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之木生于亳末)

古人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之木生于亳末)(1)

​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可能有大发展、成大事业。正如愚公移山的典故,一筐土一筐土地搬下去,“子子孙孙无穷尽”,就总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古人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之木生于亳末)(2)

■释义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提出谨小慎微和慎终如始的主张。“合抱之木,生于亳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两臂围拢,形容树木粗大。毫末:幼苗,比喻细小。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形象地论证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道理。

古人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合抱之木生于亳末)(3)

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提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复杂关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