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

各位好,相隔数日,今天再次更新这个系列的文章的第六部分“富士篇”,之前的相关文章链接在下面,可以相互参考佐证:

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宾得理光篇

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佳能篇

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尼康篇

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索尼篇

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徕卡篇


和前面的六个品牌相比,富士可能是我相对使用时间比较短的那一个,涉猎的器材也不是那么多那么全面,所以仅仅表达一些自己的主观感受,如有不准确的地方还请见谅。

话说富士历史上是胶片大厂,小时候谁还没用过几卷富士的胶卷,但是到数码相机的时代,富士似乎就没有那么辉煌,而我也入门比较晚,早期只听说过富士的长焦DC相机,之后则是S5为代表的单反相机,然而却是尼康APSC单反相机的马甲,再往后就是X系列的各种APSC无反相机,并且在各家都大力开发全幅相机的时候还一直坚持做APSC,也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品牌。一直到这两年,直接跳过全画幅,推出中画幅无反相机,和主流的CNS三家大厂形成了良好的错位竞争,也是其独有的生存之道吧。

1、XT10:

话说大概是2015年10月,当时自己在用A7R2,和一朋友闲聊,他新买了XT10,我久闻富士色彩独到,打算来玩玩,他就同意了,给我寄了过来。原本说好借用一周的,结果到第四天我就给他寄回去了。可能是因为定位的原因,XT10虽然看起来颜值不错,也蛮有复古感觉,但是一上手还是挺强的塑料感。其次,那一代富士的机器,对焦方面还真是蛮弱的,尤其是拍娃的时候,那个追焦非常鸡肋,尤其是和我手中的A7R2同场竞技,真心觉得难用。最后,虽然直出色彩挺不错的,但是总觉得画质不够干净,有比较强的涂抹感,这也是富士相机那时候被诟病的主要问题之一,另一项应该是ISO虚标问题。后期的时候,感觉raw文件画质也并不是很好,最起码不像当时论坛上一些人吹嘘的越级吊打全幅那么牛。所以很快就失去了继续把玩的兴趣。

亮点:直出色彩其实还是不错的,外观比较亮骚,18-55/2.8-4镜头素质不错。

槽点:对焦尤其是追焦比较弱,画质一般。

关于图片:真心没拍太多,正好赶上同事过生日,拍了两张蛋糕,用的是18-55镜头。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

XT10 18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

XT10 1855

2、50S:

如果富士还只是继续出APSC机器的话,很可能我的富士体验经历就止步于XT10了。不过凡事没有如果。

2017年初,富士终于直接跳过全画幅推出了中画幅无反50S,用的是和645Z相同的一块cmos,加上无反系统更小巧的体积,更多样的玩法和更好的对焦,我老早就对50S垂涎不已,一听说可以预定就第一时间交了定金。

然而等待是漫长的(据说要将近两个月),在等待的过程中想法产生了动摇,因为富士以往的半幅无反相机价格跳水太严重了,50S如果我预定新机,入手之后估计没多久就会大大贬值,不如忍一忍等以后入二手的。现在看来我这个想法当然是对的,判断也是准确的。只不过我猜中了开头没有猜中结果而已。

当时我果断退了定金,用这笔预算购买了徕卡M240P和一些镜头,玩了一个月左右,又换成SL,玩了两个月,到了5月份,50S已经正式,逗惹得我还是觉得应该搞个中画幅玩。灵机一动,正好因为50S的原因,645Z价格也降了一些,不如再弄一套645Z来玩,等50S彻底便宜下来再换,645Z已经这么便宜,应该再跌也不会跌过50S。如意算盘打得好,谁知道645Z入手之后,价格竟然还是一路下跌,而且闲鱼上冒出一大批二手机器,价格一个比一个低,搞得我三个月后出的时候,不得不自损大几千才脱手,实在是失算。

铺垫的有点多,说回50S。等我真正再入50S,竟然一直到了2018年的3月,比起之前的预期晚了差不多一年,原厂头就搭配了一个GF110/2,等效85 1.4,剩下就是转接了一下徕卡ZM50 1.5。前后跨度一个月,拍了四次,主要是当时手上器材不少,大家轮流排队而已。至于为什么这么快就出了,其实也是源于那段时间折腾得比较剧烈,这个机器本身就是我用A9置换回来的,一个月后又拿去置换回来一套A7R3而已,算是过了个手尝了个鲜。毕竟我可能还是更适合机动性更好一点的器材。

亮点:画质和645Z基本一致,细节、动态范围都很强悍,中画幅更大的像场带来更强的立体感和更细腻的画质。富士的胶片预设很出彩,Classic Chorme是我最喜欢的一种。对焦在中画幅里面可能算是最好的了。相比后来出的50R,50S的持握感相当不错。

槽点:机身太厚了,收纳携带都很不容易,电池虽然很大只但是续航比较一般,回放键的位置绝对反人类。

关于图片:算上试机总共只拍了四次,片子也不多。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6)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7)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8)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9)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0)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1)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2)

50S 110/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3)

50S ZM50/1.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4)

50S ZM50/1.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5)

50S ZM50/1.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6)

50S ZM50/1.5

3、XT2:

在入了50S后没几天就从朋友处收了这台金属灰的XT2,搭配的是1655/2.8镜头。

这台XT2的颜值确实相当不错,买它主要是被富士的CC胶片预设所吸引,其次是50S毕竟笨重,需要一个副机来做便携之用。

虽然都是XT系列,但个位数比起XT10两位数的机身来说,无论做工手感都好了很多,不像XT10那样有强烈的塑料感和玩具感。

前前后后也是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只搭配过1655和35/2两枚镜头,这两枚镜头素质非常之不错,是这个系统里面很值得推荐的镜头。后来50S置换回来A7R3,外加三进宫了SL,所以XT2也没有继续留下的必要,就出掉了。

