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

孔嬷嬷见到盛老太太时,感慨道:你怎么修身养性到如此地步?你当年的派头哪去了?

盛老太太是勇毅侯府独女,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锦衣玉食、风光无限,出行都有几十人伺候,如今身边却只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妈妈伺候,穿着节俭、吃喝上都是普通食材,与往日大相径庭,实在让她诧异。

盛老太太无奈道:纮儿终究不是我亲生的,何必讨人嫌?况且我也乏了,当年折腾得翻天覆地又如何?还不是一场空?

盛老太太年轻时为了爱情与家人反目,婚后丈夫却宠妾灭妻,害得她儿子早夭。

丈夫早逝,她本可以抽身而去,离开这伤心地另寻一种活法,可她为了盛家,为了那残存的夫妻情分,将丈夫的庶子过继到自己名下,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盛家。

盛纮高中后,她就青灯伴古佛,吃斋念经,功成身退。如果不是盛明兰寄养在她名下,又与她培养了深厚的祖孙情分,也许盛老太太这一生终将落寞退场,无人怀念。

盛老太太爱护明兰心切,为了保护盛明兰,她重新燃起斗志,为明兰未来的人生规划。盛老太太教育明兰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她睿智聪慧的一面。然而这份通透睿智,都是用血泪的教训换来的。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1)

心高气傲,却输得彻底

盛老太太是勇毅侯府独女,当年在皇宫里也是说得上话的。以她的容貌、身家和能力,想与她说亲的人家都要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够格。

可盛老太太却偏偏喜欢上了盛纮的父亲,一个家境普通的探花郎。

从小锦衣玉食的盛老太太最不缺的就是金钱和地位,她从小被父母宠爱着长大,活得高傲又自我。在那个讲究门当户对的年代,盛老太太孤注一掷地选择了爱情。她不在乎钱财,不在乎地位,只在乎那不当吃不当喝,虚无缥缈,却在她心里比千金还重的爱情。

盛纮的父亲模样俊朗,满腹才华,在盛老太太眼里,闪耀着光芒,为了嫁给盛纮的父亲,盛老太太和娘家决裂了。

勇毅侯府独女下嫁探花郎,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盛纮的父亲都是高攀了。盛老太太也认为,盛纮的父亲娶了她应该知足,与她琴瑟和鸣,白头偕老一生。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2)

可喜新厌旧是男人的本能,时间久了,盛纮的父亲觉得生活缺少新鲜感,渐渐与盛老太太离了心。盛老太太是嫡女,出嫁前活得快意恩仇,无人敢招惹,她不屑与那些妾室争宠,便把矛头对准丈夫。

盛老太太认为是丈夫对她的爱不够忠贞,才让别的女人钻了空子。所以她对丈夫甩脸色,冷战,耍性子,她以为这么做会让丈夫反思自己错在哪了?却不知她这么做,反而把丈夫越推越远。

女儿家的厉害在心里头厉害,在面上厉害那是要吃亏的,不仅叫人抵毁还不见得顶事儿,那越是厉害的越是脸上看不出来。

偏偏盛老太太就是厉害在表面上的人。

丈夫想纳妾,盛老太太坚决不同意,并在家里喊打喊杀的闹腾。外人都以为盛家的当家主母是个容不下妾室,心狠毒辣的主,反而同情妾室的遭遇,也同情盛纮的父亲。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3)

可盛家老太太只是不许丈夫纳妾,并放出许多狠话,可有哪一句狠话实施了?盛纮的父亲又何曾受到过一丝伤害?

所以房妈妈才会对明兰说:老太太吃亏就吃在这里,空单了个厉害的名声,其实心肠再好不过了。她心地光明磊落,只会一味与老太爷争执。却不防着小人贱婢的下作手段,夭折了自己的哥儿,这才伤透了心。

盛老太太不屑与那些妾室争风吃醋,也不屑于耍手段,她的婚姻遇到危机,她最恨的不是那些抢走她夫君的女人,而是痛恨自己爱错了人。她以为爱情可以一生一世一双人,结果却发现爱情的保质期太短,她用一生赌爱情,却被爱情伤得彻底。

爱情不是女人的全部,很多东西是爱情给不了的。把爱情看得太重,往往会走很多弯路,吃很多苦。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4)

盛老太太低估了男人的薄情,也低估了人性的恶。

其实大宅院里,少不了下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盛老太太身份太尊贵,她看到的、经历的、感受的,都是美好的事物。所以她拥有着耿直、侠义的热心肠,以为很多事都能用正当的方式解决。

可她真正步入婚姻,才知道和下三滥的人是讲不通道理的,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良心,做事都有底线。

盛老太太嫁进盛家之前,盛纮就有几个通房丫鬟。这些丫鬟出身低微,这辈子最好的结局就是抬了姨娘。在正房生育之后,如果男主人恩宠还在,还能生个孩子,若是主人家夫妻关系和睦,她们就成了摆设,慢慢熬干青春,如果女主人容不下,便遣了出去。

