;

而更多人,只能默默忍受着命运被操纵带来的伤痛,留下终身遗憾。

对楚门的世界的评价和感受(楚门的世界在现实上演了)(36)

现实中的鲍比

试想一下,如果片中三胞胎从小生活在一起,他们的人生会不会是另外的样子?

如果有了兄弟陪伴成长,艾迪是否不会做出极端的人生选择?

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永不可知,但至少,他们的人生原本存在更好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片给我们带来的反思是显而易见的——无论出于多么高尚的目的,都不能强行剥夺他人的基本人权;没有一个人应该为了所谓的“更大的利益”,而被夺走属于自己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