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

新中国成立后,杨尚昆在毛主席的委任下担任了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

在此之后,杨尚昆为毛主席等党的中央领导人处理了大量繁琐复杂的日常事务,最终在1988年4月当选为国家主席,为改革开放事业付出了毕生精力。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作为一名老革命家,杨尚昆却在1998年临终前提出一个极为朴素的遗言:死后丧事从简,埋在四哥身边

在场人员闻言,旋即明白了杨尚昆此番用意,顿时热泪盈眶,感叹不已。

那么,杨尚昆口中所说的四哥究竟是谁呢?他为什么想要埋在四哥身边呢?他们二人之间到底发生过哪些事情呢?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

思想启蒙,志同道合

1907年,杨尚昆生于四川的潼南县双江镇(现已划归重庆),在兄弟姐妹当中排行第五,他的四哥则是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杨尚述(又名杨尚达)。

杨尚述,字闇(读音如“安”)公,比杨尚昆大九岁,在家中排行第四,因此杨尚昆称他为四哥,而我们一般称他为杨闇公。

1920年,22岁的杨闇公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旋即投身于革命浪潮。同时他还经常给杨尚昆讲一些诸如五四运动、北洋政府的事情。

正是在这个时候,革命思想的火种逐渐开始在杨尚昆幼小的心灵当中扎根发芽。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2)

后来,杨尚昆还在杨闇公的鼓励之下考入当时的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而时任校长则是辛亥革命的元老吴玉章。

在杨尚昆读书期间,杨闇公因一次外出宣传革命的机会偶然间认识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吴玉章。

一番交谈下来,他们惊奇地发现彼此都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充满了愤怒之情。正因如此,杨闇公与吴玉章旋即结为忘年之交。

在杨闇公和吴玉章的影响下,杨尚昆在学校主动加入青年学生革命团体,还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和《新青年》。

不过当时的杨尚昆由于年轻气盛,免不了因为报刊上的某些观点而跟杨闇公发生分歧乃至争吵。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3)

每当这个时候,杨闇公总会找来相关资料进行佐证,并耐心开导杨尚昆。这既避免了杨尚昆在思潮泛滥中误入歧途,又增进了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

而且,杨闇公作为四哥,不仅在亲情上极为关心杨尚昆的个人成长,在革命战友的关系中也时刻关注着杨尚昆思想动态的变化。

杨闇公还经常请吴玉章帮忙在学校照顾杨尚昆,希望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然而杨尚昆在一次校内读书会上因大谈特谈共产主义而遭到几个高年级学生的干扰与挑衅。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4)

看着对方咄咄逼人的气势,杨尚昆并没有产生丝毫畏惧之心,而是在脑海中快速回忆着杨闇公曾给他讲过的革命理论,以此就对方抛出的错误言论进行一一驳斥,并赢得现场的一片叫好声。

不料对方顿时恼羞成怒,竟然想要对杨尚昆动粗。

就在这关键时刻,只见吴玉章闻声赶来后旋即拍桌怒斥,吓得对方几个人夺门而出,头也不回地落荒而逃了。

事后经过杨闇公调查得知,对方根本就不是学校的人,而是军阀派来的几名年轻特务,他们混进学校伺机破坏革命宣传活动。

好在那天吴玉章赶来及时,杨尚昆才毫发无伤。

对此杨闇公严肃地对杨尚昆说道:“五弟,你怕了的话还可以回头,毕竟四川太大了,干革命还是很有危险的,当然到底怎么选择在于你个人。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5)

令杨闇公深感意外的是,杨尚昆闻言脱口而出:“四哥,你在外面宣传革命,处境比我更危险,你都不害怕,我还怕什么?

听到杨尚昆这番肺腑之言,杨闇公心里旋即产生了一种自豪感。不过吴玉章却在私下里找到杨闇公,让他劝说杨尚昆别在继续参与革命的事情了。

可是杨闇公在沉思片刻后义正辞严地说道:

这是我五弟自己的选择,我作为兄长已经跟他谈过这个问题了。既然他下了决心,那我们今后就带他一起宣传革命!”吴玉章听完,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即坚定地点了点头。

之后在吴玉章的引荐下,杨闇公还认识了刘伯承。并且他们三人因志同道合还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为了寻求救国之道,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谈论时局,畅聊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看法。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6)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由此,旨在推翻北洋政府的大革命终于开始了。为了响应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杨闇公决定在成都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动员大会。

不过作为北洋政府在四川的代理人,军阀杨森起初同意杨闇公召开大会,但就在大会开始后,他却以杨闇公聚众闹事、阴谋篡权等罪名强行干涉,事后还抓走了几十名参会的有志青年。

