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给高中孩子的忠告(如果父母曾伤害过你)

上一篇文章,我写了几种“有毒”的原生家庭。

有毒的原生家庭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角色倒置型父母、操控型父母和虐待型父母。

角色倒置型父母通常无法履行父母的职责,使得孩子不得不过早的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操控型父母用情感、金钱对子女进行控制,使得子女无法真正独立。

最后一种虐待型父母,他们对子女进行身体、言语甚至性虐待,对子女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伤害。

生活在有毒原生家庭的孩子,内心会有各种各样的委屈、愤怒、压抑和痛苦。

今天,华夏思源心理咨询师王老师来跟大家讲一下,如果你身上也背负了父母带来的伤害,如何才能走出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痛苦?

01不盲目和解,而是表达内心压抑的愤怒

很多人以为,要真正走出原生家庭的伤害,就要原谅父母。但很多心理咨询师在多年的咨询工作中发现,那些声称已经原谅父母的人,并没有因此过得更好,反而他们的心里更加不舒服。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你的性格缺陷》一书中讲了一个例子:

有一个来访者叫芬妮,她十一岁的时候就被继父强奸了,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先后被妈妈的几任男朋友猥亵过。她16岁的时候,不堪欺侮,离家出走,成了一名性工作者。

但是,芬妮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从来不允许自己愤怒,结果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她压抑的愤怒终于能够表达出来,她在咨询中尖叫着责骂她的父母毁了他的童年,又在成年后毁了她的生活。这次发泄过后,斯蒂芬妮的抑郁症有了明显的缓解。

心理咨询师认为,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人,长大以后可以原谅父母,但在原谅父母之前,要先接纳并且表达自己的愤怒,把压抑多年的情绪尽可能地释放出来。

你并不一定要当着父母的面去责骂他们,只要能从心底里承认这股愤怒就会有帮助。

你可以选择在朋友面前,把对父母的愤怒一股脑地表达出来;或者写日记的方式,将这些愤怒一一表达,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都让你感到轻松。

表达发泄出以往压抑的愤怒,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开启新生活。

白岩松给高中孩子的忠告(如果父母曾伤害过你)(1)

02树立自我立场,采用非辩护性回应,巧妙说“不”

很多成长在有毒家庭的人,尤其是那些长期受父母操控的人,父母会对他们的生活有诸多干涉和指责,长大以后也很难真正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情。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父母对你的生活有过多的干涉,不如从你意识到的这一刻起,学着表明自己的立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什么事情是必须坚持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商量的。

可能有的人会说,自己很难说“不”,很难在父母面前坚持自己的观点。

华夏思源心理咨询师,推荐你采用“非辩护性回应”的方式来对父母巧妙说不。

这个技巧的核心是不管对方说什么,你都只做回应,而不为自己做任何辩护。

通常情况下,被母亲指责“自私自私”,你一定会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证明自己事事为别人着想、尤其是为父母着想,根本不自私。

一旦你生气、道歉、解释、或者试图说服父母改变主意,其实,你相当于又一次把主动权交到父母手上,你可能会再次失控。

但是,采用“非辩护性回应”,对话就变得不一样了。

比如,父母说:“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居然让我们去住宾馆”,

你可以回答:“妈妈,让你伤心了,我很抱歉。”

如果母亲再逼问:“你倒底同不同意我们去住?”

你依然可以回答:“妈妈,我得考虑一下。”

非辩护技巧的特点就是,只回应对方的问话,而不做任何辩解,这样既可以阻止矛盾的激化,也避免了因为极力为自己辩解,而把自己逼到绝境。

03这不是你的错,停止内疚和自我惩罚,把责任归还给本该负责的人

很多被有毒家庭伤害的孩子,很容易陷于自责,觉得这些糟糕的事情之所以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是自己的错。

比如,小时候被父母忽视是因为自己不够听话,被父母殴打是因为自己常常做错事情,等等。

但是,要想从有毒的原生家庭中走出来,就要停止自我惩罚,把责任归还给原本该负责的人。

你可以拿一张自己的童年照片,对着照片中那个弱小、无助的孩子大喊:“你不需要为父母的酗酒负责”、或者“你不需要为他们忽视你负责”、“你不需要为他们殴打你负责!”

你可以把内容替换成任何经历过的不幸,大声告诉童年的自己“这不是你的错”。

这个方法,可以帮你在某个瞬间减少内疚感,但是这种内疚的感觉还会不时地出现在你的头脑中,所以,你需要重复做这个练习,直到你觉得可以轻装上阵,不再为不该负责的事情负责为止。

白岩松给高中孩子的忠告(如果父母曾伤害过你)(2)

04克服内心的恐惧,尝试与父母对峙

与父母对峙,是摆脱原生家庭伤害,最重要、也最艰难的一个方法。

因为他能让你直面曾经的恐惧,表达情绪,克服内心的恐惧。

与父母对峙并不是要报复、惩罚父母,或者单纯的发泄愤怒,而是为了彻底克服自己在面对他们时的恐惧,来为你们日后的关系定位。

对峙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写信。写信的好处是你可以把想说的话反复斟酌,改到自己满意为止,而收到信的父母,也有机会反复阅读信件,并对内容进行思考。

信的内容通常包括这样四个部分:父母对你做过什么,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你现在的生活,你对父母现在的要求是什么。

比如父母重男轻女,当年对你忽视,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难过……

如果你的父母是有暴力倾向的,建议你最好采用写信的方式来跟父母对峙,这样做也可以避免身体冲突,让场面更加失控。

对峙的第二种方法是面谈。面谈的好处是可以获得及时的反馈。

不过对于一直被父母伤害的人来说,与父母面对面对峙,是一个非常艰难和有挑战的事情。在跟父母对峙时,你可能会非常非常紧张,有些人还会发生心跳剧烈、胃部绞痛、呼吸不畅的症状。

为了避免对峙的时候,大脑紧张到一片空白,你可以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就是事先把给父母的信写好,然后当面读给他们听,这个方法能克服紧张和恐惧,帮助对峙达到预期的效果。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选择写信或者面谈。

对峙后的结果,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是父母对你的状态表示理解,承认他们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这是最完美的结局,你们的关系会重新梳理清楚,你曾经的伤害几乎消散而去。

第二种结果就是父母没有改变的样子,依然是曾经的模样。

这是最常见的结果,这个时候,你要告诉自己,对父母做出改变这件事,抱有过大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

然后,选择了回归到自己的生活,在物理和心理距离上都与父母保持足够的距离就可以。

这种情况算不上理想,但至少让你在内心与父母划清界限,不再以牺牲自己的自主权为代价与父母维持有毒的关系。

第三条路更加糟糕,就是对峙之后,父母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地伤害你。比如曾经喜欢家暴的父亲更加的抓狂。

出现这种情况后,为了保证自己日后的生活不再受到父母的侵蚀,你可能不得不选择与父母断绝关系。

一下子就断绝关系可能太难,你可以告诉自己,先三个月不跟父母来往。

就算父母说想来看你,你也要明确的拒绝,起码给自己的内心三个月的平稳成长时间。

走出原生家庭伤害和痛苦的方法,你学到了吗?

最后,还想提醒一下,不管父母有没有毒,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向前看,不沉溺于过去。

正如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人永远都可以重新解读过去的经历,过好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也对心理学感兴趣,想通过学习心理学摆脱往日痛苦,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帮助更多的人,可以来找华夏思源,华夏思源专注心理学教育13年,中国每5个心理咨询师,就有一个来自华夏思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