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黄庭坚(金华仙伯黄庭坚)

□黄德华

金华仙伯是指黄大仙还是指黄庭坚呢?很多人说是黄大仙。今稽考史料,金华仙伯是指北宋龙图阁学士黄庭坚。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黄大仙原名皇初平,东晋人,晚清时期改称黄初平。著名的道教神仙,有悠久美好的传说:点石成羊、药方度人。黄大仙传说已成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广州和杭州等地,均有黄大仙祠,金华有黄大仙祖宫。相当长的时间里,大仙初平姓皇而非姓黄。东晋葛洪《神仙传》、北宋《太平广记》和南宋《赤松山志》记载,皇初平的仙号为赤松子。黄大仙祖宫实际上是赤松观祖庙,简称赤松庙。唐朝曹唐有《皇初平入金华山》诗,宋朝白玉蟾有《皇初平故隐》诗,元朝郑思肖有《皇初平牧羊图》诗,明朝刘基在《青罗山房歌寄宋景濂》云:有时皇初平清夜。皇初平何时改为黄初平?据厦门大学高致华教授的考证,是清朝晚期,有仙师在赤松庙自称姓“黄”,此后大众则以“黄大仙”称之。

黄庭坚,北宋文学家,诗与苏轼齐名,史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史称秦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齐名,史称宋四大家;龙图阁学士、谥号文节。今江西修水人,祖籍浙江金华。据华东师范大学方勇教授论证,黄庭坚祖籍金华浦江。浦江县城有黄庭坚祖居理和堂,理和堂为黄庭坚所题。他生前自称金华黄庭坚,在1988年修水出土的《宋故徐纯中墓志铭》中,黄庭坚自署“金华黄庭坚撰并书”。

春回大地黄庭坚(金华仙伯黄庭坚)(1)

黄庭坚《松风格诗》局部图片。其善于行草,吸收古人笔法加以创新。CFP供图。

黄庭坚爱金华。传世至今的黄庭坚诗词,有八首提到金华。如《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云: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金华风烟下,亦有君履迹。如《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云: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如《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序文提到: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如《代书》云:何时烟雨里,驱羊入金华。如《长短星歌》:他年叱石金华路,二十年前身姓黄。如《赠别李端叔》:牧羊金华道。如《书石牛溪旁大石上》:我身金华牧羊客。如《奉送周元翁锁吉州司法厅赴礼部试》:故人若问黄初平,将作金华牧羊客。他在这首诗里,把自己化名为黄初平。诗词里出现“黄初平”三个字自黄庭坚始,有的是指黄庭坚。如南宋诗人方岳《书梦》:黄初平家寄书信。也有的是指黄姓道士,南宋释正觉《与法上人南谷过黄氏居》云:黄氏初平已得仙。

黄庭坚以谪仙自称。八岁的他在《送人赴举》诗中云: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黄庭坚谪仙的自称,在当时文化界得到广泛传播,也得到认可。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他超轶绝尘,独立万物。王安石认为他是清才,非奔走俗吏。北宋教育家胡媛的《石壁》诗云:庶与谪仙诗,千古同风流。这里的庶是指黄庶,黄庭坚的父亲,北宋著名诗人。谪仙是指黄庭坚。

谪仙金华黄庭坚已成气候,金华仙伯水到渠成,呼之欲出。金华仙伯黄庭坚,为陈师道首创。陈师道(1053年-1102年)是北宋著名的诗人、江西诗派诗宗、黄庭坚的铁杆粉丝,堪称黄庭坚粉丝王。他见到黄庭坚诗,爱不释手,把自己过去的诗稿全部烧掉,从黄庭坚学习诗词,被称为黄庭坚第二。他在《和饶节咏周昉画李白真》诗中云:金华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复千金模。南宋文学家胡仔(1110~1170)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上》云:无己(陈师道)呼山谷(黄庭坚)为金华仙伯。

北宋有黄庭坚的金华仙伯别称,南宋才有皇初平的皇仙人称呼。1189年(宋孝宗淳熙16年)、1262年(宋理宗景定2年),宋皇分别封皇初平为“养素真人”和“养素净正真人”。黄庭坚为金华仙伯,比皇初平为皇仙人(真人)要早80多年,依胡仔的说法,也比皇初平的皇真人说法要早至少20年。