闻知此信,杨闇公挺身而出,前去同杨森理论。

好在杨森当时正忙于“建设新四川”,不想让此次事件闹得太大,影响自己在四川推行“新政”,因此在杨闇公据理力争之下将被捕之人全部放了出来。

但通过这件事,杨闇公看透了军阀的本性,继而坚定了推翻其反动统治的决心。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7)

齐心协力,同舟共济

1925年,18岁的杨尚昆从成都高师毕业后,正式加入了杨闇公领导的革命运动。

不过杨闇公虽然急需人手,但是考虑到杨尚昆跟军阀斗争经验不足,于是只让他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对此杨尚昆颇为不满地表示:他不是来给杨闇公打下手的,而是要独立领导革命。

杨闇公闻言,顿时对杨尚昆表现出来的胆识与魄力惊叹不已,果断给他安排了一些革命宣传任务。不料初出茅庐的杨尚昆竟然圆满地完成了。

然而革命运动危险无处不在,杨尚昆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少不了战友的舍身相救。

尽管每每都能化险为夷,但事后得知危情的杨闇公总是心有余悸,后怕不已。但他知道,是自己带领弟弟走的这条路,为了国家的未来,有些牺牲在所难免!

不过作为兄长,杨闇公还是尽其所能得保障杨尚昆的安全。为此,在当年举行孙中山追悼大会前夕,只是给杨尚昆布置了一些较为安全且稳妥的任务。

但是深知杨闇公心意的杨尚昆并不甘心躲在幕后,而是在追悼大会当天忙前忙后地组织民众开展革命活动。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8)

看着杨尚昆忙碌的身影,杨闇公在台上越讲越激昂,随即将全场人员的革命情绪充分调动起来。

只见大家群情激愤,纷纷谴责军阀的惨无人道与残酷暴行。

可以看到,杨闇公所做的这些事情,无疑为大革命制造了有利的舆论,并推动了四川的革命运动。

正因如此,中共中央于1926年2月正式任命杨闇公担任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相当于四川省委)首任书记,由他全权负责四川地区的国共合作事宜。

在此期间,杨闇公还特地给杨尚昆安排了一个“通信员”的职务,由他负责做会议记录和外出送信。借着这个机会,杨尚昆很快就提高了自身的革命工作能力。

但是随着革命运动日趋紧张以及工作环境愈发危险,杨闇公随即建议杨尚昆到当时的上海大学,一边学习一边继续参加革命运动。

于是1926年5月,在杨闇公的陪同下,杨尚昆来到重庆朝天门码头,准备乘坐江轮前往上海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9)

杨尚昆临行前,杨闇公眼含热泪紧紧握住他的双手,一再嘱咐他到上海后一定要听从党的领导,多学习一些革命理论,等下次见面的时候听他讲解共产主义。

杨尚昆闻言,旋即用力地点了点头,哽咽地说道:“四哥,你也要照顾好自己,今后多多保重,我走了!”就这样,他们兄弟二人在依依惜别之中就此别过。

看着杨尚昆远去的背影,杨闇公久久不愿转身回去。

可就在此时,长江水面上突然之间刮起一阵风,风吹浪急之下,扑向岸边的水头居然把杨闇公的鞋子打湿了。那一瞬间,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了杨闇公的心头!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0)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为了策应北伐战争,指示杨闇公在重庆成立军事委员会兼任军委书记,着手在四川发动沪顺起义,负责将泸州、顺庆地区的军阀势力争取过来。

这时一直等不到杨闇公回信的杨尚昆,最后带着几分沮丧和担忧,踏上了前往苏联的留学之路。

然而当时的杨尚昆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虽然在苦苦等待四哥的回信,可四哥早已与自己天人永隔了!

其实与杨尚昆分别后,杨闇公与朱德、刘伯承、陈毅等人经过一番策划后随即发动沪顺起义。战斗打响后,起义部队很快就占领了泸州、顺庆两地。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1)

看到初战告捷,杨闇公为之欢欣鼓舞。不料四川军阀立即集结大军,卷土重来,对起义军展开血腥镇压。由于寡不敌众,杨闇公被迫命令起义军进行转移。

然而令杨闇公痛心的是,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时,英美军舰竟然以“保护本国侨民”为借口,明目张胆地炮击南京,以此干涉正在进行中的大革命。

而就这是震惊中外的南京惨案(又称“三·二四”惨案或“宁案”)。

看到外国势力横加干涉,杨闇公愤慨不已,决定在3月31日在重庆打枪坝召集民众大会、举行示威游行,以此声讨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以及四川军阀对当地人民的残忍迫害。

不料四川军阀刘湘得知这个消息后,旋即致电蒋介石请示行动方案。蒋介石闻言,咬牙切齿地表示:率部镇压,一个不留!

