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松动术临床应用(关节松动技术的康复应用)

关节松动技术是现代医学康复技术手段之一,根据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通过术者双手作用于患者的关节,在关节面旋以微小活动,通过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引起关节较大幅度的活动,达到缓解疼痛、松解粘连,改善功能的目的。

关节松动技术是在关节可动范围内进行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疼痛。治疗师用手法使组成关节的骨端能在关节囊和韧带等软组织的弹性所限范围内发生移动,是患者关节的一种被动运动。

关节松动术临床应用(关节松动技术的康复应用)(1)

一、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

1. 缓解疼痛

关节松动技术能有效地促进人体关节液的流动,改善关节软骨和软骨盘无血管区的营养,缓解疼痛,关节松动的神经作用可以限制脊髓和脑干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2.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松动术中的Ⅲ、Ⅳ级手法可以直接牵拉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所以有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效果。

3. 增加本体感觉反馈

关节松动技术可以强化本体反馈机制,将位于关节囊、关节处的神经感受传递至人体中枢神经部位,强化人体的运动感觉与位置感受。

二、关节松动技术手法分为四级

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手法包括摆动、滚动、滑动、旋转、分离和牵拉,根据对操作者施加的手法可分为四级。

Ⅰ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

Ⅱ级:治疗者在关节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但不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末端;

Ⅲ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受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Ⅳ级:治疗者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范围、节律性地来回推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受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上述4级手法中,Ⅰ、Ⅱ级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Ⅲ级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Ⅳ级用于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三、手法操作要点

1. 运动方向

治疗平面指垂直于关节面中点旋转轴线的平面,治疗时,运动方向应平行或垂直于治疗平面的方向。一般关节分离垂直于治疗平面,关节滑动和长轴牵引平行于治疗平面。

2. 治疗力度

手法操作力度要达到关节受限处,操作中,手法要平稳有节奏,不同的松动速度产生不同的效果,小范围、快速度可以抑制疼痛,大范围、慢速度可以缓解紧张或挛缩。

3. 治疗强度

不同部位的关节,治疗时手法操作的强度有区别,一般活动范围大的关节如肩关节、髋关节等,手法的强度可以大一些,移动的幅度要大于活动范围较小的关节如手腕部关节和颈椎。

4. 治疗时间

应用关节松动技术治疗时,每种手法可以重复3-4次,每次治疗总时间为15-20分钟,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每天或隔1-2天治疗一次。

四、临床应用

关节松动技术是一种以低速度、不同振幅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为治疗手段,以改善和恢复关节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为目的的被动手法操作技术。在临床上,关节松动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肩周炎、膝骨关节炎、中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及骨折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

肩周炎是临床应用关节松动术最多的一种疾病,关节松动技术针对性强,可以根据肩关节的不同功能障碍和肩周炎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手法分级治疗,并且多配合理疗、推拿或中药等疗法,共同治疗,效果更好。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颈椎病,可以改善和恢复颈椎的生物力学结构,促进关节液的流动,保持和增加关节的伸展性,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松动技术治疗颈椎病,常与牵引、中医推拿、针刺等方法联合进行,治疗效果更好。

小结

关节松动技术是一种康复治疗技术,临床用于治疗疾病和损伤所导致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其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优点,对于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活动受限或关节僵硬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中,往往和其他康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黄裕桂,林子玲.关节松动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影响.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年7月第4卷第7期.61-62

颜如冰.何成奇.关节松动术临床应用进展.华西医学.2007年.第22卷第4期.917-918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更多康复信息请关注微信订阅号康复汇:kangfuhuiy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