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

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富有四海,但一般情况下都是窝在皇宫大内,很少出过宫,更不用说出国了!但是少并不代表没有,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盘点一下那些曾出过国(以现在的版图为准)的帝王。

一、宣统帝溥仪

溥仪,中国末代皇帝,退位以后,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持下当了13年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1932年—1945年)。

二战后,溥仪被定性为战犯,在苏联赤塔和伯力的收容所被监禁了五年。期间溥仪曾于1946年8月返回东京,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作证。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造”。

1959年,溥仪被特赦,然后一直在北京生活,再未出过国。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

所以,溥仪曾去过苏联和日本,虽然是作为战犯,但也算出过国。

二、永历帝朱由榔

朱由榔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南明末代皇帝。

桂端王朱常瀛的封地在衡州(今湖南衡阳),所以朱由榔出生在北京,但4岁时就随父就藩,20岁时,张献忠的大西军攻陷湖南长沙,朱由榔被俘,后来在混入大西军的明朝官员的保护下,死里逃生到了广西梧州。

崇祯死后,明朝宗室纷纷逃亡南方,其中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是为弘光帝;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是为隆武帝。但仅仅一年后,弘光帝就兵败被杀,隆武帝绝食而亡,这时明神宗的直系男性后裔只剩下了朱由榔一人,于是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推举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是为永历帝,同时期还有唐王朱聿鐭在广州称帝,是为绍武帝,但仅一个月后就被清军所杀。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2)

朱由榔虽然在南明四帝中在位时间最长,长达16年,但纵观其帝王生涯,不是不战而逃,就是被软禁胁迫,他既没有建立自己的班底,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抗清策略和政治手腕,他只是被裹挟着、不由自主的“漂泊”了16年,谈不上任何的成就。

唯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曾出过国——缅甸。永历十二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仓皇逃至缅甸境内,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莽达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继位,然后杀尽永历帝侍从近卫,将其绑了送于吴三桂。五个月后,永历帝父子在昆明被吴国贵用弓弦勒死,终年40岁。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3)

三、康熙

历史上康熙曾三次亲征葛尔丹,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出国机会。

第一次在1690年二月,清朝大军分为三路。一路由裕亲王福全率领,从古北口出发,一路由恭亲王常宁率领,从喜峰口出发,康熙自己则坐镇中军。不料才出征二天,康熙就得了感冒。随着病情加重,康熙只能在停留在博格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上都河东黑城子村)指挥作战。最后,清军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康熙第一次亲征结束。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4)

第二次在1696年正月,依旧是三路大军。一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从东北出发迎击噶尔丹,一路由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从宁夏出发向噶尔丹后方运动,阻其归路,康熙自己依旧坐镇中军,从河北独石口出长城。最终三路大军约定在外蒙古克鲁伦河会师。

这一次,康熙的中军进展最为迅速,首先到达克鲁伦河畔,与噶尔丹隔河对峙。噶尔丹见清军军容严整,便连夜拔营西撤。等康熙渡过克鲁伦河,到达拖诺山附近时,噶尔丹已不见踪影。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5)

于是康熙与萨布素、费扬古会师后对噶尔丹实施了追击,最终在昭莫多全歼噶尔丹主力,噶尔丹率残部流窜于塔米尔河流域。

在昭莫多大战的第二年,也就是1697年,康熙第三次御驾亲征。但当康熙抵达宁夏时,便传来噶尔丹服毒自杀的消息,于是康熙便班师回朝。

康熙三次亲征,最远到达外蒙古的达克鲁伦河,达拖诺山附近,昭莫多之战更是发生在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以南不远处。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6)

四、成吉思汗铁木真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版图最为辽阔的帝国,所以铁木真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国次数最多的古代帝王。

史载,铁木真一生共灭了的47个国家,虽然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北方游牧民族部落,但就算是不包括这些,他西征时也曾到过亚美尼亚、谷儿只国(今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基辅公国等大部分中亚以及多数东欧国家。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7)

五、朱棣

朱棣五征漠北时,曾到过外蒙。

一征漠北:

永乐八年二月,朱棣亲率大军50万往征蒙古鞑靼部。五月,明军抵达胪朐河,鞑靼部首领本雅失里闻明军至,先遁。朱棣下令连夜追击,两军战于斡难河(今黑龙江境内鄂嫩河)。朱棣率前锋击败本雅失里,迫其弃辎重仅率7骑远遁。明军追击百余里,斩获甚众。但是随后明军军粮接济不上,“致军士乏食者多死,上闻之震怒”,朱棣下令班师。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8)

