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

东北雪大到模糊已上热搜,可见当下雪大的程度。今冬第三场大范围寒潮影响持续!东北多地降雪猛烈。黑龙江中东部地区积雪深度达到了20至35厘米,佳木斯和双鸭山局地达42厘米。黑龙江东北部地区仍是暴雪核心区域!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1)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2)

这么冷的天气,这么厚的积雪,生活在这一带的野生动物怎样过冬呢?就比如黑龙江境内的野生动物到底如何保暖,怎样在这么寒冷的冬天生存下来的呢?

迁徙动物成群结队向南走

迁徙动物在寒冬还没完全到来前,就已经往南方移动了,就如大家熟知的鸟类,鸟类的迁徙的场面那叫一个壮观,据了解,黑龙江省迁徙候鸟约有350种,占全国候鸟种类的一半以上。每年深秋时节,数万只候鸟途经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迁徙到南方越冬。一般在10-11月份黑龙江的候鸟大批量开始南迁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再往回迁,大概是3月份左右,鸟类迁徙主要为了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获取足够的食物,顺利完成生殖活动,有人打趣地说,鸟儿把南方的虫子吃完了,又回到北方来吃……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3)

去往他乡过冬的动物就这么翻山越岭离开了,那么留下的野生动物会怎样应对黑龙江寒冷的冬天呢?在食物匮乏的寒冬,一部分动物会选择冬眠来应对,比如青蛙、蛇、刺猬,它们通过降低身体的新陈代谢来减少身体的耗能。

冬眠后的蛇反抗力低下,连老鼠都敢啃它

冬眠有三个过程,入眠、深眠、出眠,其实跟普通的睡觉过程有些类似,只不过这是一个长时间的睡觉过程,且有些动物进入深眠状态其实就进入了一个假死状态,没有行动力,就譬如蛇,在深眠时几乎是“任人宰割”的时期,这个时候就连老鼠都敢欺负蛇。科学家曾经做试验发现,在低温条件下,老鼠敢啃食冬眠中的蛇,蛇却因气温太低无力反抗。正因如此,蛇在冬眠前就会选择相对安全的居所。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4)

动物进入冬眠后,其实就是一个麻痹的状态,只不过有些动物程度深,有些动物程度浅,像上述中的蛇就是一个深麻痹的状态,有动物就比较浅,除这种自发性激醒外,其他外部因素稍微变化,可能就会醒来,比如刺猬。

刺猬为应对冬季食物匮乏,在冬眠与清醒间切换

当大雪覆盖了森林,大自然进入不寻常的寂静,刺猬会在自己早早就建好的地下洞穴里过冬,从10月到来年4月,刺猬基本就是靠着储备的食物生活。冬眠时刺猬会将心跳减少到一分钟4次甚至更少,使新城代谢尽可能降到最低,年幼的刺猬必须保持500克以上的体重才能活过冬天。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5)

刺猬主要是因为冬季食物匮乏而选择冬眠,在冬眠过程中偶尔会醒来吃东西,就像老母鸡孵小鸡一样,隔一段时间会下窝吃东西喝水等,刺猬长达几个月的时间基本就是处于冬眠与清醒之间,刺猬每隔三周,撒尿拉屎、吃食一次,整个冬季都是如此,直到气温上升到10度及以上,它才醒来,恢复狂野。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6)

那如果雪下得比往年大很多倍,积雪更加厚,动物还是根据以为的经验来选择蜗居冬眠的地方,居所会有被大雪压塌的可能,这样一来,冬眠的动物就会受到伤害。

东北虎应寒冷有诀窍

冬季,该迁徙的迁徙走了,该冬眠的也进入了冬眠状态,那些没有迁徙的又不冬眠的怎么度过这寒冷的冬季呢?一般不冬眠的动物都有足够的本事与经验来应对寒冷,譬如东北虎,它们有足够厚的皮毛,经过了千锤百炼,就算自己没有经历过,那它的长辈、祖先定是经历过,积累下丰富的经验的来传给它们的后辈应对。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7)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8)

东北虎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会找一个相对暖和的地方,比如山洞或是挡风的地方,东北虎身上那身厚厚的皮毛足够应对零下30度的低温。在有阳光的天气,东北虎会出来晒太阳,曾经就有研究人员拍到过东北虎集体晒太阳的画面,它们也可以通过奔跑来暖和身体。

对东北虎有威胁的不是低温,而是厚厚的积雪,积雪让东北虎活动没有那么灵活,奔跑没有那么自如,积雪甚至会掩盖住一些潜在危险,譬如雪表层平整,但踩过去就陷进去的那种情况。

厚厚的积雪或可能导致野生动物饿死

积雪更是盖住了野草,野株让食草动物没有食物可吃,长此下去,这些动物就会被饿死。然后东北虎就没有食物可吃了,短期内或许东北虎能从雪地里捡到一些动物遗体,但按“长期饭票”来说是不利的,生态圈受到影响或会不平衡,这又是对东北虎另一层面的威胁。

东北虎要冬眠吗(黑龙江刺猬选择冬眠)(9)

如今,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保护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在冬天或是会有人为的投食或给予其他帮助,这样野生动物生存率大大提高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