得到蒋介石的回复后,刘湘的脸上露出了阴狠的笑容。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2)

兄弟情深,继承遗志

考虑到杨闇公在当时的名气太大,并且四川的革命运动也被他搞得风起云涌,因此刘湘打算先试探一下杨闇公的底线与态度。

然而令刘湘意外的是,杨闇公根本不吃威逼利诱这一套,全然不把刘湘的恐吓信放在眼里。1927年3月31日,杨闇公按原计划如期召开了大会。

期间,杨闇公在台上历数刘湘犯下的罪行,将其痛骂了一顿,由此得到台下一片高声欢呼和热烈掌声。

然而就在这时,一双邪恶的双手却无情地伸向了在场所有无辜的民众。只见刘湘一声令下,埋伏在会场四周以及混进人群的刽子手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向手无寸铁的民众开枪射击。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3)

伴随着四处而起的枪声,人群当中不时传来一阵又一阵歇斯底里的痛苦声、求救声和谴责声。

扫射结束后,只见会场尸横遍地,血流成河。而这正是令国人无不为之捶胸顿足的重庆“三·三一”惨案

所幸的是,杨闇公在大家的保护下及时逃离了现场。不过穷凶极恶的军阀并未就此善罢甘休,而是下令追捕杨闇公,妄图将他杀之而后快。

虽然杨闇公在接下来的行动过程中极其谨慎小心,甚至还乔装打扮,但不幸的是,他在前往武汉途中最终被捕入狱,关押在了重庆佛图关,由军阀蓝文彬负责看守和审讯。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4)

起初,敌人试图以糖衣炮弹拉拢杨闇公,劝他脱离共产党加入军阀。

不料杨闇公闻言,随即破口大骂:“你们这些杀人放火的卖国贼,算个什么东西!都快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还敢在这里狂吠叫嚣!”

敌人一听,旋即摘掉虚伪的面具,露出狰狞凶恶的面孔。只见他们从刑具架上取出皮鞭,狠狠地抽打着杨闇公。

看着杨闇公坚贞不屈的样子,他们旋即又拿起烧得通红的烙铁,用力地按在了杨闇公的身上。

在轮番的酷刑之下,杨闇公几度痛到昏迷,可自始至终却未曾抛弃一个革命者的气魄和操守。

当敌人用冷水把他泼醒后,厉声威胁道:“最后一次劝你脱离革命,跟着我们干,否则今天就是你的死期!难道你真的不怕死吗?

杨闇公忍着伤痛,冷笑一声,说道:“你们也只能砍下我的头颅,绝对不能动摇我的革命信念和意志!我头可断,志不可夺!”

眼看拉拢无效,军阀狠下心来,决定除掉杨闇公!于是1927年4月6日,杨闇公被杀害,年仅29岁。

而当时正在苏联留学的杨尚昆得知此事后,顿时痛彻肺腑,竟然在众人面前失声痛哭起来。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5)

在此之后,杨尚昆经常会情不自禁地在深夜里回忆自己与四哥杨闇公之间的往事。

每当这个时候,他总会紧紧地握紧拳头,不想让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然而由于太过于想念杨闇公,他最后还是泪如泉涌。

但杨尚昆并没有就此消沉,反而化悲痛为力量,时刻以杨闇公为榜样来激励自己的革命斗志。

在接下来的共产主义道路上,杨尚昆以顽强的意志力和大无畏的精神,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杨尚昆在毛主席的委任下担任了中央办公厅主任一职。

在此之后,杨尚昆为毛主席等党的中央领导人处理了大量繁琐复杂的日常事务,并在1988年4月当选为国家主席,为改革开放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作为一名老革命家,杨尚昆却在1998年临终前提出一个极为朴素的遗言:死后丧事从简,埋在四哥身边。在场人员闻言,旋即明白了杨尚昆此番用意,顿时热泪盈眶,感叹不已。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坐落在重庆市潼南区的杨尚昆陵园,距离杨闇公烈士陵园在直线距离上仅有500米。

这不仅表达了杨尚昆对四哥杨闇公的思念之情,也见证了兄弟二人之间的革命深情。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6)

结语:

追忆杨闇公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无比璀璨。

他在党的早期共产主义事业中,通过开展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尤其是对于四川党史来说,杨闇公所创造的功绩与伟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除此之外,杨闇公与杨尚昆之间的兄弟情谊无疑成为一段令人深感温馨而又催人奋进的佳话。

坦言之,杨尚昆之所以选择归葬故里,为的就是能够永远陪伴在令他钦佩不已而又深深怀念的四哥杨闇公身边。

临死不留念想 临终前念念不忘四哥(17)

在今天看来,这份真情显然超出了兄弟亲情和革命友情,也启发当下的我们:一定要用心珍惜并悉心呵护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因为真情虽然可以永恒,但在一生当中也只能经历仅仅一次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