迄今可以查到“金华仙伯”四字的诗词有10首:

南宋词人苏庠(1065~1147)说:但见金华仙伯语,笔端丘壑饱经心。

南宋词人周麟之(1117~1163)《中原民谣·金台砚》云:金华仙伯一品题,名高万石罗文传。

南宋孝宗朝学者邓林《登快阁黄明府强使和山谷先生韵》云:借问金华老仙伯,几人无忝入诗盟。

南宋诗人戴复古(1167-约1248年)《满江红·太守风流》云:何人似,金华仙伯。

南宋诗词人刘克庄(1187-1269)《又二首》云:江夏奇童今属子,金华仙伯更传谁。

南宋陈谦(1144年—1216年)《送程傅叟赴官临海》云:金华仙伯歌襦久,休父仍孙敛版迟。

南宋诗人方信孺(1177—1222年)《还珠洞》云:金华仙伯真知已,薏苡将军足断魂。

邓深(宋末元初人)《月湖新得浮石岩》云:金华仙伯开称美。

无名氏(一说元代沈禧)《沁园春·快阁春边》云:金华仙伯,主掌鸥盟。

明代陈谟《题春江送别图》诗云:金华仙伯黄太史。

另有一首提到黄公金华伯,南宋诗人周孚(1135—1177)《以黄公金华伯五字为韵上黄仲秉侍郎》云:先朝盛文物,最盛元祐中。我生百年后,深思附冥鸿。人欲天不违,今复识此翁。何以知其然,风味如长公。从整个诗来看,黄公金华伯是指黄庭坚。

为什么诗词里的“金华仙伯”是指黄庭坚呢?主要根据来源于诗词中“金华仙伯”上下文的意境或诗意。由于篇幅有限,仅以大名鼎鼎的杨万里《三花斛三首右水仙》为例,原文是:生来体弱不禁风,匹似苹花较小丰。脑子醲薰众香国,江妃寒损水精宫。银台金琖谈何俗,矾弟梅兄品未公。寄语金华老仙伯,凌波仙子更凌空。

黄庭坚是第一个写水仙花的诗人,他有8首水仙花的诗词传世至今。杨万里的这首水仙花诗,有两句直接化用黄庭坚的《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矾弟梅兄”化用黄庭坚诗句“山矾是弟梅是兄”,“凌波仙子”直接来自黄庭坚诗句“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仙又号凌波仙子,凌波仙子成为水仙最优雅的别名,就来源于黄庭坚的这一诗句。杨万里把金华老仙伯作为黄庭坚的尊称,这句诗“寄语金华老仙伯,凌波仙子更凌空”的直译:我托语(或转告)给黄庭坚您老人家,水仙花气势更非凡。

黄庭坚别称金华仙伯,在其后裔的黄氏宗谱里也可得到证实。如《诗祖堂翰溪廷元公支谱》收录的南宋宋宁宗六年(1200年)版“双井黄氏谱序”,其原文就有这么一段:山谷九世祖,本金华人,故陈无已呼山谷为金华仙伯。有苕溪渔隐作诗话。这里的陈无己是指陈师道,山谷是指黄庭坚,苕溪渔隐是指胡仔。

综上所述,在迄今能看到的史料内,金华仙伯是黄庭坚的又一个别称,而非黄大仙。陈师道是把黄庭坚称为金华仙伯第一人。只是明清以后,时人很少用金华仙伯来称呼黄庭坚,金华仙伯逐渐淡出世人视野,而皇初平得到官方认可为仙人后,普通大众也就逐渐把皇初平称作皇大仙,至清朝晚期,演变成黄大仙,并不假思索地认为金华仙伯是皇初平。

作者简介:黄德华,浙江杭州人,北宋黄庭坚二十九世孙,浙江大学EMBA,出版有《创业搭档管理》《销售队伍管理》《二十五史与家国兴衰》《家族企业接班人管理》等著作。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