二征漠北:

永乐十二年三月,朱棣率大军50万,亲征瓦剌部。六月,明军前锋刘江与瓦刺军战于三峡口(今内蒙古多伦西北),败之。朱棣从俘虏中得知马哈木主力离此仅百余里,乃率部兼程急进,至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遭遇瓦剌主力,最终,明军依靠神机营的火炮,击败瓦剌军,并一路追杀数十里,俘虏十几位瓦剌王子,瓦剌部遭受重创,实力大减。由于明军同样损失巨大,遂班师回朝。这次征漠北是五征漠北战斗最激烈、成果最大的一次。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9)

三征漠北:

永乐二十年三月,朱棣率30大军再次出征漠北。明军到达应昌(今辽宁克什克腾旗境内),阿鲁台闻讯,避而不战。七月,明军追至阔滦海子(今呼伦湖)北,阿鲁台尽弃辎重、马畜北走,明军收其所弃牛羊驼马,焚其辎重回师。

四征漠北: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再次率30万大军亲征,然而阿鲁台一直迂回躲避,不和明军决战。九月,鞑靼知院阿失帖木儿、古纳台等率众来降,言阿鲁台已为瓦剌部所败,部众溃散。十一月,返回京师。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0)

五征漠北:

永乐二十二年四月,朱棣率军30万离师北上。五月,师至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得悉阿鲁台率部远遁答兰纳木儿河(今蒙古和林东北),遂命诸将急速追击。六月,明军前锋陈懋在答兰纳木儿河一带搜索,均未见阿鲁台踪迹,“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蒙古人又开始了“敌进我退”的战术。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七月十八,朱棣病逝于归途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朱棣五次北征,只有第二次和第五次到过今蒙古国境内。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1)

六、元顺帝

元顺帝,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

元顺帝在继位前曾因其父元明宗被元文宗毒死,而被流放至高丽大青岛(今韩国西海五岛之一),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元顺帝才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继位为帝。

元顺帝在位时正是朱元璋风起云涌之时,所以面对屡战屡胜的明军,他一直做好了逃亡的准备,而他选择的逃亡地就放在今韩国济州岛,这也许与他的流放经历有关。史载,元顺帝早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就秘密在高丽济州岛建造宫殿,以备将来逃难之用。虽然元顺帝逃至应昌就因痢疾驾崩,济州岛的宫殿没有用上,但也能看出元顺帝的“未雨绸缪”。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2)

七、陈霸先

陈霸先,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

陈霸先在未称帝之前是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手下将领,曾率军平定交州李贲之乱,到过今越南北部。

公元541年,时任德州监的李贲联合交州本地氏族并韶、赵光复等起兵,驱逐梁朝交州刺史萧咨,自立为帝,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政权——万春国,势力控制当时位于越南北部,梁朝管辖下的交州和德州地区。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3)

于是,梁武帝萧衍下令越州刺史陈候、罗州刺史宁巨、安州刺史李智、爱州刺史阮汉前往征讨,并命藩属林邑国(今越南中部)北上协同攻打李贲。却不料李贲从容击败南梁四刺史,然后反身南下,大败林邑王。

萧衍闻讯后大怒,下诏命高州刺史孙冏、新州刺史卢子雄再度征讨。然而此时正值春季,交州这个时候正瘴气严重,孙冏和卢子雄刚走到合浦(今广西北海),军中就病死十有六七,其余的士兵都畏惧不前。卢子雄爱惜士兵,与孙冏商议后便领着残兵退回。

萧衍一怒之下将二人在广州斩首示众。又重新任命新任交州刺史杨瞟督帅大军讨伐李贲,陈霸先则被任命为交州司马,担任杨瞟的副手。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4)

公元545年,杨瞟以陈霸先为先锋,率军向交州进发。李贲闻讯后不敢怠慢,在与梁朝接壤的交州北部重兵布防,严阵以待。没想到陈霸先不走寻常路,居然坐船从海路穿越北部湾,在交州的东部沿海登陆,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李贲的后方。李贲对此全无防备。

因此陈霸先的进攻非常顺利,李贲不仅一败涂地,而且一败再败,最后他率残兵逃到了典彻湖(今越南立石县),用木栅和战船堵塞湖口,以阻挡梁军的攻势。

不想当天夜里,天降暴雨,水位暴涨,李贲阻塞在湖口的木栅和战船多被大水冲毁,陈霸先抓住战机,一马当先率军攻入李贲的营寨。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5)

