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阻燃的方式(必须知道的六大阻燃效应)

阻燃剂的阻燃作用就是在聚合物材料的燃烧过程中阻止或抑制其物理或化学变化的速度,具体说来,这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阻燃剂阻燃的方式?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阻燃剂阻燃的方式(必须知道的六大阻燃效应)

阻燃剂阻燃的方式

阻燃剂的阻燃作用就是在聚合物材料的燃烧过程中阻止或抑制其物理或化学变化的速度,具体说来,这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吸热效应

其作用是减慢聚合物材料的升温速度。例如,硼砂具有10个分子的结晶水,由于释放出结晶水要吸收141.8kJ/mol热量,因其吸热而使材料的温度上升受到了抑制,从而产生阻燃效果。水合氧化铝的阻燃作用也是因其受热脱水产生吸热效应的缘故。另外,一些热塑性聚合物裂解时常产生的熔滴,因能离开燃烧区带走反应热,所以也能发挥一定的阻燃效果。

2

覆盖效应

其作用是在较高温度下形成稳定的覆盖层,或分解生成泡沫状物质,覆盖于高聚物材料的表面,使高聚物材料因热分解而生成的可燃性气体难于逸出,并对材料起隔热和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抑制材料裂解,达到阻燃的效果。如磷酸酯类化合物和防火发泡涂料等可按此机理发挥作用。

3

稀释效应

具有这种功能的阻燃剂在受热分解时能产生大量的不燃性气体,使高聚物材料分解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被稀释而达不到可燃的浓度范围,从而阻止高聚物材料的发火燃烧。可作为稀释气体的有CO₂、NH₃、HCI和H₂O等。磷酸铵、氯化铵、碳酸铵等加热时就能产生这种不燃性气体。

4

转移效应

其作用是改变高聚物材料热分解模式,从而抑制可燃性气体的产生。例如,利用酸或碱使纤维素产生脱水反应而分解成为炭和水,因为不产生可燃性气体,也就不能着火燃烧。氯化铵、磷酸铵、磷酸酯等能分解产生这类物质,催化材料稠环炭化,达到阻燃目的。

5

抑制效应(捕捉自由基)

高聚物的燃烧实质上是热分解产物的自由基连锁反应,有些物质能捕捉燃烧反应的活性中间体HO*、H*、O*、HOO*等,可以有效抑制自由基连锁反应,使燃烧速度降低直至火焰熄灭。常用的溴类、氯类等有机卤素化合物就有这种抑制效应。

6

增强效应(协同效应)

有些添加剂单独使用时并不具有阻燃效果或阻燃效果不大,但当与其他阻燃剂并用时却能显著提高其阻燃效果,这种作用就称为增强或协同效应。三氧化二锑与卤素化合物并用,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其结果是,不但可以提高阻燃效率,而且阻燃剂的用量也可减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