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课堂(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

1教学目标评论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建立10的数感,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中的密切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课堂?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课堂(一年级上册数学10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课堂

1教学目标评论

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建立10的数感,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中的密切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学好数学的愿望。

2学情分析评论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持久性不长,他们厌静好动,正处于初步懂得遵守规矩,养成习惯的时候,“10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0~9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学生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的一年级儿童,我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数数、儿歌、动手实践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培养自主意识,发展数感。

3重点难点评论

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评论

1.故事激趣,引出新知

在数学王国里,数字9知道它是最大的,可骄傲了,它对0—8各个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这时1走到0的身边,并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对,1站在了0的左边形成了一个两位数10。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3.那么这节课我们都要学习哪些知识呢?口述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探索交流、解决问题评论

1.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你们喜欢鸽子吗?在广场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喂养鸽子及游客们和鸽子亲密接触的情景,每次见到这样的情景都能让老师感受到人们喜爱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温暖,你们想看看吗?(出示59页情境图)

问题:在画面上你都看到了那些数学信息?感受到了什么?

画面上有10只鸽子,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0人。感觉孩子们都很快乐。原因是他们给鸽子带来了食物,鸽子也很信任他们,他们很快乐。可见当你给别人温暖时,自己也会得到快乐。老师也希望你们是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

(2)生活中和10有关的事情很多,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3)同学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幻灯片)尺子都是从0刻度开始的,谁能帮助老师把它补充完整,那么10放在哪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9再添上1就是10,10在9的后面,10比0~9都大。同学们可真是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4)那我们现在就来数一数吧!出示习题(数水果,数小棒,认识十个一就是一个十,为以后学习两位数做准备)

(5)利用火箭升天之前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让学生倒着数出10,同时进行爱国教育。

2.比大小。

(1)看来数数还真的难不到大家, 10在9 的后面可见10比9大,那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形题)和一个数比大小,谁能说一说。除了这种还可填什么?10>( )。

(2)9>( )谁来说说。

3.10的写法。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书本第60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

4.10的组成。

我们现在认识了第一个两位数10,那么它是由那些数组成的呢?我们先来回想一下9的组成,谁能来说一说。现在我们就自己来解决10的组成,你们能完成吗?

(l)请你拿出10根小棒,摆一摆,分成两堆,看看你有多少种方法?谁能想办法,分得又快又好。

(2)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方法。

(3)请两个人来汇报他们的方法(实物展示)。

(4)根据一个学生的汇报,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记录。

(5)根据板书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分法,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引导学生回答,看一个记两个,

(6)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首凑十歌,我们来看一看吧,你能很快记住这首儿歌,并把它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吗?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7)熟记凑十歌,边用儿歌解决问题。

活动3【活动】课后拓展、延伸生活评论

1.我们今天用这样简单的数字就表示出了10,你知道吗?在古代我们是用算筹来表示数的。展示教材中的你知道吗?

2.找身边的数字10 。在我们是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10呢?说一说。

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评论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