亮点:终于不再是祖传1600w像素Cmos,新的2400w感光元件画质确实有较大提升,没有那种显而易见的涂抹感了。胶片预设仍然最爱CC。对焦系统算是进步比较大了,虽然比索尼还是有差距。双方向的翻转屏好用。

槽点:体积虽小重量不轻,距离真正的便携还是有差距。金属灰很容易留下划痕。镜头系统基本上要么贵要么老,不敢怎么下手。

关于照片:也是拍的不算多,试机试镜的为主。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7)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8)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19)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0)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1)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2)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3)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4)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5)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6)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7)

XT2 1655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8)

XT2 35/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29)

XT2 35/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0)

XT2 35/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1)

XT2 35/2

4、XE3:

再次使用富士,差不多又是时隔一年之后了,期间经历了太多的事情。之前的器材基本上都出光了,也离开摄影有一段时间,还是打算维持这个小小的爱好,没打算大动干戈,所以盯上了这款小小的机器。

选它的原因有几点:1、价格比较便宜;2、体积比较小巧;3、颜值挺高;4、对焦系统以及画质和XT2相同,由于使用过XT2所以觉得XE3基本能够满足自己。

不过,依然是没有超过一个月就出掉了,似乎富士每一台机器在我手上都是来去匆匆。不是它们不好,只能说我的心太浮躁吧。期间搭配过XF23/2,XF35/1.4,七工匠55/1.4三枚镜头,每一个几乎都是只拍了点试镜的照片。

亮点:其实上面选择它的时候那些原因就是亮点了。

槽点:没有翻转屏没有翻转屏没有翻转屏。这也许和定位以及设计风格有关吧。

关于照片:片子同样不太多。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2)

XE3 23/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3)

XE3 23/2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4)

XE3 七工匠5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5)

XE3 七工匠5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6)

XE3 七工匠5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7)

XE3 七工匠5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8)

XE3 七工匠5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39)

XE3 七工匠5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0)

XE3 七工匠5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1)

XE3 3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2)

XE3 3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3)

XE3 3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4)

XE3 3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5)

XE3 3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6)

XE3 3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7)

XE3 3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8)

XE3 35/1.4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49)

XE3 35/1.4

5、XE2:

怎么最后又来一台XE2呢,其实本来不会买这个机器的,是在买35/1.4的时候,被卖家强行搭售的,套收比较划算,就套收回来了,当了几天XE3的备机,因为本来不是我的菜,所以很快就出掉了。期间只搭配过老蛙的9mm/2.8超广镜头。

亮点:胶片预设不用说,价格是真的便宜。其实也不知道算亮点还是槽点,富士每一代新机面世,上一代机型很快就会断崖式下跌一半,再出一代,就再跌一半。别家的机器这种趋势是逐渐平缓的,富士感觉是没有下限,所以我才会觉得富士可以获得“跳水王”的“美誉”。

槽点:对焦比较原始,操控也不太人性化,机身塑料感明显比XE3强很多,画质就是那枚祖传1600万X-TRANS的那些毛病。

关于照片:都是老蛙9mm/2.8的试镜片。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0)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1)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2)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3)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4)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5)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6)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7)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8)

XE2 老蛙9/2.8

富士全幅镜头推荐(说说我用过的那些相机和镜头)(59)

XE2 老蛙9/2.8


下面说说富士机身搭配过的镜头:

XF16-55/2.8:类似焦段的2.8标变我用过不少,富士这枚半幅标变,几乎不输给大厂的全幅标变,全开画质、畸控、色散控制、焦外过渡、对焦速度都可圈可点,就是体积重量搭配半幅机身有点不平衡,其余挑不出什么毛病。

XF35/2:除了光圈小了点,其余几乎都是优点,对焦迅速、体积小巧、价格便宜、画质不俗、近摄能力不错。

XF35/1.4:老马达镜头,对焦慢,体积略大一点,但是成像方面绝对是半幅领域内的顶级镜头,曾经价格一度非常低廉,现在上浮了不少。我上面的片子可以作参考,不再多说溢美之辞。

XF23/2:体积小巧对焦迅速,近摄时候画质下降比较明显,中远距离画质不错。

七工匠55/1.4:国产富士口手动镜头,非常便宜,渠道货五百左右,全开稍微有点肉,缩一点光圈之后相当不错,焦外表现也OK,绝对超值。

老蛙9/2.8:也是国产镜头,几乎继承了全幅前作12/2.8的全部优点,画质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的半幅超广神头。我买的首发版还赠送原厂三枚滤镜,很划算。

GF110/2:唯一我用过的富士中画幅镜头,除了体积巨大之外,各方面可以说是完美,焦内锐焦外柔,色散控制良好,过渡非常舒服,发色沉稳厚重。

ZM50/1.5:转接到中画幅有一些暗角,缩光圈到F4基本消失,氛围感一样很好,很奇怪的是全开锐度感觉反而没那么差了。


在这里还是要再次对富士爱好者们说声抱歉,由于个人太喜欢折腾,每一款用过的富士机器都没有用太久,免不了浅尝辄止,观点片面。富士有很多很有特色的机器和镜头,爱好者们绝对可以用它拍出很好的片子,不要学我哦。

这个系列的文章,也不确定还有没有第七甚至更多的部分,而写到这里,基本上是告一段落了。这是对我过去六年时光里折腾史的一次回顾,一次总结。人生有几个六年,这六年,我玩的足够精彩,足够尽兴,虽然拍片没能成为大师,但也记录了很多美好的时刻,结识了很多的朋友,随着年华老去精力渐衰,回想起这几年时光,我想我应该是不会后悔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所幸一路有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