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大北区规划(合肥老地标合工大北区)

老合肥都知道,合肥庐阳区六安路269号的前身是安徽工学院,校门口的黑板上还定格在安徽工学院95级毕业典礼,当年的汽车拖拉机专业是相当不错。

合肥要壮大自己,培养接班人是第一要义。于是,在1997年安徽工业学院与合肥工业大学合并,成为合肥工业大学六安路校区,也称北校区,继续完成使命。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合工大北区开始说起。

合肥工大北区规划(合肥老地标合工大北区)(1)

01记忆中的工大北区

六安路,自北向南连接着环城路和寿春路,没有蒙城路的拥堵,亦没有北一环的名气。

作为合肥最繁华的老城之一,工大北区旁边就是环城公园、杏花公园,坐公交车晃晃悠悠就到了古逍遥津、城隍庙,腿脚麻利的同学可以散步,走着走着就到了市中心。

工大北区门口清一色的梧桐树,也许这就是合肥与南京的心心相惜,载满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站在道路两旁,庞大的树冠把六安路尽头藏得恰到好处。

合肥工大北区规划(合肥老地标合工大北区)(2)

合工大北区的操场是无数人挥洒汗水的地方,当年的小男孩已经变成酷爱健身的大叔,当年的小丫头也朝气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围在一起闲话家常的小大姐。

学校的东南角有一排荒废的老房子,据说建国后,工大北区筹建第六步兵校,这老房子就是当年的简易营房,一直延续到2005年学校拆迁,尚有城墙砖盖平房几十间。

随着合肥大建设,合工大北区留下了古城墙的最后绝唱。

荒废的小红楼是当年兵团负责人办公的场所,如今红砖早已失色,透过破碎的玻璃窗,内部非常陈旧。据当地老人介绍,楼盖好了兵团还没入驻建制就撤销了,后面不是校长就是大官的住址。

合肥工大北区规划(合肥老地标合工大北区)(3)

校园内娘娘池大有来头,不仅是校区内一大风景,也是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庐州古迹,也藏着另一段故事。

今天的工大北区原是段家祠堂,其北边不远处,是段祺瑞家的后花园。其夫人常在池中洗澡,这就是“娘娘池”的由来。

空旷是学校的整体画风,合肥工业大学的门牌还带着历史的余温,像是诉说着心中的不快。

02 合工大菜市场

别看合工大北区静寂无声,它后面还藏着一个贩卖人间烟火的秘密花园——合工大菜市场。

在菜市场里转一圈,闻到鱼腥味、生鲜肉味,看到堆成山的水果,在熟悉的卤菜店斩半只烤鸭,就能找到妥帖安稳的归属感。

合肥工大北区规划(合肥老地标合工大北区)(4)

菜市场里整天充满浓浓的市井气息,不管他们来这里做什么,吃,一定是共同的话题。

“要qie什么?”

“来碗sha汤,一个米饺,一个油香”

“豆腐脑个有了?有来一碗”

“今天的小白菜新鲜了啊!你望望,鲜青的!”

“瞧一瞧啊,西瓜便宜卖了啊!”

人们买菜、闲聊,遛弯,赶集,甚至有些大爷大妈将这个菜市场作为自己的社交集散地。

不禁幻想着数年前,白天拎着鱼肉的大妈和年轻的学生在北门擦肩,也是一道奇景。

这就是属于六安路269号的记忆。

我最喜欢这里的三和早点,早上六七点,油锅里就开始了忙活,来个正宗的米饺和sha汤,再搞个鸡蛋饼,一顿丰富的早饭齐了。

合肥工大北区规划(合肥老地标合工大北区)(5)

03合肥全民健身中心

吃完早饭再往北边走,就到了合肥全民健身中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不仅是老城区居民锻炼的地方,同时还是合肥市竞技体育的青少年训练所在地。

从这里走上全国甚至是世界的竞技舞台,跳水奥运冠军李娜、击剑亚洲冠军兰明豪等一大批著名运动员,都曾在这里洒下过汗水,留下了记忆。

七十年的变迁,这里也经历着变化:过去铺炉渣灰,变为了塑胶跑道,露天泳池,改为室内馆。

合肥工大北区规划(合肥老地标合工大北区)(6)

随着人们对健身需求的重视,这个以免费、低价为特点的老城区居民锻炼的核心场所,瞬间超负荷了。

来这里锻炼,停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每次来找停车位像中一样,有些车主停车都要走好远,而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是,多数场馆里没有空调。

万幸的是,现在全民健身是主流,合肥市全民健身中心这一次的改造,不再是“小打小闹”,而是“脱胎换骨”

新建地下停车场、地铁轨道8号线换乘站点、体育商业,打造一个集市民休憩、体育健身、"P R"交通模式为一体的综合体育公园,所有场馆将采用新风系统,实现冬暖夏凉。

我是庐州拾光,一个说合肥故事的合肥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