李贲几乎全军覆没,他狼狈逃到山洞中躲藏,后被当地獠人斩首,献给梁军,随即传首京师。

这一战让陈霸先在交州一带名声大震,只要听到他的大名,就连小儿也不敢夜啼。

八、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西辽开国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辽朝灭亡后,率领部分契丹人西征,建立起一个威震中亚的西辽帝国,将耶律氏的国祚又绵延了近百年。

辽天祚帝天庆五年,28岁的耶律大石参加辽朝科举,他作为契丹皇族和众多的汉族士子同场竞技,竟然得中进士!他也成为《辽史》中记载的辽朝唯一一个契丹进士。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6)

可惜耶律大石生不逢时,此时的辽朝已至末路,在他中进士的第二年,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随即向辽国发起连续攻击,辽朝的东京辽阳府、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南京析津府在几年的时间里相继陷落。

1124年夏,耶律大石看到辽朝大势已去,于是率200契丹铁骑,向西行去,到达了辽国曾经的西北重镇可敦城(今蒙古国哈达桑东北),在此耶律大石召集到精兵万余人,自立为王。

耶律大石虽然立起了复国的大旗,但他很清楚,凭借自己这点力量还不足以东征挑战势头正旺的女真金国。于是,1130年,耶律大石做出重大决策:继续挥师西进。

耶律大石西征的第一个立脚点是叶密立城(今新疆额敏县),附近有一万多名的游牧契丹人前来投奔,耶律大石的军事力量得到大大增强。

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登基称帝,号“天祐皇帝”,依然以“辽”为国号,史称“西辽”。同时依据当地突厥人的习惯,他的突厥称号叫“菊儿汗”,即“众汗之汗”。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7)

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驻扎后,声名远扬。当时的虎思翰汗国长期受到周边部落的侵扰,其统治者派遣使者前往西辽,希望得到耶律大石的庇护,归附西辽。

于是,耶律大石毫不费力地进驻虎思翰汗国的都城八拉沙兖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克马克),并在此建都,改名为虎思翰尔朵。

耶律大石治国有道,不断扩大西辽的疆域,1137年,西辽军队和西喀喇王朝交战,获胜,同年又攻打高昌,回鹘王不再称汗,改称“亦都护”,至此西州回鹘王国成为西辽的属国。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8)

1141年,西辽在扩张的道路上遇到了最大的对手——塞尔柱帝国。耶律大石率辽军与塞尔柱帝国为首的西域联军在撒马尔罕(中亚古城,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以北的卡特万草原会战,史称“卡特万之战”。

此战中,耶律大石以少胜多,击败10万联军,伊斯兰教第一次屈服于一个不信教的政权。卡特万战役后,塞尔柱帝国的势力退出中亚,西辽王国成为中亚新的霸主。

之后,西辽又向西北进攻花刺子模,花刺子模王阿提西兹投降,做了西辽属国。

这一连串的胜利,使耶律大石迅速完成了称霸中亚的伟业:北到巴尔喀什湖以北的巴哈台山,西达咸海,东到新疆中部,西南界阿姆河,成为了整个中亚最强大的国家。

九、拓跋焘

拓跋焘,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史称太武帝。

拓跋焘也是历史上少数几位能够不避矢石亲临战场一线的帝王,史载,拓跋焘经常亲自率军征战,周旋于险境。他一生攻灭胡夏、北燕、北凉,征伐山胡,降伏鄯善、龟兹、粟特等西域诸国 ,驱逐吐谷浑,统一中国北方。北逐柔然,南击刘宋,作战鸷勇骁强,超越冒顿和檀石槐 ,被刘宋王朝称为"英图武略,事驾前古"。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19)

公元428年,柔然骑兵万余攻入塞内,大掠边民而走。因此,拓跋焘决定再行北伐柔然。429年四月,拓跋焘分兵两路,取道黑山和大娥山,大举攻打柔然。拓跋焘亲自率领轻骑军长途奔袭,出奇制胜,很快就抵达栗水(今蒙古西北翁金河),击溃柔然可汗大檀之弟匹黎先所率柔然军一部,俘虏敌军甚众。然后又沿粟水西行,六月,到达菟园水(今蒙古国杭爱山南),原来受柔然控制的高车诸部趁机摆脱柔然,先后归附北魏者有三十余万落之多,所获牛马百余万匹。十月,魏军凯旋回到平城。

世界公认史上十大帝王(盘点历史上曾出过国的九位帝王)(20)

此次北伐史称“北魏破柔然之战”。

此外,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最远只打到辽东城(今辽阳市),未进入今朝鲜。

唐太宗攻打高句丽,最远至安巿城(今辽宁海城),也未出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