但是稍微有些家底的人,都不会要一个破了身子的女人。所以这些做通房的丫头为了以后的好日子,会在背地里耍手段,博得男主人的恩宠。她们在男主人面前装作柔弱可欺,实际上心狠手辣,城府颇深。

盛老太太以为她是侯府嫡女,这些下人绝不敢在她面前耍手段。可在夫家过日子,底气就没有在娘家那么足。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5)

在那个男人是女人一片天的年代,只要男主人默许通房丫鬟胡搅蛮缠,其他人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见人下菜碟。

盛老太太是聪明,通透,敢爱敢恨,可她经历的太少,尤其是面对那些泼皮无赖的丫鬟,她从小饱览诗书的大道理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干着急。

就像亦舒说:我喜欢向没有知识但是聪明的人学习,他们那一套不讲理、原始,令人难堪,但往往行得通。受过教育的女人事事讲风度,连唯一的武器都失掉,任由社会宰割。

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

盛老太太是豪门闺女,做不到这些有失台面的事,就算知道如何对付,也做不到降低自己的身份与之相斗,所以她除了忍,无可奈何。

顾廷烨的外房就是个泼皮无赖,她只是闹一闹,就让余家这种大户人家毫无还手之力,更何况盛家老太太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呢?

对方一句姐姐,一句把她捧高的话,就让她碍于面子和身份,只能忍下这不苦不堪言的委屈。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6)

原著中,盛明兰看到那些通房丫鬟想攀高枝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付这些通房丫鬟,不能一味的忍让姑息。明兰知道老太太当年的悲剧,很大程度上就是盛老太爷的同房姨娘挑拨搬弄的结果。

这种自小服侍少爷的丫鬟,上下熟悉,又与男主人情深谊厚,常常在女主人进门之前便地位稳固,有时甚至会给新来的女主人下套子,使绊子。

明兰扪心自问:到时候,她能毫不犹豫地处置掉对手吗?

如果不是明兰见识过这些人争风吃醋的阴招,又豁得出去,敢撕破脸与之相斗,她往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可惜盛老太太不喜争斗,她是个爱也激烈,恨也激烈的骄傲女子,这种绝然的极致往往容易伤害别人,更容易伤害自己。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7)

不甘心

盛纮的父亲去世后,人亡情逝,盛老太太对盛家也没什么好留恋的,可她偏偏留在盛家,将庶子盛纮过继到自己名下,与黑心的三叔周旋,保全了盛家的家产,也让盛家更上一层楼。

盛老太太那会要钱有钱,年纪还轻,勇毅老侯爷和夫人都健在,她再嫁也不是难事,就算不想待在金陵,天高海阔任她闯,她寻个喜欢的人家过着小日子,岂不美哉?为什么偏要替盛纮守节,把庶子过继到名下,让庶子考取功名,却功成身退呢?

盛老太太重情义,她心里割舍不下与亡夫的情谊是一方面,不甘心也是一方面。

她嫁人之后才知道结婚过日子这么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担心离开盛家后另嫁他人,并不会比现在过得好。她被盛纮的父亲伤的太深,对爱情也失去了向往,与其再被伤害一次,还不如一个人生活。没有期待,也没有伤害。

其次,她半辈子的名誉都毁了,人人都以为她是心胸狭隘的妒妇,她咽不下这口气,所以要为自己正名,她不是那样的人。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8)

盛家老太太用自己的后半生,成就了盛家,也扭转了她的名声。

盛老太太这辈子,最大的优点是心软重情义,最大的缺点也是如此。她被人算计和冤枉,依然心中向阳。

盛家在她的苦心经营下有了起色后,林噙霜的家人遇到难处上门求盛老太太帮忙,盛老太太与林家交情浅薄,但看在林噙霜可怜的份上,还是收留了林噙霜,教她琴棋书画,为她筹谋好的亲事。

可林噙霜是如何做的呢?

她一边在盛老太太面前装乖巧,一边与盛纮藕断丝连,故意寻个由头把事情闹大,让盛纮纳她为妾,导致王若弗误以为林噙霜是盛老太太故意安排给盛纮的妾室,婆媳生了嫌隙,也让盛老太太有苦难言,好心待她,反被她利用。

知否林噙霜下场(知否原著:林噙霜利用盛老太太上位)(9)

盛老太太始终没有防人之心,哪怕做了婆婆,也是如此。为了不让自己继续受到伤害,她只能选择隐居一隅,吃斋念佛,了此余生。

她这辈子,只求夫妻同心,一世安稳。可嫁入盛家后,经历了太多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心中的美好,都化成了泡沫。

如果不是有明兰这个贴心的孙女陪在其左右,她的心气早就没了,对人生也没有了眷恋。不过盛老太太这一生,能随心而活,爱过恨过释怀过,也算值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