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为什么会被处死?广陵未散嵇绍不孤

公元262年的一天,洛阳东市,一辆囚车停了下来,嵇康被军士押上了戒备森严的行刑台。这时,三千名太学生蜂涌而至,加上围观的百姓,把刑场周边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嵇康为什么会被处死?广陵未散嵇绍不孤(1)

临死,而兄弟亲族咸与共别,康颜色不变,问其兄曰:”向以琴来不邪”?兄曰:“以来”。康取调之,为《太平引》。曲成,叹曰:“《太平引》于今绝矣”!(《世说新语》)

这场面,哪里象是刑场!而场上的主人公,也分明是在向粉丝们做激情表演,全然不似引颈待戮的死刑犯!

日影渐渐西移,几千人围着刑场,俱皆静寂,只是在倾听着嵇康弹奏他的人生绝响。可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把高高扬起的屠刀!他神色安祥地拨弄着琴弦,弹完最后一个音符后,从容就义……

嵇康为什么会被处死?广陵未散嵇绍不孤(2)

作为当时的文坛巨擘,皇室贵戚,“竹林七贤”的领军人物,司马氏为什么要杀掉他呢?

首先,就是由于他的特殊背景和政治立场。

嵇康出身于官僚世家,幼即聪慧,博览群书。且容止出众,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公主为妻,是曹魏皇族的驸马。

司马氏掌权后,嵇康不与为伍,躲到河东。司马昭派心腹钟会前去聘请,遭嵇康冷遇。就连他的好友、同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荐他为官,也被他痛骂,为此事,他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坚决拒绝出仕做官。

为此,他颇遭幕后主使、当时的最高掌权者司马昭的忌恨,埋下了灾祸的种子。

嵇康为什么会被处死?广陵未散嵇绍不孤(3)

其次,他狂傲不羁的性格,毫无顾忌的言辞,加上不知收敛的举动,也是造成他被杀的原因。

鲁迅先生半生研究嵇康,曾耗十年功夫编过一本《嵇康集》,又为此写了一篇著名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与酒的关系》。他认为,“嵇康脾气很大,却从不改变。”嵇康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由于他的名气很大,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响应。殊不知,这正犯了司马昭的大忌。

非薄了汤武周孔,汤武以武定天下,周公是捕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禅让的。把这几个人都给否了,教司马昭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好呢?没有办法,在这一点上,他就非死不可了。(鲁迅)

嵇康为什么会被处死?广陵未散嵇绍不孤(4)

第三,他不会通变,得罪了小人。

因为别人举荐他为官,他就写下绝交书,幸亏山涛还不算小人,没去难为他。可是,另一个人物——钟会可不然,他可是睚眦必报、翻云覆雨的奸诈之徒。

钟会是司马昭跟前的头号红人,因为灭蜀而权倾朝野。他眼见当时雅士甚得士族阶层追捧,也写了几篇文章装点门面,附庸风雅。为了提高文章的档次,他屈尊跑到嵇康的府上,想让他给题个序或作个评论。

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疾走。(《世说新语》)

这样一位重权在握的人物,想让嵇康给文章润润色,结果畏畏缩缩没敢进门,只是隔墙扔给了嵇康,想想看,那是什么心态?!

按照嵇康的脾气,自然是看都不看,付之一炬了。

嵇康为什么会被处死?广陵未散嵇绍不孤(5)

还有一次,钟会约一帮自己的朋友,到嵇康家去拜访。嵇康当时正在热火朝天地打铁(这是他的爱好),与向子期旁若无人,“扬槌不掇”,钟会这帮人在那儿站了半天,他竟不发一言。

钟会尴尬离去,这时嵇康又火上浇油: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道: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乍一听,象不象是问禅?

可惜,钟会不是禅师。

他这种“刚肠疾恶,轻肆直言”,终于惹恼了钟会,回去就向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此言正中司马昭下怀,等待嵇康的,也就只有一死了。

嵇康为什么会被处死?广陵未散嵇绍不孤(6)

嵇康被抓和被杀时,为什么会引起了那么大的轰动,以至于朝野俱惊呢?

我觉得有以下三种原因。

一,嵇康名气太大,有广泛的影响力。

做为当时“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嵇康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何况当时崇拜名士,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竹林七贤”诸人,个个都出类拔萃,在士族阶层一呼百应,嵇康做为其中的骨干,自然有不同凡响的号召力。就看钟会两次的屈尊奉迎,可窥一二。

二,曹魏宗室的背后助力。

司马昭虽然已废掉曹髦,但考虑时机未成熟,曹魏势力尚未崩溃,所以暂时还不敢称帝。嵇康是长乐亭公主的丈夫,又是因不肯迎合司马昭而被杀,所以曹家有唇亡齿寒之忧。虽不能营救,但动用一切力量,壮大声势,倘若嵇康可救,则曹家江山社稷无虞。如嵇康不得救,引起社会公愤,亦可让司马昭心存忌惮。

三,士族和文化阶层的池鱼之忧,促使了文人以游行请愿为契机,反对司马氏的以文治罪。

嵇康被抓后,每天都有一大批太学生到衙门请愿,甚至还提出要求,让嵇康到太学作他们的老师。他们高喊口号,反对杀死嵇康。这种活动在行刑的当天达到了高潮,这些涌向刑场的队伍,完全不惧报复。因为他们知道,嵇康并无过错,由“非汤武而薄周孔”被杀,那么下一个因“文字狱”而被杀掉的,就可能是自己了。

嵇康为什么会被处死?广陵未散嵇绍不孤(7)

嵇康遇难后,他唯一的儿子嵇绍被他要与之绝交的山涛抚养成人,后来做了司马王朝的高官,这就是成语“嵇绍不孤”的出处。

那首他平生最爱的“广陵散”,也被后人配曲整理,成为”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中的一曲。

小结:广陵未散,嵇绍不孤。嵇康之死,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所追求的革新进取精神,始终直面人生的创作激情,“刚肠疾恶”的鲜明个性,被后世文学家和史家们极为推崇。他用生命写出了自己的华美篇章,将随着他的文学成就,名垂青史!

参考书目:

《世说新语》

《稽康集》

百度文库、图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