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典型做法,开放式创新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出自《诗经》中的一首《小雅·鹤鸣》之中。意思是,别的山上有坚硬的石头,可以琢磨成玉器。

这句话用在今天可以理解为,内部之外有贤能的人,可以为内部所用。也可以理解为外部有稀缺的资源,可以为内部所用。

那么我们如何去识别有用的资源和有才能的人呢?这就需要我们打开思路,去寻找开放式创新的方法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开放式创新,我们又如何运用开放式创新呢?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本亨利·切萨布鲁夫的《开放式创新》,让它来告诉我们答案。

1.审时度势,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

复印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是在家喻户晓普遍应用之前,你知道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吗?

最早的复印机是大型的,商业的。而且他的附件也是专用的,价格普遍较高的。它复印的数量是每天15-20页,甚至90%的复印机一个月最多复印100页。

这种商用复印机不是“湿式”复印技术,就是采用热工过程技术。这两种技术产出的低质量的复印图像,都无法保存太久。

后来威尔逊发现了一种静电复印技术,他看到了这种最佳的经济用途,在办公室复印方面能带来巨额收入。

于是,卡尔森和威尔逊买下了这项技术。他们制造了一台样机来进行复印,这种技术可以复印出高质量的复印件。

但是,这种复印机的成本太高了,是商业复印机成本的大约7倍。而用品的费用也不比以前的复印机低,所以,它的高成本阻碍了它商业化的发展。

想要发展,有阻碍也要去克服。所以威尔逊和哈罗德想为这种914复印机寻找营销合伙人,也就是找投资商。

可是,他们被当时的领军企业一一拒绝,原因是高额的投资让他们看不到营销的回报。

后来,他们用一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将914复印机推向了市场。那就是让复印机以租赁的形式问世。

这一租赁模式,给顾客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价值主张。它以高质量、复印量大、保存时间久一炮而红。

这种商业模式让这家开始只有3000万美元收入的公司,十几年后便成了一家世界级企业,也就是施乐公司。

这是书中的案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审时度势,当一条路走不通时,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开启一条创新之路。

2.退一步是为了跳得更远。

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大公司,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之后,研究出的结果却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利益。

为什么?因为封闭的商业模式。这些科研成果往往是在公司分解之后,那些有技术的科研人员发展起来的。但遗憾的是,这些成果的命运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

关键是这些成果缺少与外界研究成果,然后再研制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这样才能实现它的商业价值。

比如书中所说的IBM公司的案例,IBM公司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计算机行业唯一的核心参与者。也是IBM公司营造了行业规则及行业环境,也就是行业中的老大。

IBM公司的统治地位被动摇是在1980年——1992年,它既想推动行业的发展,又想封闭式创新。但事实是那是不太可能的,既然科学会进步,那么其他的新公司也会相继而出。

只有重新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重新创建一个商业模式,才能有所突破。

商业性的问题越说越绕,还是举一个身边的例子吧。朋友的公司,是一家酒店。由于疫情原因,总是开了关,关了开,赚的钱连费用都不够。

朋友着急索性不开了,一下就关了三个月。总以为她是为了省费用才关那么久,谁曾想她是在闷头搞创新。

一边装修装饰酒店的楼上婚宴大厅,一边培训着管理人员。三个月后,公司形象与服务全面升级,气场全开。

开业后,那些被放假的员工全部踊跃就位。服务质量的升级,使公司利益全面提升。

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跳得更远。要想跳得更远,就要创新。创新除了整合内部知识,还要引进外部知识。

3.跳出瓶颈,锁定目标客户。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在洗牌。电视台也不能幸免。所以,不走出瓶颈,企业就会垮掉。

所以有了视频平台的诞生,每个用户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平台不用再绞尽脑汁地想今天上什么节目,明天上什么节目才会被观众喜爱。

平台也不用花重金,今天请哪位明星,明天请哪位大腕。他们只要把平台提供给消费者,他们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节目。

因为今天很少有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某个抬得电视节目了。因为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网络时代,抖音和快手扑面而来,不用等待厌烦的广告,不用等时间。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节目,想看的明星也近在咫尺。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视频平台可以迅速火爆发展呢?这有益于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让我们每个普通人,都可能是导演,也可能是演员。所以才成就了网红的诞生,甚至有些普通人一夜暴富。

平台成就了网红,网红们赚的盆满钵满,同时网红也推动了平台的发展,平台收取费用,也是赚的盆满钵满。这样就达到了一个共赢的局势。

所以,想要突破瓶颈就要创新。而创新,并不是非要我们自己进行研究才能从中获利。锁定目标客户,想他之所想,供他之所需。你想要的他有,他想要的你有,才能达到共赢。

古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有“山外之识,可以共赢。”

这些只是我对本书最浅薄的理解,书中还有很多更加实用的案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更深入地去读一读《开放式创新》这本书。

开放式创新典型做法,开放式创新他山之石(1)

我们不是非要自己进行研究才能从中获利。

开放式创新典型做法,开放式创新他山之石(2)

只有开放式创新,才不会被淘汰。

开放式创新典型做法,开放式创新他山之石(3)

只有不断进步,才能站稳脚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