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中小学(34翻转课堂)

国外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中小学(34翻转课堂)(1)

国外使用翻转课堂教学的中小学(34翻转课堂)(2)

学生提前预习、上课老师讲、学生听,这是传统课堂;在信息化大潮下,现在的课堂早已经变了样:上课前老师提前把知识点、要点录成微视频,学生看着视频提前自 学,课堂变成了老师解疑释惑的时间段。翻转课堂、微视频、慕课、资源云平台信息化让课堂效率更高、教育个性化更强。

互联网改变日常教学

小斌经过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里,通过家里的电脑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学校的网络平台,在所属班级群中找到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据自己的学习需 求,小斌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分层作业。其中数学的计算题小斌直接网上作答,测评系统立即批改并反馈,其中做错的一道题小斌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把自己的疑惑 发到了在线交流区。不一会儿,高手帖不断涌现,数种解题思路让小斌茅塞顿开。小斌很喜欢历史课,历史作业有一项要求学生对隋炀帝进行评价,于是百度和学校 的资源平台便派上了大用场。报告写完,颇有满足感的小斌情绪高涨,吃完晚饭,立刻打开了教师上传的微视频,原来是明天上课教师将要讲述的内容。对于物理的 一段视频,小斌看了两遍,将仍有的困惑发送到了在线讨论区。随着夜幕的降临,小斌在思考着明天参加创客体验中心的项目中进入梦乡

这一幕实际上是青岛市许许多多学生每天经历的一幕,互联网使学生学习生活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而对教师来说,他们也由面对面知识的传授者 转变为教学的设计者乃至微课的开发者,信息素养的提升成为课堂教学的巨大推动力。而这些,都是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冲击,但也意味着机遇。

青岛市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一直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抓手之一。信息化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制高点,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并日益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课前课后地位互换

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写作业,这是长久以来我们的教学传统,但近段时间以来,青岛二中的课堂流程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模式,学生在课前自学,课堂上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学与教的颠倒被称之为“翻转课堂”。

日前,一堂翻转课堂的公开课在青岛二中学术报告厅举行,给学生上课的是该校的省级特级教师高保卫,课程内容是“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配置资源”。与传统课堂不同,高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课,而是给学生放了一段5分钟的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他和学校政治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录制的,在视频 中高老师以50多个学生分一个苹果为例,引出了有限资源和无限需求的矛盾,继而引出了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容。视频中有高老师的讲解,也有他精心制作的PPT 课件,内容则涵盖了本堂课在课本中的主要知识点。视频看完了之后,高老师并没有重复视频中的知识点,而是由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时的疑惑和难点,高老师一一 给予了解答。45分钟的一堂课在同学们热火朝天的讨论中结束了,记者看到与传统课堂上以老师讲解为主导不同,这堂课上高保卫老师讲解知识内容的时间只占到 了10分钟左右,对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主要集中在5分钟的视频里,其余时间大都用在了解答疑问,学生、老师相互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

高保卫说,课前学习、课堂上解决问题,这种课前课后地位的互换就是“翻转课堂”的本质。“以前上课都是学知识,这堂课下来我感觉思维变得开阔了,不仅学了知识,还学会了用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陈璇说。

【探访】

中小学课堂迎来微课时代

刚下课,第二实验初中初二5班的王海晶就与几名女生凑在一起,热议刚才的物理课第十一章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之前看微视频,位于 美国奥兰多的世界最高过山车原来是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太神奇了”;“单摆运动的视频也一看就明白,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物理 老师于桂芹说,上课前会让学生观看单摆、滚摆、过山车等有关机械能的微课,将课本上静态的表述还原至动态的视频,形象地了解机械能的转换,再来学习会显得 驾轻就熟。这种翻转课堂在第二实验初中已是“家常便饭”。该校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学科已经积累了34小时的微课,每个微课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几乎覆 盖这4个学科所有的知识点,迎来了微课时代。

青岛第二实验初中校长王祖荣告诉记者,学校作为山东省唯一初中学校,参与全国范围内的微课录制活动。数学组、英语组、物理组、化学组的多 位教师先后录制33小时的课时,获得了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另外,学校还尝试App有问必答学习新模式,通过手机软件,汇聚所有教师的智慧,为每一位学生 提供疑难解答。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在线进行点播、答疑,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使个性化辅导更为便捷。

【聚焦】

教育云平台服务百万学生

由市电教馆开发的青岛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上线服务50多所学校了,范围覆盖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包含了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平 台将不断优化并扩大覆盖面,到2016年全市百万学生和10万教师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平台分为教研员、老师、学生和家长4种登录通道,其中 教研员和老师端口登录后,会有各种教学工具和资料,同时老师端口可以给学生发布作业,学生作业提交后,老师可以在线批改。除了发布作业外,老师也可以有针 对性地将一些教学内容推送给特定的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分层学习,同时市教育局还将继续采购和研发一些教学资源,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老师们则 可以把教学资源用在日常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

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表示,网络时代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人与人通过网络实现交互性,这种特性使师生之间能够及时双向交流。借助信息 技术的共享性特点,我市学校在网上开辟“资源平台”“教案共享”和“在线讨论”等栏目,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共享学 习成果。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反馈,重点解决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点。而解决这些重点内容最为合理的方式就是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亮点】

学习“病历本”减轻课业负担

大数据使信息化教学面临新的环境,其资源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评价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会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在开发区实验初中,学校建设的教育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涵盖400多种数字期刊阅览室、各学科数字教材、网上图书馆、网上读报、视频网站、数字题库等,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备课中心、授课中心、云教室等模块分类管理,通过有线和无线网络传送到各种终端,师生可随时调用。

学校还构建了自适应作业测评系统,利用专门开发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把作业批改环节接管过来。学生网上作答提交后由测评系统批改反馈,即时跟 踪、诊断、获取和保存学生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错误和问题;形成每个学生的学习“病历本”,开出“药到病除”的补偿矫正练习题,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教师主要 时间和精力用于有针对性地设计或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策略,有效关注与指导每一个学生。

【说法】

信息化助推教育公平

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表示,信息化教学的移动性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通过微视频、电子书包等使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学习。 而互联网也搭起连接世界的桥梁,例如青岛二中和俄罗斯彼尔姆市第二学校是“孔子课堂”合作学校,利用未来教室,通过远程视频系统为孔子课堂学生进行书法教 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上灵活化教学也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搭建了平台。比如电子书包突破了整齐划一的课堂,实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让学 生的“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成为可能。

邓云锋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改革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革命,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记者 臧旭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