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

前日在佳木斯出差,纠结周末去哪儿?听说距离佳木斯70多公里的依兰县有个古城,与宋徽钦二帝有关。说走就走的旅行,就是要任性一点。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1)

​从佳木斯自驾到依兰县车程一小时。到依兰是下午2点,安排好住处问过酒店前台后,马上开车到五国头城。秋高气爽,让手机拍照也如此大气磅礴。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2)

​刚开始我总是记不住这个“五国头城”。辽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下游的生女真人建立了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笃、奥里米、越里吉五个部落联盟,史称“五国部”。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做“五国城”。依兰是五国部第一城之越里吉城,为五国会盟之城,因此称为“五国头城”。了解以后,就好记了吧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3)

​五国头城景区是国家AA级景区,门票20元。坐落于依兰县五国头城遗址处,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2003年动工建设,2004年向游人短暂开放后关闭,2017年县政府投资修缮后重新开放。这里带给我很多惊喜。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4)

​广场东侧是胡里改路万户府,正殿是胡里改路沿革简介。西配殿是“靖康之变历史展室”,东配殿是“二帝在五国城展室”。今天要了解的是“靖康之变”。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5)

​公元1125年,金军俘获辽的皇帝,辽国宣告灭亡。在金灭辽的过程中,北宋为将被辽国割去的燕云十六州收回,与金国结盟共同参加灭辽战争。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6)

​后因北宋军队镇压农民起义,没能按约定出兵,辽国被金兵所灭。金国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就在灭辽的当年冬天,挥军南下,大举进攻北宋。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7)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陷北宋的都城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 多人,于是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一变故为“靖康之变”。展览的第二部分是宋辽之战,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8)

​后晋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山西太原市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重视李牧、周亚夫行事,隶属于后唐明宗李嗣源帐下,迎娶李嗣源之女。参与后梁朱温与晋国李克用、李存勖“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拜为河东节度使,封为赵国公,赐号“扶天启运中正功臣”,然而君臣相互猜忌。清泰三年(936年),起兵造反,坐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甘做“儿皇帝”。随后,在契丹援助下,灭亡后唐,正式即位,定都汴梁,建立后晋。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9)

​石敬瑭对于契丹百依百顺,非常谨慎,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太宗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10)

​石重贵(913年——974年),石敬瑭养子,后晋皇帝,942年——946年在位。史称后晋出帝或后晋少帝。天福七年(942年),后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契丹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占开封,后晋灭亡。石重贵是一位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的皇帝。他在位只有4年,国破后被俘送往契丹,辽保宁六年(974年)病死。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11)

​宋朝建立后,没有忘记收复燕云十六州,继承皇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在完成初步的全国统一后,决定发动对辽战争,夺回中原失地十六州。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12)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澶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13)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当宋军逼近幽州时,被辽兵败于高粱河。次年,辽派十万大军向雁门关进攻,代州刺史杨业接到战报后,带领数百轻骑,从雁门以北的辽兵背后杀出,击退敌人,从此辽兵闻杨业之名而丧胆,称之为杨无敌。杨业,又名继业,北汉时任建雄军节度使,后归附宋朝并屡立战功。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14)

​宋太祖亲征。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赵光义先派大将潘美等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赵光义于二月率军亲征,宋军击退辽国援兵,灭亡北汉,终于结束了自唐末黄巢之乱以来近九十年藩镇割据混战的局面,再次形式上一统全国。同年五月,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赵光义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赵光义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失败。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15)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25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

宋辽杨家将大战(宋辽澶渊之盟)(16)

​辽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宋真宗也赞同议和,于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380次之多。

待续,下文接着说说“宋金之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