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2风起长林伏笔(琅琊榜2风起长林)

人们常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就是说在帝王家,每天都生活在权力争斗的煎熬中,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想要享受一份普通人家的亲情几乎是不可能的。看看历史,曹丕逼弟弟七步成诗、李世民杀兄杀弟、雍正清算了他很多兄弟。

但历史也有在帝王家,兄弟合力,相互扶持的例子。像刘疆和刘庄,李隆基和李成器。这样的兄弟情让冰冷的皇宫内苑多了一份温情。也是这部《琅琊榜2风起长林》让人感动,成为一部经典的一个原因。下面盘点这部戏中让人动容的兄弟感情。

1、萧平章和萧平旌

黄晓明饰演的萧平章是长林王萧庭生(孙淳饰演)的养子,从小就关心照顾弟弟萧平旌(刘昊然饰演)。即便后来知道自己是养子身份,依然对弟弟百般呵护,不惜牺牲自己,换回弟弟的生命。而萧平旌也一直尊敬着这位兄长,即便知道哥哥不是亲生的。在哥哥牺牲之后,担负起长林军的重担,将长林军的风骨传承下去。

也许很多人会说这对兄弟生活的不是皇宫之中,没有太多权力争斗,能有普通人家的兄弟感情是正常的。此言差矣,要知道剧中长林王是梁国中仅次皇帝的二把手。长林军是梁国最强战斗力的军队,而长林军的总指挥就是长林王。而萧平章是长林世子,就是下一任长林王。普通的官场升迁都会让人迷失眼睛,更别说拥有这么大的权力。如果萧平章用心不正,或者被黑化了,按照他的身世,他还会那么照顾弟弟吗?好在萧庭生对儿子教育有方,两个儿子互相照顾,互相成就。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丝毫不会为权力迷失双眼。只是这部剧最为可惜的就是,第27集,萧平章牺牲了,后面没能再看到两兄弟齐心合力的表现了。

琅琊榜2风起长林伏笔(琅琊榜2风起长林)(1)

2、梁帝和萧庭生

《琅琊榜1》的最后,那时候还是小孩子的梁帝叫了一声“庭生哥哥”。本以为只是小孩子简单的称呼,却没想到这声“哥哥“叫了一辈子,直到梁帝过世前,最后一次叫萧庭生“哥哥”。可见梁帝对于兄长萧庭生的尊敬,二人的兄弟感情之深,难以简单表述。和萧平章一样,萧庭生也是收养的。而他比之萧平章,身世更惨,自小出生在掖幽庭,受尽了欺辱,看到不知多少冰冷的面孔。在得到武靖爷萧景琰的收养后,更加珍惜这难得的亲情。全身心付出,照顾着皇帝弟弟,为皇帝弟弟守护着大好河山。

身为长林王,萧庭生位高权重,却一点都不受到梁帝的猜忌。别说在历史上很难得,即便在琅琊榜两部电视剧中都很难得。看看《琅琊榜1》中的那位梁帝,都猜忌到得了失心疯和被害妄想症了。谁稍微有点想法忤逆他,就会身死名裂。只因为无端猜忌,就害死自己的长子;只是因为猜忌,就让十万赤焰军葬身梅岭。而在《琅琊榜2》中,荀白水和自己的皇后妹妹勾结,对长林王府一次次发难。只是担心长林王府位高权重,将来不受控制,典型的被害妄想症。而作为这部剧中最高权力的皇帝,却丝毫不猜忌自己兄长,甚至在死前,还为兄长想好去路,为他安排了一个托孤大臣的位置。萧庭生和梁帝的兄弟情让人看来更加动人,因为是在皇宫内苑的兄弟情,在冷如冰霜的皇宫之中的兄弟情,让人看着弥足珍贵。

琅琊榜2风起长林伏笔(琅琊榜2风起长林)(2)

3、萧平旌和萧元时

因为父亲和伯父的兄弟情,所以一开始身为太子的萧元时也很尊敬自己的堂兄萧平旌,二人一玩闹起来,完全不顾皇家的礼节和规矩。只是比起父亲,萧元时最悲哀的是没有一个好的母亲和一位好丞相的辅助。太后母亲和丞相舅舅一味地教他权斗,教他怎么去对付伯父一家。结果呢,母亲和舅舅全部都死在萧元启的手里,自己也差点死在造反中。

不过,萧平旌并没有因为萧元时之前所做的一切就怨恨这位堂弟。他召集旧部,卫国勤兵,剿灭叛贼,救下堂弟。萧元时这才理解当初父亲为什么会对伯父这么信任,也明白皇宫之中除了权谋争斗,也有兄弟之情。他发出邀请,希望萧平旌留在朝堂上,他会像父亲对待伯父一样对待堂兄。他看到两个脱难的弟弟,深切关心。虽然萧平旌最后没有留在朝堂上,但他心里知道,这位堂弟有仁爱,会是一位有为之君。将来堂弟有难,他也会第一时间再来救助堂弟。

琅琊榜2风起长林伏笔(琅琊榜2风起长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